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反相对话——中美大学教师研究生作品展在京开幕
0条评论 2016-03-04 11:11:2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2016反相对话—中国人民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教师研究生作品展在京开幕
 
开幕式 丁方院长
开幕式丁方院长致辞

开幕式 马克-鲍米里奥副教授
开幕式 马克-鲍米里奥副教授致辞

十九、二十世纪,东方艺术给予了西方艺术发展很大的启迪。同时,西方艺术也在这一时期传播到了古老的东方。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东西方文化在行为艺术、表现主义、抽象艺术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共同兴趣,并就艺术发展问题始终保持对话。反映这种艺术对话的中国人民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师研究生作品展于3月3日下午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高毅博士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艺术史教授布歌迪博士策展,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主任黄华三教授主持。  

\
开幕式 高毅博士致辞

\
开幕式
 
本次展览共展出两校师生50余幅作,集中体现了中美两所高校的教学特点和两国艺术家在艺术道路的生动实践。布歌迪博士指出,现在很多中国画家会尝试性的在创作中结合自发艺术效果,使用非传统的方法上色。而有些艺术家则会重新考虑画面空间,对画面的布置做一个有意识的决定——是否绘画的表面空间就足以满足绘画的自身要求,或使其作为一扇通往幻想空间的窗户,亦或两者皆是。然而,即使是那些最具有幻想性的作品,也可能会有引人入胜的款识或细节,将观众重新带回画面本身。画家不仅可以自由的从传统、东方或西方艺术中汲取灵感,也可以从城市景观和日常生活中的商品找到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和意义。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黄华三教授和高毅副教授正带领他们的学生不断探索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内容。
 
开幕式
开幕式

\
展览现场
 
在展览现场,高毅博士对记者表示,西方当代艺术家更愿意关注人类的生活现状,通过作品去剖析社会问题产生的成因,并把它通过恰当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今天,当代艺术的视觉形象已经成为了艺术家的观念或者思想的表达。虽然本次展览只展出了艺术家部分作品,无法真实呈现两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全貌,但我们还是可以透过这个展览,了解彼此的创作思路,共同探究当今的的艺术问题。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确是存在的,对艺术的创作而言,我们更应该具有一种宽广的胸怀。东方与西方,在艺术史的发展进程中,其实一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和互为彼此而存在的。
 
\
展览现场

\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源起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布歌迪博士2013年在凤凰城策划,由人大艺术学院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艺术学院的18位师生共同参与的“反相对话”展。2014年这个以"反相对话"命名的系列展移师北京,在798“桥”艺术空间成功举办了第二次交流展。这一成功的文化交流模式在中美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大的进展。在继2015年初的中国师生赴美交流与办展之后,2016年初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师生十几人来到中国,带着他们的作品与人大艺术学院师生们共同举办第四届“反相对话”交流展。此次展览更为突出的亮点是在人大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后,将到青州宋城“一三空间”做巡回展览。届时,中美师生将一起领略齐鲁文化以及参观收藏大量青州佛教经典遗迹的青州博物馆。对于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与加强中美师生对传统精典文化的了解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此次展览持续到3月9日,为期七天。
 
\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参展作品
展览现场参展作品

展览现场参展作品
展览现场参展作品

编辑:成小卫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