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钟山房印举》形制浩大,成谱过程数易其稿,"世无完本,亦无定本"。因此,要想研究簠斋考订、编纂印举的思想,稿本、批校本便显得弥足珍贵。经过研讨会汇总,目前可知《十钟山房印举》的稿本、批注本共有五套,分别集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嘉德此套稿本,系拍场首见。
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的《十钟山房印举》稿本(嘉德征集本)
4月2日,中国嘉德古籍部主办的《十钟山房印举》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国家图书馆副研究员卢芳玉和宋凯、上海图书馆研究员仲威、北京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罗随祖、上海博物馆研究员柳向春、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总监陈麦青教授、中国嘉德古籍部总经理拓晓堂、高级业务经理宋皓等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出席了此次研讨会。多位国家级研究机构的代表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十钟山房印举》的历史文化价值,给予嘉德征集的此套稿本以高度肯定与评价。
《十钟山房印举》学术研讨会参会嘉宾合影
在研讨会开始之前,嘉德古籍部的拓晓堂、宋皓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此套《十钟山房印举》稿本的基本信息和情况。此套《十钟山房印举》稿本为十函一百零四册毛装本,陈介祺在谱中多处考据印章出处,注释印文字义,并在每册首页以签条批注的形式记录其编辑过程,体现其以韵为姓之次第的印谱分类体例,极为科学而有条理。
参会嘉宾仔细研读嘉德征集的《十钟山房印举》
《十钟山房印举》是清末金石大家陈介祺(1813-1884年)晚年的宏幅巨制,陈介祺,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齐东陶父。嗜好收藏文物,尤热衷于古印,陈介祺一生收藏了三代及秦汉印7000余方,梦想搜集齐一万方古印,名其楼曰"万印楼"。
《十钟山房印举》学术研讨会现场
陈介祺自同治十一年开始辑拓《十钟山房印举》,至其卒年光绪十年(1884),历时十二年,殚精竭虑,苦心经营,收印近万方,毕其一生心力辑录而成,印谱的编纂采用了举类分列的编排方式,故名"印举"。此谱开集各家收藏古玺印于一谱的先例,辑录古玺印之多之精,前所未有,被誉为"印谱之冠,印学之宗",是中国印学史上一部空前绝后的巨着。
参会嘉宾翻看嘉德征集的《十钟山房印举》稿本
嘉德征集的此套《十钟山房印举》稿本为日本汉学家金山铸斋(1916-殁年不详)先生旧藏,金山铸斋喜集藏中国金石书画及明清印谱,1977年,他和日本书法篆刻艺术泰斗小林斗盦一起合作编写了《金石书画印章史展图录》。2014年,中国嘉德古籍部举办"印薮大观--金山铸斋藏中国集古及流派印谱"专场拍卖以100%的高成交率成交。
研讨会现场
在研讨会上,专家们就《十钟山房印举》版本分类及各馆收藏情况进行了交流和梳理。
研讨会现场交流
《十钟山房印举》形制浩大,成谱过程数易其稿,"世无完本,亦无定本"。因此,要想研究簠斋考订、编纂印举的思想,稿本、批校本便显得弥足珍贵。经过研讨会汇总,目前可知《十钟山房印举》的稿本、批注本共有五套,分别集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和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嘉德此套稿本,系拍场首见。
嘉德本《十钟山房印举》稿本内页
嘉德本《十钟山房印举》稿本内页
专家们高度评价了嘉德征得的此套《十钟山房印举》稿本。大家认为,此套《十钟山房印举》稿本是保存最为齐整的一套,留存到现在实属不易。"是极为重要的学术资料","对陈介祺的学术思想研究,对古印分类的研究非常有帮助",具有极重要的版本和文物价值。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