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为何疏离美术
0条评论
2016-03-03 15:26:19 来源:内蒙古日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作为社会文化艺术子系统重要门类的美术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官方及民营美术机构、新的艺术媒体与报刊不断涌现,十几年来各大院校普遍开设美术专业,接受美术教育的人数相较以往极速增加,看起来美术事业繁荣兴盛。但与此相对应的是,走进美术馆的基本是专业美术工作者或美术专业的学生,一般观众如果对美术没有爱好是不会走进美术馆观看展览的;美术媒介的观者和读者更是此一群体中的部分人员,普通公众往往不会关注和阅读美术的消息和动态。因而有的学者追问:“……美术馆和画廊里的艺术,至今还在狭窄的专业圈子里打转,也就只能成为阳春白雪和空中楼阁。美术,真的就是那样脱离日用、晦涩难懂、不能与大众共舞吗?”
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
作家阿城在《闲话闲说》中说,以平常心论,所谓中国文化,我想基本是世俗文化吧。这是一种很早就成熟了的实用文化,并且实用出了性格,其性格之强顽,强顽到几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了中国。实用主义的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从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儒家文化的广泛传播到今天略显繁杂的多元现实,尽管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主题精神价值,不得不承认的是,不论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我们或多或少被一种实用主义的观念“所学、所做、所求都要对自己有实际的用处”影响,否则何必牺牲时间精力于此?
事实上,在不少人的生活中,读书求学、研究写作都有着实用目的,乃至一些人日常交友也以有用与否为目的。实用主义似乎成为这些人生活最具指导意义的哲学。而美术,尤其是直接关旨精神生活而没有实用价值的“纯美术”,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往往与自己的生活无关,从中也得不到实际的益处,故而在生活中可有可无,面对包括美术在内的许多艺术形式,也是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的,而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走进艺术。
艺术教育的缺失
艺术欣赏、艺术接受需要学习,需要艺术的欣赏者和接受者受到相对完善的艺术教育。然而回顾我们受教育的历程,不少人接受的艺术教育是支离破碎的,甚至是完全空白的。由此导致艺术知识和艺术修养的匮乏,不足以支持艺术欣赏活动。
另一个问题来自专业美术教育。在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一些人特别注重在教学中对技法的传授,这样的教育模式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著名艺术史家陈传席在20年前就认为:“以技术培训为主的美术教育,无论培养画家,还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皆不可取……所以美术系的学生除了绘画技巧外,要特别注意文史哲、数理化方面的学习,而且必须对其中一种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甚至有所研究。否则,进行较大的创新(不是大同小异的自然变化),只能是一种空想。”这种教育方式至少带来两个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是造成学生文化修养的下滑和缺失;二是让大众对艺术教育的目的产生了误解,将其当做一种谋生的技术学习,一度将其蔑称为“小三门儿”之一。
美术本身的原因
大众疏离的往往是“纯美术”,而“纯美术”往往是艺术家遵从个人内心情感创作的作品,一般论者会认为这样的艺术具有精英性,与传播相对广泛的“民间美术”不同,所谓精英艺术是也。精英艺术除了相对较高的技术难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创作的动机往往是个人情感和才能的抒发与展现,而不会遵循普通观众的意愿,倪瓒就曾说“仆之所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就在相当的程度上使得艺术创作先天具有小众性,决定了其难以像工业产品那样,目的就是为适应大众的需求而生产。事实上,在美术史的长河中,尽管可以列举出数量巨大的人物名字和作品,但绝不能否认的是,在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无论是西方美第奇家族对艺术的赞助,还是我国的种种艺术活动,这种具有精英性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及收藏都是少数人的事情。故而王洪义指出,“精英绘画(笔者认为也可理解为精英艺术)的物质形态,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指创作,另一部分指收藏。这两部分内容都与社会等级有关,没有较高社会地位和专业技术的非精英大众,通常不会与精英绘画有什么联系。”
此外,在一些艺术家的论述和访谈中,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思潮等宏大,但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关联的抽象概念述诸笔端,以体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理想,这对普通观众而言,显然是难以像一般的综艺娱乐那样容易亲近的。
美术功能的削减
在历史上,美术在不同的时期和特定的环境中有着具体的功能,但总的来说不外乎画(塑)像存形、宣传思想、艺术收藏、装饰宅邸、欣赏研究、图示文字等几种。在摄影术发明之前,美术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很多实际的用处,既是社会管理者用于宣传和维护秩序的工具,也是用于纪念人物、画(塑)像存形的唯一手段;既是象征社会地位的财富收藏和宅邸装饰的理想选择,也是仕人们用于寄托性情、相互交往的最佳媒介,在当时很多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美术的具体参与。摄影术发明并逐步推广以及由之带来的电影等艺术形式出现后,美术的很多功能被其他艺术形式逐渐取代,社会原本赋予美术的重要意义被大大地削弱,致使美术不得不凸显其与大众生活相对较远的人文价值,以艺术欣赏和艺术收藏的方式而流传于世。美术社会功能的削弱直接影响了大众与其的关系。
雪上加霜的是,当下美术的人文和艺术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艺术市场的挑战。以绘画为例,一些绘画作品只流传于作者、经销者、收藏家等人之手,与大众的关系微乎其微。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当下不少展览和美术活动都是策划人、画家、经销者、收藏家围绕着艺术品的商业价值而谋划的,鲜少考虑艺术与社会及大众的关系。而艺术作品流通于市场之时,一些人更为关注的是它的商业价值而非艺术价值。艺术品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投资和交易的载体,很难再关注艺术品所承载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这种情况下,即使大众想要接近美术,美术也被人为地建立起与大众的一堵墙。
文化生活的多元当代社会生活方式不断丰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由此带来两个审美方面的倾向,一是对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审美的需求,大到城市建设、环境设计,小到生活用品、服装首饰等,尽量求新求美;二是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精神文化供人们进行选择,尤其是电影、电视、各种出版物、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产品更受到人们的青睐,无论怎样比较,“纯美术”对于大众的吸引力都不能和影视娱乐文化相提并论。这两个倾向加大了大众对生活本身的审美关照,一些学者把这种状态称为“泛审美”或“生活美学”,因为“艺术已渗透到几乎一切对象之中,使所有的事物都变成‘美学符号’”。既然生活为大众提供了诸多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方式,大众又何必拘泥于“纯美术”的欣赏呢?
实用主义观念的影响
作家阿城在《闲话闲说》中说,以平常心论,所谓中国文化,我想基本是世俗文化吧。这是一种很早就成熟了的实用文化,并且实用出了性格,其性格之强顽,强顽到几大文明古国,只剩下了中国。实用主义的观念在中国由来已久。从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的儒家文化的广泛传播到今天略显繁杂的多元现实,尽管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主题精神价值,不得不承认的是,不论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我们或多或少被一种实用主义的观念“所学、所做、所求都要对自己有实际的用处”影响,否则何必牺牲时间精力于此?
事实上,在不少人的生活中,读书求学、研究写作都有着实用目的,乃至一些人日常交友也以有用与否为目的。实用主义似乎成为这些人生活最具指导意义的哲学。而美术,尤其是直接关旨精神生活而没有实用价值的“纯美术”,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往往与自己的生活无关,从中也得不到实际的益处,故而在生活中可有可无,面对包括美术在内的许多艺术形式,也是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的,而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走进艺术。
艺术教育的缺失
艺术欣赏、艺术接受需要学习,需要艺术的欣赏者和接受者受到相对完善的艺术教育。然而回顾我们受教育的历程,不少人接受的艺术教育是支离破碎的,甚至是完全空白的。由此导致艺术知识和艺术修养的匮乏,不足以支持艺术欣赏活动。
另一个问题来自专业美术教育。在我国现代美术教育体系中,一些人特别注重在教学中对技法的传授,这样的教育模式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著名艺术史家陈传席在20年前就认为:“以技术培训为主的美术教育,无论培养画家,还是提高整个国民素质,皆不可取……所以美术系的学生除了绘画技巧外,要特别注意文史哲、数理化方面的学习,而且必须对其中一种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甚至有所研究。否则,进行较大的创新(不是大同小异的自然变化),只能是一种空想。”这种教育方式至少带来两个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是造成学生文化修养的下滑和缺失;二是让大众对艺术教育的目的产生了误解,将其当做一种谋生的技术学习,一度将其蔑称为“小三门儿”之一。
美术本身的原因
大众疏离的往往是“纯美术”,而“纯美术”往往是艺术家遵从个人内心情感创作的作品,一般论者会认为这样的艺术具有精英性,与传播相对广泛的“民间美术”不同,所谓精英艺术是也。精英艺术除了相对较高的技术难度外,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其创作的动机往往是个人情感和才能的抒发与展现,而不会遵循普通观众的意愿,倪瓒就曾说“仆之所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就在相当的程度上使得艺术创作先天具有小众性,决定了其难以像工业产品那样,目的就是为适应大众的需求而生产。事实上,在美术史的长河中,尽管可以列举出数量巨大的人物名字和作品,但绝不能否认的是,在历史上的每一个时代,无论是西方美第奇家族对艺术的赞助,还是我国的种种艺术活动,这种具有精英性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及收藏都是少数人的事情。故而王洪义指出,“精英绘画(笔者认为也可理解为精英艺术)的物质形态,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指创作,另一部分指收藏。这两部分内容都与社会等级有关,没有较高社会地位和专业技术的非精英大众,通常不会与精英绘画有什么联系。”
此外,在一些艺术家的论述和访谈中,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人文思潮等宏大,但与大众的日常生活没有直接关联的抽象概念述诸笔端,以体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和理想,这对普通观众而言,显然是难以像一般的综艺娱乐那样容易亲近的。
美术功能的削减
在历史上,美术在不同的时期和特定的环境中有着具体的功能,但总的来说不外乎画(塑)像存形、宣传思想、艺术收藏、装饰宅邸、欣赏研究、图示文字等几种。在摄影术发明之前,美术在社会生活中有着很多实际的用处,既是社会管理者用于宣传和维护秩序的工具,也是用于纪念人物、画(塑)像存形的唯一手段;既是象征社会地位的财富收藏和宅邸装饰的理想选择,也是仕人们用于寄托性情、相互交往的最佳媒介,在当时很多社会活动都离不开美术的具体参与。摄影术发明并逐步推广以及由之带来的电影等艺术形式出现后,美术的很多功能被其他艺术形式逐渐取代,社会原本赋予美术的重要意义被大大地削弱,致使美术不得不凸显其与大众生活相对较远的人文价值,以艺术欣赏和艺术收藏的方式而流传于世。美术社会功能的削弱直接影响了大众与其的关系。
雪上加霜的是,当下美术的人文和艺术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来自艺术市场的挑战。以绘画为例,一些绘画作品只流传于作者、经销者、收藏家等人之手,与大众的关系微乎其微。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当下不少展览和美术活动都是策划人、画家、经销者、收藏家围绕着艺术品的商业价值而谋划的,鲜少考虑艺术与社会及大众的关系。而艺术作品流通于市场之时,一些人更为关注的是它的商业价值而非艺术价值。艺术品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投资和交易的载体,很难再关注艺术品所承载的文化和艺术价值。这种情况下,即使大众想要接近美术,美术也被人为地建立起与大众的一堵墙。
文化生活的多元当代社会生活方式不断丰富,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水涨船高。由此带来两个审美方面的倾向,一是对于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审美的需求,大到城市建设、环境设计,小到生活用品、服装首饰等,尽量求新求美;二是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精神文化供人们进行选择,尤其是电影、电视、各种出版物、流行音乐等大众文化产品更受到人们的青睐,无论怎样比较,“纯美术”对于大众的吸引力都不能和影视娱乐文化相提并论。这两个倾向加大了大众对生活本身的审美关照,一些学者把这种状态称为“泛审美”或“生活美学”,因为“艺术已渗透到几乎一切对象之中,使所有的事物都变成‘美学符号’”。既然生活为大众提供了诸多的精神生活和审美方式,大众又何必拘泥于“纯美术”的欣赏呢?
编辑:徐啸岚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