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作品呈现八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六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五
艺术家许仲敏接受媒体采访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七
策展人崔灿灿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二
孙永增馆长(左一)与陈文令(左二)、黄子潼(中)及其好友现场合影
展厅现场
艺术家许仲敏(左三)与好友现场合影一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十二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十
活动现场一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四1
冯博一在展览现场参观
批评家郝青松与艺术家苍鑫现场交流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四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 十三
陈文令(左)、何桂彦(中)、孙永增馆长现场合影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十一
活动现场
艺术家张晓刚、刘虹在现场参观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 十二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九
艺术家许仲敏(中)与好友现场合影
张晓刚(中)在现场参观展览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 十一
活动现场作品呈现 一
奚建军(左)、许仲敏(中)、张可欣现场合影
2016年4月9日下午,由崔灿灿策展的许仲敏个展在白盒子艺术馆开幕,这是许仲敏五年以来的首次大型装置展览,为公众呈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外桃源”。
许仲敏的作品是一种虚构的乌托邦,表达的人类对乌托邦的体验和信念。它要是一种庄严的仪式,要是一种趣味的游戏,要是一种优美的戏剧,要是一种跨界的艺术。他的作品是对现实的视觉过滤和升华--以超真实的方式来诠释生命的神秘和“不可抗力”的特性,并与观众共同分享对世界的体验。
许仲敏曾谈到:“所有一切都不能超过现实,至少没有虚构的东西可以超过它。艺术只能呈现现实的一个特殊方面,那就是使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艺术家对现实感的选择上。我的艺术作品开启了观众在理解上的精神的、存在主义和艺术的视野。当然,我还利用了技术和生产可能性。我确实将未来主义和传统主义两个方面结合在了一起。我的艺术作品的媒介性使得观众能够与我一起分享我所获得的对世界的体验。”
许仲敏的观念源于两个文化传统资源:一个是受启于西藏传统仪式“转山”;一个是来自建筑师巴克明斯特o富勒发明的网格球顶建筑。它的观念核心在于,一旦机器在声光电的效应下运动就马上流露出奇异的感官效果,机器也就没有了刻板和冰冷之感,而是转变成了充满情感、活力和绚丽的形象。它一方面暗喻的是一种自我解救的精神修行过程;它另一方面则表现的是未来主义式的运动美。他的作品具有集合式艺术的特点,它涵盖了雕塑、装置、建筑、影像和机器的要素。与其他的艺术家不同,许仲敏不再以作品与语境的联系为重心,而是在消除情节叙述的过程中更突显了机器自身动态的寓意--人类的生活实际上就是一个无休止循环和周而复始的过程。
对于许仲敏的作品,策展人崔灿灿做了这样的解读:历史上许多时刻或是古老的仪式,在斗转的时空中,总会被染上天启般的色彩。事后回想,总带有悲剧式的美感,成为一种非常单纯的形象审美,激发着后人的诸多想象。过去已久的事情反而会变的丰富起来,原本茫然无措的心境,也开始被一种叙事的浪漫所带动,距离变的浓稠有味。
许仲敏借助光线、机械、声音和建筑的共同作用,将空间变化为一个现实和幻象叠加的感知体验。观众得以重新去审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它映射现实中的不堪与灾难,指向精神的无限,命运的不可抗拒。最终,留下一个深邃的目光,一首远去的挽歌。
许仲敏的作品充满了魔幻现实主义色彩,来到现场的人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思考,或精神缺失,或都市迷茫,这一切都亦幻亦真。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至5月8日。
编辑: 冯轩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