或者┃我们这样的水墨 从未彻底
0条评论
2015-12-06 02:34:15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石皓琳
但愿每一个人肩负责任,重新上路......
12月5日晚,在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里,这场取名“或者”的展览,由赵弥、董小庄、张修竹、米金铭、许燎源带来的五个空间,给了观众五段“不确定”的遐想。
在碎片化的文化形态里,传统水墨似乎有所停滞。五位艺术家认清了在今天的人文世界进入在全球大接触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不能丢失的是传统文化这条根脉,不能丢失自己。本着要承袭传统,但不拘泥于传统的初衷,开始了一场打破个人己有惯性的前进之旅。
比如董小庄从黑到白的探索,比如许燎源抛开画笔,用宣纸突破视觉的洒脱,再比如铺在地上那令人深深沉陷的26首诗词......就像董小庄告诉记者的那样,“或者”代表着一种可能性;一种不会结束的自由,一种艺术家个性的抒发。展陈方式所选择的黑白语言,也是对艺术家心灵世界最简单的阐释。中国有着上千年的水墨历史,并且每段年代都有各自的语境所在,而到了现代却被停滞不前,就像中国哲学放到任何国家,都应该被尊崇和学习那样,中国水墨也不应该被忘掉它的存在和个性,这个时代的水墨精神,应该面向全世界。
董小庄作品展示
董小庄接受采访
许燎源作品展示
许燎源接受采访
在赵弥眼里,“定性的艺术代表着死亡”。只有在寻求着语言、形式以及呈现方式上的突破之后,才会给传统注入新的生命力,给观众和艺术家本人带来一种无限可能的诠释。
赵弥接受采访
“或者”五人展是一种愿望,一声轻轻的叩问,一种连接,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与未来世界格局向度的一种思考与探索。在被量化了的当下世界,语境的泛滥必会使艺术家在诉求真心中更加迷失。正如荣格提出: 说它是白色的或者是黑色的,你也可再说一句,说它是或者不是,无穷和永恒的事物是没有质料的,因为它本身已包含了所有质料……
展览开幕之后的学术研讨会,艺术理论家吴兴明,艺术批评家邱晓林、张颖川纷纷发言点评了许燎源等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并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和交流。
研讨会现场
绘画本身就包含着一种或者性和可能性,也许到现在,许多艺术家还没有找到一条真正的路径去追寻,这也正是“或者”概念的体现,而艺术本身有趣和值得我们迷恋的地方,正是如此。
比如董小庄从黑到白的探索,比如许燎源抛开画笔,用宣纸突破视觉的洒脱,再比如铺在地上那令人深深沉陷的26首诗词......就像董小庄告诉记者的那样,“或者”代表着一种可能性;一种不会结束的自由,一种艺术家个性的抒发。展陈方式所选择的黑白语言,也是对艺术家心灵世界最简单的阐释。中国有着上千年的水墨历史,并且每段年代都有各自的语境所在,而到了现代却被停滞不前,就像中国哲学放到任何国家,都应该被尊崇和学习那样,中国水墨也不应该被忘掉它的存在和个性,这个时代的水墨精神,应该面向全世界。
董小庄作品展示
董小庄接受采访
董小庄这次带来的作品体量很大,这件作品由26幅小尺寸水墨画构成的,作品主题和佛教有关,他还找来26位诗人给每幅作品写了一首诗,如此精巧而有新意的展出方式也是独具一格。
这次展览中许燎源和赵弥带来的作品在常人眼里都和水墨无关,许燎源是用综合材料在纸上构筑各具深意的几何体,旨在视觉上的突破和冲击。而赵弥则是用丙烯颜料创作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山水长卷。
这次展览中许燎源和赵弥带来的作品在常人眼里都和水墨无关,许燎源是用综合材料在纸上构筑各具深意的几何体,旨在视觉上的突破和冲击。而赵弥则是用丙烯颜料创作了一幅五彩斑斓的山水长卷。
许燎源作品展示
许燎源接受采访
许燎源作为艺术家和资深设计师,他认为在艺术家的整个创作过程中,都不会有边界的存在,艺术家本身就处于无限自由的状态,不会依附于传统,所以,它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是生涩也好,实验性也好,都会是对传统绘画的一种反思,而艺术家也对自己的过去有着完完全全的突破,对于从前是陌生,对于未来,也将承载更多的探索和挑战。
在赵弥眼里,“定性的艺术代表着死亡”。只有在寻求着语言、形式以及呈现方式上的突破之后,才会给传统注入新的生命力,给观众和艺术家本人带来一种无限可能的诠释。
赵弥接受采访
展览开幕之后的学术研讨会,艺术理论家吴兴明,艺术批评家邱晓林、张颖川纷纷发言点评了许燎源等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并进行了深刻的讨论和交流。
研讨会现场
编辑:石皓琳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