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空间受限倒逼画廊业结盟
0条评论 2015-12-23 15:51:37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冯善书

\

“通过重组资源和抱团取暖的方式把4家艺术馆组织起来,是我们这些新画廊合力‘当冬’的一种办法。”12月20日,熹艺术馆负责人周论向本报记者坦承,产业结盟可以让小画廊变得更有力量,从而在上游的艺术家群体和下游的收藏家群体当中获得更多的关注。

日前,没有高调的宣传,也没有任何豪情壮志的宣言,一家由广东省文联收藏家会所、熹艺术馆、871艺术馆和“棉花糖·艺术+”4家艺术品经营机构发起、起名为“艺藏社”的画廊联盟在广州“悄悄”成立。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或是继北京、上海、江苏和山东以后,广东成立的首家真正意义上的画廊产业联盟。

广东是最早在全国提出成立“画廊协会”的地区,然而,自多年前广州地区11家画廊发起成立行业组织的计划夭折后,业内再无人牵头做这件事。艺藏社的诞生,被视为这个产业出现的一种局部的尝试。

1 如何抱团

在即将结束的2015年,许多画廊业同仁或许能够感同身受的是,这一年来,艺术品市场遭遇量价齐跌的悲惨局面。在经营成本飙涨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下,传统画廊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何文发此前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就曾经透露过,其身边许多经营艺术品的朋友都表示,今年的生意少了不止一半。尤其是下半年以来,整个行业似乎已经进入更寒冷的冬天,一些实力不强的画廊,在销售阻滞的情况下,为了及时止损,已经陆续做出停业、歇业或转移阵地的决定。

“艺藏社的发起和成立,其实就是在这种大形势下,我们4家新画廊整合彼此在人脉、硬件和渠道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抱团取暖,一起抵抗产业寒冬的一种方式。”周论是这家新诞生的画廊联盟的发起人,目前也被其他3家成员机构公认为他们的带头人。

曾经在广州艺博会工作的周论,虽然拥有多年艺术品推广和经营的经验,然而,其真正开始独立运营一家画廊,还是从2012年创建熹艺术馆开始。熹艺术馆位于珠江南岸的琶醍文化创意艺术区,凭借着前期在艺博会工作积累起来的人脉,周论这几年把主要注意力集中在中青年艺术家群体身上,努力推动南北艺术圈的交流,由于策划到位、推广有力,很快就在广州这个艺术品市场和画廊发育最早的区域做得风生水起。

“与熹艺术馆一样,其他3家合作机构也属于年轻的画廊。”艺藏社的另一位发起人、广东省文联艺术馆收藏家会所的负责人李端信告诉记者,同为这个行业的新军,这些画廊的负责人显然更容易理解彼此的资源、能力和处境,因此,当一个人提出抱团的想法后,马上就获得了其他人的积极响应,从而在结盟的方式和方向方面一拍即合。

艺藏社可以理解是一个松散的经营组织,目前甚至还没有像一些行业协会那样进行注册登记。“目前我们已经在做的就是,把大家手头的场地资源、艺术家资源和收藏家资源整合起来。只要是有一方在推的艺术家,其他成员单位也会在自己经营的展厅里边一起推。对于艺术家来说,只要与其中任何一家签约,就等于是与我们所有成员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周论透露,目前艺藏社的成员虽然只有4家,未来肯定还会发展更多有共同价值观和执行力的同道者进来,“如果对方也是跟我们一样有独立的经营场所和展厅的,我们可以免费让他们进来;如果没有展厅,但同样有结盟的需求,我们也欢迎他们缴纳一定的会员费后,与我们一起抱团。”

在广州的业内人士看来,12月上旬的广州艺博会,是艺藏社首次集体亮相。“实际上,在此之前,我们在岑圣权、何昌林、邱健彬、姚涯屏、谢争杰、杜杰等艺术家的包装运营上,已经有过多次的合作。”周论说,虽然没有公开发表过什么宣言,也没有高调的宣传,但是,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艺藏社不是虚有其名的,而是一个非常务实而有用的联盟。

2 为何落后

事实上,在周论等人发起首家画廊联盟之前,广东一直被公认为是全家最早提出要成立画廊协会的地区。

大概七八年前,广州地区11家画廊(华艺廊、鲁逸堂、三彩画廊、汇豪社、渔歌晚唱、宝珍堂、金雅轩、如意画廊、原子空间、艺海堂、朱子画院)曾经共议准备发起成立广东省首家画廊协会。当时被多家发起单位准备推举为会长的华艺廊总经理张向东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很遗憾的是,后来在制定具体成立方案时,大家没有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上达成共识,最终导致计划流产,一桩好事就这样泡汤了。据了解,当时由广东省民政厅社会民间组织管理局的红头文件与公告已经发出,也花费了一段时间把政府要求的60家注册过画廊代表“凑齐”,各方的会费也已经交了,只差没有开动员大会宣布成立。

数年后,虽然业内有一些画廊再次提出要重启筹备工作,但是,因为前一次的“不欢而散”,后来再没有发起人愿意出来牵头做这件事。

这些年,北京、上海、山东、河南和安徽等地均陆续成立了画廊协会,唯独广东的画廊协会还在等待有识之士来重新发起。2009年,曾有媒体报道过,有艺术品经营机构发起在广东成立了首家画廊商会,然而,不知什么原因,这家机构并没有成为一家在行业内部较为活跃的组织。

据雅昌艺术网统计,广东当前的艺术品市场份额虽占全国不到的3%,但是画廊业的发展却已经有近30年的历史,是全国艺术品市场和经营发育最早的地区之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后来的前进过程很快落后于北京、上海和山东等地。业内流传的一种说法是,广东艺术品市场结构不完善,一级市场经营主体画廊发育不成熟、散乱而不成气候。从数量上来看,北京目前拥有的画廊数量在2000家以上,而上海也在1000家以上,广东起步这么早,目前却只有六七八百家。

“尤其是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洗牌后,广东地区留下来的大画廊比以前更少了,以前的散乱格局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更加明显了。整个画廊业,都是一些单打独斗的小经营机构,资源有限、实力不强,一遇到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马上就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何文发表示。

艺藏社画廊联盟的成立,被业内视为一种局部的尝试。目前虽然小,但贵在务实,可以为将来成立区域画廊协会积累经验。

3 如何突围

对于广东画廊业的生存状况,南方文交所今年春主办过一次广州画廊行业的高端对话。

在该次对话中,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画廊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艺术品市场中一、二级市场倒挂的畸形状况。画廊作为艺术品的一级市场,承担艺术家培育、市场定价等重要功能,而拍卖公司等二级市场参与者则主要针对高端艺术精品。在我国,拍卖公司在艺术品市场中较为强势,不仅经营高端艺术精品,甚至涉及很多未经市场定价的青年艺术家作品,严重挤压了画廊的生存空间。

知名学者西沐对画廊业的处境有过深入的分析:从外部因素看,国内艺术品一级市场面临的大环境不是很理想,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有待健全;从内部因素看,国内的画廊起步较晚,有代表性的大型画廊很少,运作机制和行业规范都不成熟,市场尚没有建立起对画廊的信任。

“整个画廊业现在基本上是一个恶性循环的状态。”何文发则坦承,市场上的弱势地位,导致画廊的生存能力和效益越来越差,效益不好,艺术家对画廊的依赖性和重视程度又会越来越低,反过来又会削弱画廊对资源的集聚能力。现在,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基本上都直接进入市场,与画廊公开抢饭碗。开画廊,要承担高额的租金成本和运营费用,在价格上自然不可能有优势。如果艺术家与画廊搞低价竞争,画廊根本没得做。就算没有拍卖行来插足一级市场,画廊也很难有所作为,只能在低利润、高风险的中青年板块去竞争。

张向东此前也指出,广州本土画廊缺乏共识、买卖家急功近利的现状也极大地阻碍了画廊行业的发展,再加上画廊的发展全凭个人的眼光、财力与自我完善中的经营方式,这些都成为制约广东地区画廊发展速度的现实因素。

“在内部组织起来,把分散的资源重新整合,是当前画廊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必须结束单兵作战、恶性竞争的散乱差格局。”《中国书画收藏投资行情》杂志总编辑、中国收藏鉴赏家协会秘书长王彪对南方日报记者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像艺藏社那样,几家画廊联合起来推广一个艺术家,只是结盟的一种最原始、也最简单的方式。从长远来看,更大的组织优势和前景应该体现在建立平台,对整个地区的行业发挥资源主导优势。譬如,上海经营当代艺术的7家大画廊:艺博画廊、圣菱画廊、华氏画廊、红桥画廊、视平线艺术、奥赛画廊和红坊文化,他们前几年成立的“画廊联盟”,就通过定期组织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创作孵化等探索与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具有竞争力及国际化艺术交易平台。在当前艺术市场经历大幅度调整的背景下,如果一级市场的经营主体能够集结起来,以画廊联盟的形式介入一些地区的文化创意园区的建设,推动画廊产业的集中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发展,必能对整个区域市场的发展带来正面影响。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