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自省——由雕塑年展看当代艺术
0条评论
2015-12-21 09:21:15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作者:张子睿(驻重庆)
2015年12月17日,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年度展于川美雕塑系一楼A画廊正式开幕。展览展出了19位教师的优秀创作与“青云奖”20位获奖学生的获奖作品,共计104件。教师、学生作品共同呈现也是本次年展的看点之一。展览没有统一主题,美院师生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艺术创作以一种碎片化的方式呈现,百余件作品迸发出的创作激情令人感叹。展览的呈现方式、现场信息反馈及近年来对青年艺术生态的接触了解,引发了我们对本次展览及展览延伸地当代雕塑的一些问题,以及99艺术媒体对于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现状的一些思考。这些问题将会在本次报道的【99专访】中为大家解答。
开幕、颁奖开仪式现场
展览中,声、光、电等综合元素结合的雕塑装置《双城记》、《发声》、《等到风景都看透》和强调创作过程的观念叙事作品《雕塑日记》,以及具有消费时代符号表征的《精神食粮》等作品成为了关注的焦点。相对于单纯写实语言的作品和学生习作观者甚少,大众反而对一些猎奇的作品状态更有兴趣。而在展出作品类型中,以新兴媒材表现的雕塑与雕塑装置所占的比重非常大,越来越多的元素被纳入当代雕塑的创作之中,这也反映了当代艺术创作的一种趋势:传统“国油版雕”的艺术语言界限逐渐被模糊化。
《无题》 张晟瑜 (年度奖)
《yu见》杨柯全 (年度奖)
《寻找的厚度》 张超 (年度奖)
《筋、骨、气(系列2)》 刘洋(年度奖)
《仪式》 苏令林 (年度奖)
《雕塑日记》 集体创作 (指导教师:娄金)
《雕塑日记》 集体创作 (指导教师:娄金)
“青云艺术奖”台湾赞助者郑青武(右)、朱心怡(中)与冯斌
【99专访】
焦兴涛 (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 著名艺术家)
99艺术网:本次展览并没有一个特定主题,作品是青年艺术家创作语言碎片化的呈现。你如何看待本次展览?你们对于作品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焦兴涛:这个展览是雕塑系一年多来创作以及课程成果的一个展示,碎片化的状态是很自然的,如果一定要在展览中找到一个主题或者方向会违背了它本身自发、自然的学生展览的特质。就这些作品来讲,我们展览评奖的目的一是鼓励创作,二是要鼓励优秀的习作。毕竟雕塑系学生年展和一个主体性的艺术展还是有区别的,所以其中优秀的习作占了一定的比例;最后评选出的5个年度奖,评选的标准有三个方面的考虑,第一是作品的完整度,对一个在校学生的创作来讲,如何把握作品的完整性,怎样完成一个作品达到他希望控制的状态,这一点很重要。
第二个评判标准就是从作品呈现的角度、独特性去考察,尤其鼓励同学们试着建立和尝试属于自己的工作方法,具有个人化的语言表达逻辑的作品会得到更多的关注。比如张超,他的作品有一种特别的气质和方向,而且一直坚持自己的理。第三个标准是作品语言表达的强度和精准度以及材料媒介的新颖度。对于雕塑创作来讲,材料语言和作品表达的关系极为密切,人和物的关系,身体、技艺、材料始终是研究学习的重点。
当代艺术对学院艺术教育的影响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学生容易把观念艺术庸俗化理解,认为想法和点子是雕塑创作的全部,忽略并放弃身体和技艺的参与。有的学生可能会找代工,或者以极为简单直白的方式去处理材料。我们鼓励由学生身体力行去完成一件作品。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材料和创作的理解会非常不一样,体会“由技入道”的路径。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把本科生研究生放在一起会不会不公平的问题,本科一年级与研究生三年级的能力肯定相差很大,但是这是一个关于什么是好的作品的评奖,给出一个好的作品的标准,应当更为重要。
99艺术网:您在展览前言提到艺术家创作宏大叙事向个人经验的转变,这也是以刘小东等艺术家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在90年代艺术创作的重要特征,呈现出特定的文化语境下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自觉意识。为何重提这个话题?您又是如何界定当代雕塑及其当代性概念?
焦兴涛:其实在这里我想谈论的是,在外部环境已经发生了重要改变之后,我们的雕塑教学体系可能会相应产生调整和变化,但是这个变化的方向应当是怎样的?我在这里谈论的现象是近十年来具象雕塑创作数量和质量都在减少,原因何在?是因为写实技术的学习时间不够吗?仔细把今天的教学大纲与三十年前的相比较,基础课的教学课时并没有明显的减少,在教师教学还算一脉相承的情况下,在教与学的环节中可能被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学习的热情和动力渐渐开始消失。热情和动力为什么会消失?——因为对“写实技术”的需求在减少。几十年来,对“写实”技术最重要的需求来自城市雕塑和主题雕塑创作,是城市雕塑的需求在减少吗?不,准确地说是纪念性的人物雕塑的政府需求在减少。
过去,写实人物雕塑所承载的意义明确的价值观,因为能直接体现国家的意志而备受重视,而今天,这样直白的宣告方式显然已经不合时宜,通过美化的公共空间来获得国际化生活的愿景与想象,由此展现制度与道路的优越性以及制度的合法性,显然更符合今天的语境和政治正确性。“政府采购”不仅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先在发现,还可以决定一种艺术样式的兴衰。由此看来,艺术在公共领域功能和价值的转向,决定了今天写实雕塑教学的改变。然而,具象的雕塑方法一直是雕塑传统中最博大精深和激动人心的部分,我们如何把写实从宏大叙事的冲动中脱离出来,重新成为为个人经验的载体,让写实与丰富幽微的人性相连,这是写实教学和创作所共同面临的课题。
从雕塑教育的角度讲,假如把写实或写实具像作为雕塑语言里面一个重要的表现手法和重要的工作方法的话,我们今天如何从学院教育的角度重新找到切入点?其实但就这个话题来讲,隋建国已经谈过。我们谈到人性也罢,个人经验也罢,前言我没说完的是写实雕塑的存在需要一个市场的出口,得有新的“采购”和需求,给今天的技术学习一个充分的理由和动力。
99艺术网:殷双喜先生曾这样评价当公共雕塑展览,“这些展览共同透露出一个鲜明的学术趋向,即雕塑家对雕塑在当代环境与公众生活中的存在与意义的关注,中国雕塑在20世纪末对艺术的公共性或者说是对公共艺术有了前所未有的自觉意识”。政府、企业采购的功利性的公共雕塑越来越多,许多都不够优秀。您怎样看待当代艺术的公共性问题?
焦兴涛:当代艺术的公共性和公共艺术到底是不是一回事,我很难回答。就公共艺术的概念来讲,其实可以谈到的话题有很多。中国的公共艺术的特征到底是怎么样的?或许,它也像中国的艺术现实和社会现实一样是一个很奇特的景观和现象。我认为今天的中国公共艺术更多的是公共空间的美化和装饰艺术。公共艺术也许只是一个提法,相近的概念还有介入式艺术和参与式艺术,前段时间去台湾参加了一个“两岸公共艺术研讨会”,大陆和台湾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其实差别相当大,关于“社区”的概念的理解也差别很大。我个人觉得今天中国的公共艺术应当是继政府采购从纪念碑模式的公共雕塑转向之后的结果。
【教师作品欣赏(部分)】
《逆世界》 焦兴涛
《我》 张翔
《如果》陆云霞
《奶奶》 应萍
《双城记》 李占洋
《越靠近自己越看得清自我》 娄金
《亥》 谢彬
《0.18立方米的土地》 唐勇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王林 著名批评家、策展人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
99艺术网:谈谈您对本次雕塑年展的整体看法。
王林:本次展览有一个特点就是老师与学生的作品共同展出,之前很少出现。如果拿过来一起做展览我觉得有一种互相促进的意义。教学相长,其实四川美院比较重视学生,也比较推举学生。学生具有的活力是非常可贵的,但是老师们还是有多年的积累,可能创作上更加成熟。有些学生的作品可能想法很好,但是其作品感,完成度还有点欠缺,对比老师的作品这种完成度和作品感就要见功底一些。我觉得这是这一次年度展很大的特点,以后也可以这样做。川美的老师也不光是教育上,他们在艺术创作上也在不断探索,如果把教学过程和老师们创作、探索的过程结合起来我觉得对学生来说意义更大。
这次展览上有一个班级把他们创作的过程做成一个作品《雕塑日记》,我觉得非常好,不管从创意到它的完成,到它的艺术观念如何呈现一个思路的形成过程,我觉得都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这样一种结合我觉得会促进学生的成长也会促进你老师的创作不断跟新。最可喜的是雕塑系的师生们从来都不停留在一个很样式的创作上。或者说学院作为一个教学、科研、实验的这样一个机构,其实它对艺术的探索精神有一种保护的作用,不要过度的被市场收买。艺术品是要买卖,但它不光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不断发生的一个过程,对人精神上的推动作用,对创作思维的开放作用。川美雕塑系在这个方面的思考不同一般的艺术院系,是可以提倡的。
99艺术网:本次展览中综合其他语言、元素的雕塑装置更能引起观众的关注,其实在各大雕塑展览中新兴材料、技艺元素结合的作品越来越多,您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王林:可能是当代文化引起人们视觉思维的某种变化,原来那种比较单纯单一的材料可辨识形象的纯净创作看的比较少了。今天多元文化的时代,人们的视觉修为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特别是今天资讯的繁杂,人们生活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文化资讯的环境中,我们每天接收的文化资讯大大的超过了几十年前我们的视觉感受,这种现状一定会在创作里面反应出来。所以这样一种具有跨界的、复杂度的艺术创作可能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而且从展览的效果来看,有声、光、电,有各种元素的进入有不同质材的对比和转换,这样的作品可能更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艺术是要反映今天人的视距心理的变化,它要揭示这种变化,另外一个方面它也在反省,在反思这种变化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究竟在哪里。并不是说所有的变化都是合乎人性的,都是具有趋真向善的历史倾向的,所以我觉得艺术创作需要反省和反思的精神。如果是这样一种心态去从事艺术创作的话,会更加自由不既定于文化意识、意识形态、学院规范的影响。这是艺术创作最重要的品质。
【学生优秀作品】
【学生优秀作品】
《黄金时代》 杨林 综合材料
《归去。来兮!辞?》 王韦 玻璃钢着色
《等到风景都看透》 马俊 竹子、红酒
《非意》 张晓影 摄影、石膏、金箔纸、蜡
《发声》 王海龙 钢、石膏、机械、鼓
部分学生习作
王林在《李占洋货郎》前
99艺术网:您为什么会创作这样一件作品呈现在展览的入口?
李占洋:艺术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艺术。它们在某种时候是可以互换的。如果我这面包摊在哪条大街上这样卖是无意义的。我必须在一个特定环境下来摆摊,这样才能与观众现场互动。为什么你们觉得逗呢?因为你们是李占洋摆摊,如果是面包师傅摆摊,那就是生活本身了。
其次要选对时机;一般的展览现场都是展出作品,基本上都是实物品,观众可以按照一定的指标对作品进行点评。但我的“卖面包”算作品吗?他又有怎样的评价标准?面包摊上一个广播喇叭高喊,台词是:“毛主席教导我们说:艺术要为人民服务,艺术要为政治服务,服都服务了,作品还卖不掉,卖不掉怎么办?我们卖面包!”我想出这几句台词也是为了烘托气氛,大家觉得很搞笑,但细想想,难道现实不是这样吗?
【结语】
就本次雕塑年展引申的问题总结:无论是艺术创作的呈现方式,当代雕塑个人经验的叙事回归,还是当代艺术公共性问题,归结其根本正如王林老师从1993年“中国经验”画展起延续下来的“中国性”话题,对后殖民文化语境下的中国艺术家中国身份的探索,或许当代雕塑及其展览最终要正视的还是当代雕塑家对其当代身份的自知和自省。
编辑:孙毅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