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恩嵘:这样的收藏是我倾其一生的情怀
0条评论 2015-12-10 10:28:55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石皓琳
“人活着总要有点社会责任感,回报社会,做点能让自己感到有意义的事很重要。”人可变的是选择,不可变的是情怀,对于程恩嵘来讲,张大千便是他的一生情怀……

\
 
谈起张大千,程恩嵘便有道不完的话,时而激情昂意,时而温婉儒雅;张大千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对于程恩嵘来说已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偶像,更多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由于张大千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人生境界。从兴趣到收藏,继而演变出一种对张大千艺术精神的推崇。一生钟情于张大千的他,就像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对他的评价:“也许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推广张大千,只是为了完成本土巨匠的宣传工作;而程恩嵘,却是以一种情怀,将它视为毕生事业进行。”

如果说张大千是百分之百的天分加百分之百的努力,那么,程恩嵘便是百分之百的崇敬和百分之百的学习,也许是因为他视四川为其第二故乡的“四川情结”,对四川画坛泰斗张大千有着无尽的收藏欲望,而张大千的丰富的生活阅历、豪爽大气的人物性格,也深深影响着吸引着他。

怀着这份情愫,程恩嵘在2011年出版了《张大千精品集》,如今精品集二亦将出版发行,他倾其所学去编写,始终怀着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对民族文化和大千艺术的敬重和敬仰,在作品的真实性上采取非常严谨和几近苛求的原则,选出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精品力作,不仅涵盖了张大千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更是涵盖了各类题材,使得精品集包含了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献价值,收藏价值,鉴定价值。

《张大千精品集》于2009年底立项,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期间得到了张大千先生女儿张心庆的亲笔授权,并得到了诸多文博机构以及国内外收藏家们的积极响应和指导,提供了张大千先生早、中、晚各个时期、各种不同风格的代表作。而今年,程恩嵘用更多的努力完成了《张大千精品集》(贰),继续为大千艺术事业书写自己那份情怀和贡献。

99艺术:这一次的《张大千精品集》(贰)和第一部有什么不同和更加完善的地方吗?

程恩嵘:《张大千精品集》(贰)从作品征集到出版,总共花了三年的时间,全部以年份来排序,是从1919年到他去世,包括从早年、中年到晚年的重量级作品,该书可读性和学术性更强,也更加全面和完善。书内涵盖了各种题材,花鸟、山水、人物等,对画面上的题识,钤印,题跋等都做了翻译,一些重要的作品作了精彩赏析,同时书后还附上了张大千的详实年表,也增加了关于张大千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邀请了海内外研究张大千的重量级专家,如傅申、李永翘、包立民,邢捷写了具有深厚学术价值的序言。

作品的来源包括博物馆(四川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沈阳故宫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首都博物馆,重庆三峡博物馆等),和民间张大千作品资深藏家,例如四川博物院所提供作品均为大千家属捐赠,并且四川博物院在收集作品过程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帮助。而作为最重量级的私人收藏家林百里先生,也提供了十件作品。因为是名副其实的精品集,且不能与第一本有重复,所以不停地在所提供的精品中反复筛选,挑出最上等的作品。这之后会出精品集的三,四,五…..,那难度可能就更大了,我们将会重新去寻找一些没有接触过的作品。

张大千一生精研传统,深攻笔墨,行路万里,阅历宽阔,徐悲鸿说过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他师古而不拟古,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他还做到了创新,最后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了泼墨,创造了泼彩、泼彩墨艺术,同时还改进了国画宣纸的质地,最后成为了一代画宗。这样的传奇色彩也让程恩嵘所追随,有了自己的“张大千情结”......

99艺术:收藏这么多年张大千,老师你觉得你跟张大千之间的渊源或者他对你的影响是什么呢?

程恩嵘:影响太大了。首先他在绘画方面是个全能的画家。从题材上讲,山水、人物、花鸟、翎毛走兽,无一不精、无所不能,从技法上,写意、工笔、 没骨、泼墨、泼彩所有的技法他都很精湛;除此之外,在书法、篆刻还有诗文方面也非常有才气;他还是收藏家,美术教育家。

再有是在摄影方面,张大千是中国在国际上获得摄影赛的金奖第一人。在园林设计方面,张大千自己设计建造了八德园,摩耶精舍等,都特别壮观精美。他对戏曲也特别的喜欢,经常自己穿上戏服登台上去唱一唱、演一演,跟梅兰芳、余叔岩,京剧演员关系特别好,经常也是作为票友去看戏。同时他还是一个享有盛名的烹饪家、美食家。

如此富有魅力的张大千自然对我的影响就特别大,让我懂得热爱生活。在那个时代,他的足迹就已经遍布世界各地,为人也是特别豪爽。我现在也去过了很多地方,包括一些有地方冲突和动乱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勇气便是从张大千身上学来的。常规的地方都去过,现在更喜欢去那些许多国人很少踏足的地方,有种当年张大千开辟华山的感觉,很乐意去各种地方看一看。张大千影响着我的生活爱好,性格中也多了一份勇气和豪迈。

\
 
在收藏上,程恩嵘主张量力而行:“我收藏的作品,大部分不是特别高的价位,因财力资金有限,故以中档为主,但是有三个条件:第一是真,东西要开门见山、毫不含糊没有悬念;第二是相对要精,不管是他哪个时期和阶段的作品,一定要精一些;第三个是品相,作品的品相一定要完好。”

99艺术:您作为藏家,对于文博机构等也做了很多贡献,将自己收藏的作品捐给国家,您是怎么考虑的?

程恩嵘:作为藏家,将自己珍藏的作品捐献出来,完全是出于对社会的一种回报,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感,当心态达到一定的超脱之后,这种责任感就会大于私利,好的作品捐给社会,就会有更多的公众来分享,它就有了更好的作用,社会效应也会更好,如果你喜欢这个作品,也会希望给它找一个好的归宿,而选择进入文博机构,无疑会受到更好的保养和维护。

99艺术: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收藏意识的?又是什么时候接触到了张大千?

程恩嵘:我从小喜欢写书法,以前上大字课,作业经常作为范本张贴在学校的走廊上,因为这种优越感,我便更加的努力,鞭策自己要把字写得更好。到了八十年代,我在山西拜了最有名的老师,相继学习了书法和篆刻等。那时候就有了机会能接触到很多书画老师,便有意识地开始收藏他们的作品。那时我就自己买纸去请他们作画、写书法等,因老师们为自己的东西被人喜欢也毫不吝啬。我也出于对老师的尊重,会送上一些文房四宝,酒和点心之类。我把作品收藏起来之后,会裱起来挂在家里欣赏,也时不时地临摹。到了九十年代,拍卖开始逐渐兴起,媒体也开始大力宣传收藏。

\

\
 
我的第二故乡在四川,所以从小就知道张大千,后来工作经常来川出差,也喜欢古玩字画,便经常去古玩市场和博物馆去看书画作品,于是就很频繁地接触到了张大千。开始做收藏后,机缘便更多了,九十年代后期,就开始收藏他的作品。当时的收藏主要是三种渠道,一是拍卖,二是各地的文物商店,三是私人朋友之间的交易。那时候所在的企业效益比较好,自己有一定的积蓄,同时再卖掉以前的一些普通的收藏,专注于大千作品的收藏。

99艺术:做收藏家挺考眼光的,和艺术创作不同,我觉得有时候还要高于艺术家的创作,才能去判定这幅画值不值得收藏,您做收藏这么多年,有没有遇到觉得很证明自己眼光或者自己判断力的一件事情?

程恩嵘:大概在2009年的时候我买过一件张大千1946年画的一幅山水作品。当时我刚一进拍卖场,拍卖公司经理让我帮他看看该作品真假,我看了几秒钟后跟他说没问题。那件作品三万起拍,结果被成都一个买家近20万拍得,但他没有提货。半年后又重新上拍,还是三万起拍。因为作品不是很典型,很多人又都不敢下手,一些买家在观察我的举动,如果我敢举牌,他们便会举牌。于是我让上海的一个朋友帮我举了牌,因为很多人不敢认,结果三万的时便敲给了我委托的朋友,最后作品三万元就到了我的手上。后来我查到该作品有两次重要出版,不到一年,这件作品一百多万被拍出。
 
\
张大千《山水》

99艺术:因为书画和当代艺术这一块还不同,很多有名的书画是过世艺术家的,所以要来判断的话,眼力很重要,您是怎么培养这种判断力的?

程恩嵘:一个是要有悟性,再一个是要实战,多过手,多买东西,拿自己的真金白银去买,自然就会买出判断力,练出眼力来了。

99艺术:程老师这么多年有没有“战败”的情况?
   
程恩嵘:这种情况肯定是有的,任何一位藏家乃至大收藏家都有走眼的时候。现在我买藏品都是百分之百的肯定才会下手,若只能看到九成,都不会出手,宁可错杀,绝真和绝假的作品都很好鉴定,但介于两者之间,似是而非的,鉴别水平要求就特别高,最难鉴别,我不会轻易做决定的。

99艺术:收藏了这么多张大千的作品,有没有想过办一个展览,或者说做个美术馆之类的?

程恩嵘:没打算办美术馆的想法。我的习惯是以画养画,卖掉一些作品,然后再买其他更精的精品,这样下来我已过手几百件张大千的作品,现在手上还留有几十张,也许会办个小型展览,但不确定。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编辑出版张大千精品集系列。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研究张大千的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年以后会体现出它不可估量的存在价值。张大千一生当中创作了三四万件作品,对许多人来说是很难去征集到大千分散在全球各地的作品的,由于我在大千收藏领域有其广泛的藏家人脉和博物馆资源,有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我能做这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我必须抓紧时间,分秒必争,尽快把这些分散于世的大千先生遗作精品征集整理,编辑出版,为传播传承大千的艺术做出我的贡献,无愧于我们的后代子孙。

接下来的时间,程恩嵘将继续致力于编辑完成八到十本左右《张大千精品集》的出版工作,为了他心中的这份情怀,他将继续向世人展示着张大千的传奇一生,也把自己的收藏性格诠释得淋漓尽致。
 

编辑:石皓琳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