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代青年艺术家来说什么样的作品才算是好作品?什么样的展览才算是好展览?做艺术到底是为了赚钱还是娱乐?看似浮华的表面实质又有着怎样故事,今天“凤凰艺术”带大家来听听青年学者张未对于青年艺术家的艺术认识。
策展做了一段时间,我自己最深的感觉是青年艺术家们都乖乖的太听话了。青年艺术们的作品太精致,太像某些艺术家们的混合物。
梵高的悲剧在于,不是被生活逼死,而是被自己的绘画方式逼死。
老艺术家们总是拿自己的经验教训教青年人,比如如何把自己的作品弄的有秩序,如何沿着某种方向和媒介不断生产,如何形成自己的风格、作品逻辑。可都不是如何好玩的做作品。
但青年人得罪的起谁呢?知识的积累越来越厚,美术馆和机构越来越强大,资本的轮子越来越沉,游戏规则越来越多,腐朽的速度也从几年变成了几天。于是似乎老艺术家的任何经验都是宝贵的——要么能发财,要么能保命。没人愿意跟全世界拼了,也就没人愿意反对这个世界的陈旧与腐朽;没人愿意玩翻整个世界,也就没人能让整个世界为之感叹。
多听听老人的话固然没错,但他既然已经老了,为什么还要把这些话紧抓不放?超越时代的作品不会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因为历史是由这些作品写成的。总结教训是总结自己的教训,别人的教训不过是茶余饭后的嬉笑谈资。
青年艺术家们对关系美学的美学效果运用的太过纯熟
如果不好玩,为什么还要做艺术?
任何能够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最初都是为了创造的乐趣而创造。它并不为了别的,就如同上帝造人并不为了其他目的,而只是按照自己的样子来制造一样。多少人每天睡觉前不断提醒自己其实是个艺术家,早上醒来却又继续做那些面目可憎的作品。这样的日子又能过多久呢?
赚钱当然很重要,但当初若是为了钱,谁又会选择去画室里拉出一条条枯燥的铅线?成功当然很重要,但成功的代价若是在成功之后的40年或更长时间里被乏味与窒息逼疯,那成功又有什么意义?多少艺术作品都是为了生活而不得不制作出来的鸡肋,除了填补豪宅里空出的那面墙,还有什么作用?
互联网时代获取经典图像太容易,东拼西凑就可以完成一张画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不如早弃。如果不能持续的玩下去,就换一种形式继续玩。如果这样画画已经没有趣味,不如把笔倒过来。资本的属性是时间,它需要稳定增长、它需要重复循环。但创造力的属性却是乐趣,如果没有乐趣,一切都是条乏味的直线。历史、情怀、智商、技巧当然都很重要,但没有乐趣,这些都不过是抹在嘴上黏黏的油脂。
好玩的做作品,才会做出好玩的作品。这并不是说作品的好坏必须是娱乐化的。好玩是种态度,它意味着它与现成的陈旧乏味完全不同。它发生于日常的娱乐,发生于历史学家在旧书摊上的翻翻捡捡,发生于作家替换句式与词语的会心一笑,发生于画家下笔时自由随性的抖动,甚至发生在怆然泪下时忽然涌起的一丝安慰。
如果当初好玩的事情变得不好玩了,希望青年人有勇气换种方式让它变得继续好玩。而不要学老人口口声声说要传承,却最后染上了一身腐旧的阴气。
张未
作者简介
张未,青年学者、策展人、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博士候选人,同济大学哲学系硕士。从事中国当代文化研究、艺术评论、游戏理论与策展工作。出版物有《21世纪文化地图》(系列丛刊)、《文化批评——文化哲学的理论与实践》(合着)、《游戏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即出)。长期为国内众多学术期刊,及艺术杂志供稿。
张未于2015年11月29日凭借其展评文章《被扯断腰带的卡巴科夫》获得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简称IAAC)二等奖。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