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术馆举办“找朋友”年终趴 2015年“找朋友”项目正式谢幕
0条评论
2016-01-15 11:10:0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1/1]
【海报】
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 吴洪亮
今日美术馆馆长 高鹏
找朋友1-8期橱窗管家 秦佳女
开幕式现场
嘉宾合影
导览现场
导览现场
导览现场
导览现场
导览现场
蒋晟,《流浪的神明》,纸质书,2015
欧阳苏龙,《绿光》,100x50x20cm,作品包装箱、反光镜、镭射灯,2016
彭显锋,《美术馆3.5层的高度》,场域限定装置,2016
球立阳,《爱,不爱……》,行为、视频,2016
施丹,《薄暮》no.1,尺寸可变,现成品、感光材料,2015
王礼军,有机,旧家具木头、漆,2015
王明青,泡泡门,装置 ,2016
谢玮,《感知的碎片》(局部),装置,2016
徐升,《蔓延》,图钉,2015
洪烨,洗手的时光,24.5x6.5x6cm,皂基、毛线,2015
岳艳娜、张显飞,印记经文系列作品——金刚经,感应互动雕塑装置,2014
一起来涂鸦吧!
2016年1月14日16点整,“喂,未来”:找朋友--发现青年艺术家年终趴在今日美术馆2号馆1层举办。2位发起人,8期展览,16位艺术家,7位橱窗管家,2015年“喂未来·找朋友”至此正式谢幕。和2014年相比,2015年的找朋友系列从群展变为个展,挑战了空间逻辑。然而这般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真的打破了游戏规则,挑战了策展人的权利机制吗?
从群展到个展。
2015年的群展是按照人际关系组织的,因此最后的展陈设计也是按照人际关系来展开的,由展厅中间开始,分别向三个方向分支出三条推荐线,由此将展厅分成三个不同颜色的区域,在每一个区域内,作品是按照推荐顺序来布置的,这样的好处是,游戏规则变得一目了然,但也有代价,相邻作品在同时被观看的时候,缺少一个宏观的阅读意义,甚至作品本身的意义也被游戏规则所掩盖。
2016年随着项目落定橱窗,展览形式自然变成了个展,我们发现游戏规则和展览形式匹配更合适了,我们可以在每一期展览中述说作品本身的意义,而“群展”则凝聚为这本小册子,翻阅的顺序便是游戏规则的体现,这样一来,观众可以在两种不同的观看方式中分别取感受作品和游戏的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了一起布展和参加开幕的经历,参展艺术家的体验可能会弱化,因此,我们会阶段性组织Re-U, 让朋友们可以相聚、交流,维持展览轻松、好玩的气氛。
真的没有策展人吗?
2015年的“找朋友”没有策展人,只有发起人。希望将权利下放,虽然参展艺术家的决定权是给了艺术家,但是作品选择和展陈设计的权利仍是在工作人员手上,最后的组织方式基本上还是一个至上而下的过程。从结果来看,虽然这次权利下放并不彻底,还是激励了艺术家的主动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布撤展的时候互助,二是开幕式的气氛比较活跃。
2016年我们设立了橱窗管家,每一期橱窗有两位管家,一位是吴洪亮馆长推荐的秦佳女,另一位由今日美术馆展览中心的项目主管轮流担任。管家的角色其实是把隐形的工作人员明朗化,从而也激励了年轻人的积极性,再加上管家和青年艺术家年纪相当,经验也类似,很容易就形成一个开放的、互相启发的工作氛围,不仅是管家和艺术家之间,也存在管家之间,严格来说,每一期都是由所有管家合作完成的,随着管家的轮换,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一期内容的变化:从第三期开始,管家们开始共同给方案反馈意见,从第四期开始,管家会在聊方案前先梳理和采访艺术家的过往作品,第五期组织了一次中期Re-U,和艺术家、媒体一起讨论了项目的可能性, 第六期开始走访艺术家工作室。
管家们在项目中也逐渐成长,一方面是工作流程的细致化,另一方面工作方式也的成熟和专业,以下几点就是大家在这一年中多次讨论的内容。
是不是破坏了游戏规则?
管家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是策展人吗?管家有权否定推荐人选吗?有权否定橱窗方案吗?
当管家收到一个橱窗方案,我们会从橱窗的特殊语境来进行评估,首先,在一个非强制观看的语境下,是否能够与行人发生关系;其次,作为一个24小时开放的空间,是否综合考虑了白天和晚上的效果。在管家把这样的反馈给到艺术家后,可能会收到回应,有的时候却没有,而展期将至,管家应该无条件接受吗?
在另一些情况下,管家在其他展览中发现有一些和橱窗空间很契合的作品,为什么不可以把它放到橱窗里来?
2015年6月,几位管家就此进行过认真的讨论,找朋友的基本规则是“参展艺术家决定下一位参展艺术家”,管家不应该去破坏这个规则,因此管家是没有否决权的,但是,管家可以把意见反馈给艺术家,由他来做最终决定。
针对第二种情况,我们决定设立一个备选组,任何参展艺术家也可以推荐备选组的艺术家参展。今后,我们希望将备选组开放为征集制,使得项目更有开放性。
不是雕塑艺术家,怎么办?
2014年的找朋友只针对雕塑艺术家,本来有人推荐了影像艺术家,最后没能参加;2015年我们将找朋友与橱窗空间结合后,自然就产生了一个空间逻辑的引导,并提出了“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美术馆”。
一年下来,我们发现参展艺术家大多数还是雕塑艺术家,他们能够很自发地和这个空间结合去工作;而影像艺术家和平面艺术家则会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第四期池春荣的影像作品,他偏爱投影仪的影像呈现方式,但是橱窗的采光十分充足,而且玻璃也有反光,都影响到了作品的呈现效果,田临君,一个平面艺术家,在做方案的时候也不是很顺利,而第八期的许宏翔,也是平面艺术家,却给出了积极的回应。
我们观察到,问题往往是艺术家是否提前来看过空间,是否亲自来现场布展,池和田都在国外,而许在北京,原来问题不在媒介,而在工作方式上。
从第七期开始,我们要求艺术家必须亲自来现场布展。但同时也开始思考——
空间逻辑,然后呢?
空间逻辑是雕塑艺术家的第一工作语境,但是对于平面、行为、影像或者其他媒介的艺术家来说,空间逻辑往往不是第一位的。而橱窗只是美术馆非常规展览空间之一,它理应有更大的灵活度和开放性。
我想起了2015年第一期王礼军的作品,五彩缤纷的粉笔涂满了老家具的表面,而这些家具只是冰山一角:在2014年的冬天,他在春节回家之际用粉笔把老家的房子整个涂了一遍,最终给我们看的家具其实是老房子的缩影。 “24小时不打烊的美术馆”只是一个前提,橱窗空间可以只是一个开始、过程或结束,连接到另一个空间、或者是一些人、一个故事……
1号橱窗艺术家及作品介绍
王礼军《涂抹进记忆的缝隙》
艺术家将单纯的涂抹行为和个人感受与经验相结合用旧家具、彩色粉笔、镜子,这些旧物,以粉笔涂抹的方式,粉饰那些成长过程中遗弃的现实感。
蒋晟《流浪的神明》
作品尝试探索曾经承载着人们希望与信仰的神像为何被搁置,曾经安静虔诚地寄宿于它们身体内的价值观流浪到何处。
宋彦君《愿望超市》
艺术家为东方哲学的玄妙着迷,作品表现了在超市化的营销模式下推销符咒,在简化了繁琐意识的同时探索当下人们的微妙心理。
池春荣《与你》
艺术家在东京街头,拍摄了十组来自不同国家的对象,他们都带有各自不相同的情绪状态,观看者可以驻足窗外,通过两个相对的屏幕,从不同角度体验情绪的传达。
谢玮《感知的碎片》
将橱窗由外向内分成十层,每一层分布不同数量、位置、图案的宣纸,从远处看是一个错落有致的整体,体现了对事物之间关系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洪烨《飞行器》
以微观自然为创作主线,将植物和非生命体按照更有趣的方式重新组合。艺术家借此来寻找一种可以用自己与微观世界沟通的语言,尝试让自己对大自然的感知视觉化。
蔡剑超+苏北《此刻》
艺术家将缓冲符物化,映射出现实世界的信息,以对比的视角提示出当下环境中人的某种状态。
许宏翔《DAPER》
艺术家在生活中抓拍到的一位普通打工者,他的衬衣很白,西裤和皮鞋也很挺,排成黑白照片有“大片”的感觉,并且用一些名牌LOGO拼凑成一个新的品牌“DAPER”,意为“大牌儿”。
2号橱窗艺术家及作品介绍
施丹《发光体》
太阳、月亮、星辰……这些发光体指示着一天的开始与结束,没有可触的形状却有丰富的色彩。艺术家尝试用雕塑的形态在空间中书写时间:荧光粉在夜间从门缝和角落发出微妙、暧昧的光,引发人们思考门内究竟是什么样的世界。
岳艳娜+张显飞 《窥》
作品重视空间与人的关系以及观看与被观看的矛盾空间。观众透过橱窗凝视“眼镜”,同时也被这“巨人之眼”所窥视,这种看与被看之间微妙暧昧的关系一直隐匿在生活细节的表象之下。
彭显锋《彭多多的拉链》
拉链拉开墙面,幼小生命的出世被鲜艳可爱但批量生产的小黄鸭填满。作品体现了艺术家对空间关系富有创造力的理解。
童昆鸟《TODAY 舒服》
作品用染色的书册拼写出TODAY字样,借由生活不起眼的道具象征着今天发生的事情。很多人需要拿着承载文化和记忆却早已变质的画册来撑场面,才能感觉舒服。
欧阳苏龙《借光》
作品分为两个部分“空的橱窗”和“夜里的彩虹”。作品制作反光雕塑,在橱窗内产生光影变化。夜晚通过人造光源,通在对面砖墙投射彩虹。艺术家从雕塑的思维出发,不断实验事物之间或具象、或抽象的关系。
王明青《蔓苇蕨艾莼》
艺术家以窗为线索,用废旧的钢管做成简易的植物样貌,透过橱窗呈现的是用艺术语言重新排序的小时候普通人家窗前的铁艺花。
曾鹏飞《1535℃》
将树干、树枝、金属卡扣组成时而紧密稳定时而疏散脆弱的结构体,探索人机交往之中的主动与被动关系,并营造一种场域,表达这种关系本身的虚无脆弱。
球立阳《一个伟大的计划》
在橱窗内会升起袅袅烟火却不会散去,最终化为微尘和烟油存放在这个密闭空间内。通过香火的蔓延、停驻与消散,艺术家邀请观众一同见证“一个伟大的计划”的命运。
名字 | 2014找朋友——发现青年雕塑艺术家 | 2015喂,未来!找朋友——发现青年艺术家 |
角色 | 发起人、艺术家、参与媒体 | 发起人、橱窗管家、艺术家 |
形式 | 群展 | 个展 |
展期 | 征集时间两个月,展览时间两周 | 每期一个月,共八期 |
空间 | 二号馆二层 | 二号馆一层 艺术橱窗 |
活动 | 开幕式 | 开幕式、中期Re-U、何处不橱窗、一起涂鸦吧 |
推荐 | 一推一 | 一推一、备选Pool |
工作流程 | 征集-收集资料-选作品-展览方案-布撤展 | 征集-工作室探访-方案讨论-布展-调整和反馈-撤展 |
从群展到个展。
2015年的群展是按照人际关系组织的,因此最后的展陈设计也是按照人际关系来展开的,由展厅中间开始,分别向三个方向分支出三条推荐线,由此将展厅分成三个不同颜色的区域,在每一个区域内,作品是按照推荐顺序来布置的,这样的好处是,游戏规则变得一目了然,但也有代价,相邻作品在同时被观看的时候,缺少一个宏观的阅读意义,甚至作品本身的意义也被游戏规则所掩盖。
2016年随着项目落定橱窗,展览形式自然变成了个展,我们发现游戏规则和展览形式匹配更合适了,我们可以在每一期展览中述说作品本身的意义,而“群展”则凝聚为这本小册子,翻阅的顺序便是游戏规则的体现,这样一来,观众可以在两种不同的观看方式中分别取感受作品和游戏的意义。
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了一起布展和参加开幕的经历,参展艺术家的体验可能会弱化,因此,我们会阶段性组织Re-U, 让朋友们可以相聚、交流,维持展览轻松、好玩的气氛。
真的没有策展人吗?
2015年的“找朋友”没有策展人,只有发起人。希望将权利下放,虽然参展艺术家的决定权是给了艺术家,但是作品选择和展陈设计的权利仍是在工作人员手上,最后的组织方式基本上还是一个至上而下的过程。从结果来看,虽然这次权利下放并不彻底,还是激励了艺术家的主动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布撤展的时候互助,二是开幕式的气氛比较活跃。
2016年我们设立了橱窗管家,每一期橱窗有两位管家,一位是吴洪亮馆长推荐的秦佳女,另一位由今日美术馆展览中心的项目主管轮流担任。管家的角色其实是把隐形的工作人员明朗化,从而也激励了年轻人的积极性,再加上管家和青年艺术家年纪相当,经验也类似,很容易就形成一个开放的、互相启发的工作氛围,不仅是管家和艺术家之间,也存在管家之间,严格来说,每一期都是由所有管家合作完成的,随着管家的轮换,我们可以观察到每一期内容的变化:从第三期开始,管家们开始共同给方案反馈意见,从第四期开始,管家会在聊方案前先梳理和采访艺术家的过往作品,第五期组织了一次中期Re-U,和艺术家、媒体一起讨论了项目的可能性, 第六期开始走访艺术家工作室。
管家们在项目中也逐渐成长,一方面是工作流程的细致化,另一方面工作方式也的成熟和专业,以下几点就是大家在这一年中多次讨论的内容。
是不是破坏了游戏规则?
管家的角色到底是什么,是策展人吗?管家有权否定推荐人选吗?有权否定橱窗方案吗?
当管家收到一个橱窗方案,我们会从橱窗的特殊语境来进行评估,首先,在一个非强制观看的语境下,是否能够与行人发生关系;其次,作为一个24小时开放的空间,是否综合考虑了白天和晚上的效果。在管家把这样的反馈给到艺术家后,可能会收到回应,有的时候却没有,而展期将至,管家应该无条件接受吗?
在另一些情况下,管家在其他展览中发现有一些和橱窗空间很契合的作品,为什么不可以把它放到橱窗里来?
2015年6月,几位管家就此进行过认真的讨论,找朋友的基本规则是“参展艺术家决定下一位参展艺术家”,管家不应该去破坏这个规则,因此管家是没有否决权的,但是,管家可以把意见反馈给艺术家,由他来做最终决定。
针对第二种情况,我们决定设立一个备选组,任何参展艺术家也可以推荐备选组的艺术家参展。今后,我们希望将备选组开放为征集制,使得项目更有开放性。
不是雕塑艺术家,怎么办?
2014年的找朋友只针对雕塑艺术家,本来有人推荐了影像艺术家,最后没能参加;2015年我们将找朋友与橱窗空间结合后,自然就产生了一个空间逻辑的引导,并提出了“二十四小时不打烊的美术馆”。
一年下来,我们发现参展艺术家大多数还是雕塑艺术家,他们能够很自发地和这个空间结合去工作;而影像艺术家和平面艺术家则会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第四期池春荣的影像作品,他偏爱投影仪的影像呈现方式,但是橱窗的采光十分充足,而且玻璃也有反光,都影响到了作品的呈现效果,田临君,一个平面艺术家,在做方案的时候也不是很顺利,而第八期的许宏翔,也是平面艺术家,却给出了积极的回应。
我们观察到,问题往往是艺术家是否提前来看过空间,是否亲自来现场布展,池和田都在国外,而许在北京,原来问题不在媒介,而在工作方式上。
从第七期开始,我们要求艺术家必须亲自来现场布展。但同时也开始思考——
空间逻辑,然后呢?
空间逻辑是雕塑艺术家的第一工作语境,但是对于平面、行为、影像或者其他媒介的艺术家来说,空间逻辑往往不是第一位的。而橱窗只是美术馆非常规展览空间之一,它理应有更大的灵活度和开放性。
我想起了2015年第一期王礼军的作品,五彩缤纷的粉笔涂满了老家具的表面,而这些家具只是冰山一角:在2014年的冬天,他在春节回家之际用粉笔把老家的房子整个涂了一遍,最终给我们看的家具其实是老房子的缩影。 “24小时不打烊的美术馆”只是一个前提,橱窗空间可以只是一个开始、过程或结束,连接到另一个空间、或者是一些人、一个故事……
1号橱窗艺术家及作品介绍
王礼军《涂抹进记忆的缝隙》
艺术家将单纯的涂抹行为和个人感受与经验相结合用旧家具、彩色粉笔、镜子,这些旧物,以粉笔涂抹的方式,粉饰那些成长过程中遗弃的现实感。
蒋晟《流浪的神明》
作品尝试探索曾经承载着人们希望与信仰的神像为何被搁置,曾经安静虔诚地寄宿于它们身体内的价值观流浪到何处。
宋彦君《愿望超市》
艺术家为东方哲学的玄妙着迷,作品表现了在超市化的营销模式下推销符咒,在简化了繁琐意识的同时探索当下人们的微妙心理。
池春荣《与你》
艺术家在东京街头,拍摄了十组来自不同国家的对象,他们都带有各自不相同的情绪状态,观看者可以驻足窗外,通过两个相对的屏幕,从不同角度体验情绪的传达。
谢玮《感知的碎片》
将橱窗由外向内分成十层,每一层分布不同数量、位置、图案的宣纸,从远处看是一个错落有致的整体,体现了对事物之间关系问题的探讨和研究。
洪烨《飞行器》
以微观自然为创作主线,将植物和非生命体按照更有趣的方式重新组合。艺术家借此来寻找一种可以用自己与微观世界沟通的语言,尝试让自己对大自然的感知视觉化。
蔡剑超+苏北《此刻》
艺术家将缓冲符物化,映射出现实世界的信息,以对比的视角提示出当下环境中人的某种状态。
许宏翔《DAPER》
艺术家在生活中抓拍到的一位普通打工者,他的衬衣很白,西裤和皮鞋也很挺,排成黑白照片有“大片”的感觉,并且用一些名牌LOGO拼凑成一个新的品牌“DAPER”,意为“大牌儿”。
2号橱窗艺术家及作品介绍
施丹《发光体》
太阳、月亮、星辰……这些发光体指示着一天的开始与结束,没有可触的形状却有丰富的色彩。艺术家尝试用雕塑的形态在空间中书写时间:荧光粉在夜间从门缝和角落发出微妙、暧昧的光,引发人们思考门内究竟是什么样的世界。
岳艳娜+张显飞 《窥》
作品重视空间与人的关系以及观看与被观看的矛盾空间。观众透过橱窗凝视“眼镜”,同时也被这“巨人之眼”所窥视,这种看与被看之间微妙暧昧的关系一直隐匿在生活细节的表象之下。
彭显锋《彭多多的拉链》
拉链拉开墙面,幼小生命的出世被鲜艳可爱但批量生产的小黄鸭填满。作品体现了艺术家对空间关系富有创造力的理解。
童昆鸟《TODAY 舒服》
作品用染色的书册拼写出TODAY字样,借由生活不起眼的道具象征着今天发生的事情。很多人需要拿着承载文化和记忆却早已变质的画册来撑场面,才能感觉舒服。
欧阳苏龙《借光》
作品分为两个部分“空的橱窗”和“夜里的彩虹”。作品制作反光雕塑,在橱窗内产生光影变化。夜晚通过人造光源,通在对面砖墙投射彩虹。艺术家从雕塑的思维出发,不断实验事物之间或具象、或抽象的关系。
王明青《蔓苇蕨艾莼》
艺术家以窗为线索,用废旧的钢管做成简易的植物样貌,透过橱窗呈现的是用艺术语言重新排序的小时候普通人家窗前的铁艺花。
曾鹏飞《1535℃》
将树干、树枝、金属卡扣组成时而紧密稳定时而疏散脆弱的结构体,探索人机交往之中的主动与被动关系,并营造一种场域,表达这种关系本身的虚无脆弱。
球立阳《一个伟大的计划》
在橱窗内会升起袅袅烟火却不会散去,最终化为微尘和烟油存放在这个密闭空间内。通过香火的蔓延、停驻与消散,艺术家邀请观众一同见证“一个伟大的计划”的命运。
编辑:李保兴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