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好河山、民生风情、诗词书画、南北戏文、科技发明等不同的侧面来描绘一个远去王朝的真实肖像。轻轻的脚步,跟我一起梦回千年。领略一个不一样的南宋。
有人说现在的生活好像被文艺青年包围了,或者说是被文艺青年的生活方式包围了。其实,文青并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词,这是历史的传承。因为这样的生活方式在南宋司空见惯。
夏燕平所理解的南宋时代的文艺,不是一个青年的概念,是一个社会的概念。
“社会都很文艺,女性很文艺,老年人也很文艺,他们过的是一种品质生活。可以说杭州人现在提倡的品质生活来源于南宋。”
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宫崎市定所代表的京都学派有这样的观点,唐朝是中世纪结束,宋代则是近代性的开端;法国学者谢和耐认为,宋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
从人类历史的整体格局来看,宋代“近世”的文艺复兴萌芽,是本土自发自生的,尤其是都城里的生活方式,以军事政治为主要功能的城坊逐渐解体,都市生活时尚开始走街串巷。
凉水就有18种喝法
据《论南宋市民文艺的美学风韵》,市民文艺作为市民阶层进行审美活动的主要形式,一定要在像南宋都城临安那样成熟的大型消费城市,才有可能出现。
经过北宋原本就奢华的生活,南宋的市民更加追求高端生活的品质。吃羊肉要到李七儿的店,上等的奶要数王家的,血肚羹得去宋小巴家吃,就连卖咸鱼的专卖店,就有200家之多。
夏燕平介绍,即便是寻常喝的凉水,临安人也要变出许许多多的花样。追忆南宋临安城市风貌的著作《武林旧事》中给我们喝了18种凉水:用茉莉花把茶叶熏香 了泡水喝,用不同的水果制作口味各异的果汁。沏茶,山泉水为上,江水次之,井水为下。取山泉,可不像今天人的这样,须轻轻地舀起,轻轻地放入,轻轻地担 回,轻轻地煮沸。否则水就会受伤。而受伤的水沏的茶,味道是有伤痕的。
“这种文艺的境界是内心的追求。这和现在的文艺青年一样,是一种精神状态。”夏燕平说。
处处充满文艺范儿
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处处充满文艺范儿。拿南宋御街来讲,当时就是一条很文艺的街道。街道头中尾各有一处唱戏表演的地方供大家欣赏;如今的官巷口到清河坊这带,原先是一个很热闹的鲜花市场;鼓楼一带则是民俗市场,售卖各种各样的民俗玩具、张贴画。
夏燕平团队从史料上访到一个物件,是当时家喻户晓的摆件:在扁形的柏树叶子上缀以柿饼,然后插在橘子上,取其谐音,讨个口彩,人们将摆件取名为“百事吉”,寓意百事都很吉利。
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人们善于将生活中的事物染上浓浓的文艺范儿。
当时,南宋人把临安十大城门不同物产,编成了杭曲小调: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庆春门外粪担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
唱歌、跳舞、画画、写字已不再是社会上层人士的专利,当时民间已经形成一整套教育体系,人们想学说唱、音乐、魔术等艺术表演,都有学校可以进行学习。
有人说,南宋礼学的发展已经到了变态的地步。所谓礼学,夏燕平认为是要塑造每一个老百姓内心的高大上。南宋礼学的初衷就是要把每个人都塑造成文艺、内敛、宽容、有礼数、有文化水平的人。
“不想打仗,追求文艺的生活,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夏燕平说。
自古陶重青品——雨过天青
宋朝时期,陶瓷工艺已炉火纯青,官窑鼎立,民窑峰起。
“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 ——南宋·叶真《坦斋笔衡》
是宋徽宗成就了汝窑的辉煌。宋徽宗不仅书画技艺精湛,还十分喜欢瓷器,是他首先肯定了汝瓷的精美。据南宋史料载:“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所指正是徽宗下诏书“弃定用汝”的决定。
在一幅古画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桌上陈列着许多瓷器,足见那个年代瓷器业的兴盛,而此图正是宋徽宗皇帝亲手所绘的《文会图》。
关于汝瓷的来历也有一段如诗般的传说,相传一天宋微宗做了个梦,梦到一种被水洗过雨过天晴的颜色题为“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醒来后即命工匠烧造这样颜色的瓷器,名为天青色。
当然另一种说法是徽宗崇尚道教,道教与上天的交流时靠一种叫“青词”的文字方式,道教犹爱这种青绿色,故此皇上爱屋及乌了;青词又叫绿章所以汝窑是这种天青色。
鲜花,绘画,说走就走的旅行
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中写道“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称为宋代“文人四艺”,即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相聚雅集,饮酒赋诗,焚香点茶,挂画插花。当然,古代文艺青年也时兴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汝窑珍品四件套
岳飞南征北战也不忘策马游观;陆游被贬也要用旅游来一解心中郁结之气;朱熹更是游遍大江南北,足迹遍布名山大川。
从武将到文人,从权臣到雅士,大家都文艺气息满满。你以为岳飞只是个武将?但仔细去看历史会发现,能征善战的岳飞也是才子一枚,触景生情的时候就提笔赋 诗一首: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如果南宋也有朋友圈的话,诸多才子佳人也必定是拿诗词刷个屏。
鲜花和绘画贯穿于南宋人民的生活,从12世纪到13世纪,审美带给人的是饱满的精神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如今,杭州的西溪湿地恢复了一个非常传统的节日——花朝节。实际上南宋定都临安之后,花朝节就是上自天子,下至百姓游春赏花的好时节。吴自牧用仿佛还带着芳香的笔尖记述道:“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
当时的赏花活动十分丰富,赏红、种花、扑蝶会、祭花神、寒食节等都算是可以赏花的节日。南宋人初春时探春,春浓时放春,祭扫、佛诞、避暑、立秋等都有丰富的节日活动。
四季在每一个华丽的转身之际,给宋人一个阳光灿烂的启示:一年都是好景致。他们把四季的花样叠拼起来,让每一个好景致定格在一个瞬间里长相厮守,这便是宋代流行的“一年景”。
夏燕平介绍,南宋时期绘画已经深入千家万户。用绘画装点居室,是市民阶层很重要的一个追求。“当时杭州有很多裱画店,老百姓买的虽然不都是名画,但那时的人们想方设法要把自己的生活装扮得更加美好。”至于徽宗,有人评说,他的主业更应是书画家,做皇帝完全是错配。
编辑: 冯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