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画作鸽子 资料图片
达利作品《时间之舞——过去》。资料图片
日前,国际策展人、俄罗斯民族艺术馆馆长亚历山大·沙德林,将个人收藏的达利和毕加索的艺术真迹在中国展示,通过两位世界级大师的作品呈现20世纪西班牙的美术成就。大连国际会议中心沃·美术馆成为“萨尔瓦多·达利&巴勃罗·毕加索艺术真迹精品展”的中国首站,此次展览将于4月17日结束。萨尔瓦多·达利、巴勃罗·毕加索,两位生前相互影响了30多年的西班牙艺术巨匠,百年之后“相见”于中国。
亚历山大·沙德林的收藏展被公认为世界第四大私人收藏展,他的藏品曾在全球50多个国家博物馆展出。首次在中国办展,沙德林筹办了四年,并带来了275件藏品,包括毕加索的30件雕塑、50幅线条画,以及达利的195件版画、雕塑、陶瓷等,达利超现实主义的杰作——版画《庞大固埃之梦》系列等很多作品均首次亮相中国。
创新的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创造者
1926年,在巴黎,22岁的达利与46岁的毕加索第一次会面,他很喜欢由毕加索开创的立体主义艺术,而毕加索也对超现实主义的达利早有耳闻。这次相见,让两位世界级艺术巨匠由此结缘,他们互相敬佩又互相竞逐,创作了大量作品。
西方美术史博士、辽宁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孙晓昕介绍,在世界各地,包括中国,办过很多毕加索展览,也办过很多达利展览,但将两位艺术巨匠结合到一起展览则极为少见,一个展览即可领略西班牙20世纪的艺术风格,策展人的良苦用心可见一斑。
毕加索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天才,他开创了立体主义艺术流派。1907年,26岁的毕加索创作了第一幅立体主义风格的画作——《亚威农少女》。此次展览展出了多幅沙德林收藏的毕加索立体主义风格的女子肖像画,其中,《坐在扶手椅里的女人》既能从正面看到姑娘的脸部,也能从侧面看到姑娘的面庞,透视和几何变形重组的绘画技法巧妙地融为一体,这就是毕加索传奇般的立体形象。
在众多享誉世界的天才艺术家中,毕加索最为难得的是在跨界艺术探索中也取得了伟大成就。作为一名陶瓷艺术家,毕加索的陶瓷作品近千件,这些工艺精美的烧制瓷器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毕加索。在此次展览中,沙德林展出了一些私人收藏的毕加索的陶瓷作品,其中有贯穿了毕加索艺术生命始终的“斗牛”题材,还有小鸟、山羊、猫头鹰等动物题材。值得一提的是,毕加索的陶瓷作品中还有中国元素,即象形字画。这是毕加索创作中的符号思想,它让艺术家的作品变得越来越简约。在生命的最后阶段,90岁高龄的毕加索痴迷于以象形字为基础进行陶瓷制作,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陶瓷板《曲线脸》,在此次展览中有展出。
毕加索不仅是一位艺术家,他还是一位共产党员。全世界都知道鸽子是和平的象征,但赋予“和平鸽”这一艺术形象的则是毕加索。在此次展览上,沙德林展示了他收藏的一份1953年出版的法国报纸,整个头版用的是毕加索和平鸽形象的画作,诠释着这位艺术大师的和平信仰。
怪诞的达利,超现实主义的天才
同是西班牙人,都就读于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不同的是,毕加索担当过为达利开启艺术之门的角色,然而,无与伦比的想象力、疯狂的创新,最终成就了达利这位超现实主义的天才。
沙德林收藏了达利最有特点的雕塑和绘画作品,其中雕塑《时间的轮廓》和《时间之舞》系列都来到展场。融化的时钟是达利最喜欢的创作符号,在达利看来,沿着表盘“奔跑”并非时间的真正本质,时间是没有任何界限的,是永恒的,时钟在“融化”,表达着时间抛开了自己的外壳,在空间中自由流淌。
达利没有到过中国,也没有见过毛泽东,但却非常崇拜这位伟人。1966年,他为毛泽东诗词创作了8幅版画,原因是当时毛泽东诗词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大量发行。达利被毛泽东诗词的魅力深深吸引,也被毛泽东书法的艺术深深陶醉。此次展览上,沙德林将他收藏的达利8幅毛泽东诗词系列版画全部呈现,让国人领略一位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对中国伟人的崇敬之情。
在这次展览上,达利的很多代表性作品均有呈现。用隐喻手法表现人性缺点的《庞大固埃之梦》系列,以超现实主义的花为主题设计的瓷盘等,甚至还有达利眼中的毕加索——浮雕《斗牛士》。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