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传奇:“重访”法国遗迹博物馆
0条评论 2016-05-18 16:04:36 来源:文工团 作者:沈亚男

\

这座由画家亚历山大·热拉尔主持的博物馆曾与卢浮宫隔岸对立,规模虽小,却因独特的建筑风格及园林艺术享誉四方。在国际博物馆日的今天,为什么我们绕开了那些一张机票就可以步入的现存场馆,而非要“重访”这座消逝的博物馆呢?它何以独特而伟大?我们又如何借它窥见了历史并发掘了现在?


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陷了巴士底狱,大革命爆发。这座波旁王朝统治下的国家监狱是专制与暴政的象征。革命党们无法忍受如此庞大的石头建筑依然屹立于巴黎市内,因而将其拆毁。1792年,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沉浸在暴力血腥中的法国民众乐观地坚信封建王朝一去不复返,伟大的民主共和制即将在法兰西建立。与此同时,教会在革命狂潮中逐渐式微,大量历史悠久的宗教性建筑被暴民破坏,只剩断壁残垣。
 

\

于贝尔·罗伯特:巴士底狱在被拆毁的最初几日,1789年7月20日

这些掠夺和摧毁历史建筑物的无知暴行遭到了谴责。一方以贵族出身的浪漫主义先驱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为首。这位忧郁的天主教青年在废墟中凭吊叹息,希望唤回人们心中残留的宗教良知。另一方则以倾向共和制的宗教界领袖格里高尔神父(Abbé Grégoire)为首,他们极力维护宗教建筑,因为历史建筑是科学与艺术造就的辉煌作品。“野蛮人和奴隶厌憎科学并且摧毁艺术遗迹,自由民主的人们则热爱并且珍藏她们。”

于是,法国现代文物保护运动在大革命余温中蔚然兴起,一批现代博物馆应运而生。 1793年开始,卢浮宫(Le Louvre)向公众开放。人们徜徉其中,可以欣赏到历代皇室以及封建贵族私藏的艺术珍品。塞纳河畔屹立数百年的皇家行宫在风雨飘摇之中逐渐成为熠熠闪光的国家博物馆。
 

\

于贝尔·罗伯特:卢浮宫大走廊,1796

1802年,卢浮宫正式更名为“拿破仑博物馆”。拿破仑野心勃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远征意大利和埃及,震慑古老封建帝国奥地利,成为法国实际的统治者。他即将加冕为帝国皇帝,希望终结国家内乱。丰富的战利品有利于激发民族自豪感,历史遗迹则能唤回法兰西民族的集体记忆,使民心归一。因此,他任命著名的艺术家和历史学家多米尼克?维温?德农(Dominique Vivant Denon)为博物馆馆长,为他整理并安置从欧非各国掠夺来的艺术宝藏。
 

\

罗伯特·勒夫拉尔绘制的德农肖像,1808年

就在德农大刀阔斧组建卢浮宫博物馆行政体系的同时,“法国遗迹博物馆”(Musée des Monuments fran?ais)在画家亚历山大?热拉尔(Alexandre Lenoir)的主持下悄然设立。它与卢浮宫隔岸相望,规模虽小,却因独特的建筑风格及园林艺术而享誉四方,与卢浮宫渐成并立之势。

这座博物馆设立在小奥古斯丁修道院(Couvent des Petites-Augustins)中。修道院由凯瑟琳?德?美第奇皇太后的女儿、亨利四世的第一位皇后玛戈(Reine Margot)下令建造,是17世纪最重要的皇家艺术收藏馆之一。1790年以后,这里主要用于存放在大革命期间缴获的教会财物。热拉尔是著名画家加布里埃尔?弗朗索瓦?多扬(Gabriel Fran?ois Doyen)的学生。
 

\

雅克·路易·大卫绘制的热拉尔肖像

德农陪同拿破仑远征埃及,被誉为“帝国皇帝的眼睛”(?il del’Empereur)。热拉尔也汲汲于名利,攀附拿破仑的第一任皇后约瑟芬(Joséphine),为她管理马尔梅松行宫(Malamaison)的埃及藏品。他通过皇后的引见求得了担任小奥斯丁修道院主管的要职。为了建造欧洲一流的博物馆,19世纪初的艺术精英们齐聚卢浮宫,相反,热拉尔身边人才凋零,工程繁杂且艰巨。也正因为如此,法国遗迹博物馆充分展现了热拉尔的个人审美趣味,匠心独运。
 

\

亚历山大·热拉尔:波拿巴与约瑟芬于1800年12月27日参观法国遗迹博物馆13世纪展览厅

建筑博物馆与历史诗学

在卢浮宫,德农通过区分艺术流派设立绘画及建筑展厅;热拉尔则依照年代划分建筑类藏品。他安排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18世纪的6个“世纪”展览厅,每一个展厅的空间布局都经过精心设计以彰显时代特征。他将全部热忱投注于建筑艺术之中,游历法国各地,探访教堂与修道院,搜集著名历史人物的衣冠冢、大理石雕像、纹章、浮雕和彩窗等。

热拉尔逐渐成为文物保护运动的先锋。存放法国皇室衣冠冢的圣丹尼大教堂(Basilique deSaint-Denis)在大革命中被洗劫。革命党打开棺木,鞭打尸骨。许多迷信的民众认为拥有君王的躯体可以延年益寿,于是将残骸肢解并裹挟回家。热拉尔历经艰辛从革命党手中夺回了这些石棺。
 

\

作者年代不详:亚历山大·热拉尔阻止拿着锤头的革命党人

石棺上的人物卧像缺胳膊少腿,有的甚至连头颅都不见了。热拉尔请来挚友、著名的雕塑家夏尔?博西埃(Charles Percier)展开修复工作,将缺失的部分用石膏塑形并粘连上去;他还为衣冠冢设计建造底座和华盖,并在其上镶嵌浮雕、纹章,雕刻铭文。为了吸引人们前来博物馆游历,热拉尔精心考虑空间布局、室内装饰、光线等,呈现令人叹为观止的视觉盛宴。
 

\

让·卢平·沃塞尔:13世纪展览馆

一座座气势恢弘的衣冠冢实际由不同时期、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拼贴而成,与其它建筑文物堆放在一起,呈现出错乱、无序却诗意的美感。与他同时期的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儒勒?米什莱(Jules Michelet)就曾大赞“热拉尔通过一件件精妙的作品勾勒出宏大的历史诗学”。然而,热拉尔的拼贴式修复还是遭到了学院派文物修复者的强烈指责。他们认为热拉尔枉顾艺术作品的原创性,表面在保护文物,实际在无意识地进行第二次文物破坏。

热拉尔建立的文物修复理念最终被梅里美、雨果等后世文物保护者舍弃,可是他建立世俗化博物馆,将历史寓于展览艺术之中,极大发挥了博物馆的文化教育功用。17世纪展览馆中,音乐家吕力(Lully)、画家查理勒布朗(Charles Le Brun)等艺术家的石棺同政治家克罗拜(Colbert)、亨利?夏波(Henri Chabot)等的石棺并存。正中则立有赛尔尚(Sarazin)、吉哈尔东(Girardon)的雕塑作品。墙壁四周可见画家普桑(Poussin)、拉絮尔(La Sueur)以及雕塑家赛尔尚、普切(Puget)的小雕像。整个展厅勾勒了17世纪太阳王治下的法国文化艺术昌盛发达的景象。
 

\

雷昂·马修:17世纪展览厅一角

比如在宽敞的15世纪展览厅正中,他放置了路易十二(Louis XII)及其王后布列塔尼的安妮(Anne de Bretagne)的衣冠冢。他在衣冠冢的华盖下放置了神圣祈祷者石像的复制品。底部四面则镶嵌着描绘战争场面的浮雕,来自加永教堂(Couvent de Gaillon),并以狮子鼻端作装饰。在华盖之上,来自圣丹尼大教堂的国王王后墓石卧像双手合十,睥睨众人。
 

\

路易十二与布列塔尼的安妮衣冠冢

他通过类似的拼装技巧塑造了王室宗亲奥尔良一脉的衣冠冢,摆放在各个角落。法国历代国王的胸像矗立在高耸的大理石柱顶端,按照朝代更替,依次有:查理六世、查理七世、路易十一世以及查理八世。

热拉尔不仅赞颂历代贤王,众多伟大的历史人物更是如数家珍。他在查理七世(Charles VII)与他的王后昂如的安妮(Anne d’Anjou)的胸像间摆放了手握利剑、一身戎装的圣女贞德(Jeanne d’Arc)熟石半身像。
 

\

热拉尔曾经保管的圣女贞德熟土雕像

贞德出生农户,从小便可听见上帝的声音。法国当时深陷与英国的百年战争。贞德领导法国大军收复失地,成为民族英雄,并直接促成查理七世顺利加冕、掌握国家权力。然而她遭法王忌惮并出卖,被英军俘虏,以女巫罪被判处火刑。热拉尔将贞德雕像放置在王朝统治者群像之中,意在宣扬这位传奇女性在法国历史上的超然地位。
 

 

从“爱丽舍”到拉雪兹 :墓地公园的前世今生

热拉尔并未将视野局限在历史与政治领域,他的博物馆还是艺术家们的灵感来源。自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开始,众多法国艺术家们都渴望在有生之年远赴艺术圣地意大利游历,挥洒艺术才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ois 1er)的王朝开启了法国的文艺复兴。热拉尔对他推崇备至,独辟了小奥古斯丁修道院的六角礼拜堂安放他的衣冠冢。
 

\

弗朗索瓦一世衣冠冢

弗朗索瓦一世是最受法国人民爱戴的国王。他身材颀长、气质不凡,好风雅之事,还是文学与艺术的保护人。在19世纪,弗朗索瓦一世作为文学与艺术保护者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弗朗索瓦一世邀请达?芬奇(Da Vinci)为其兴建枫丹白露宫(Chateau de Fontainebleau)大型长廊。达?芬奇将著名的《蒙娜丽莎的微笑》(La Jaconde)塞进行囊,欣然赴法。他与法王建立了真挚的友谊。达?芬奇垂死之际,弗朗索瓦一世来到他的床前。伟大的艺术家在弗朗索瓦的怀中去世。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依照这则逸闻绘画,意在表达意大利辉煌的文艺复兴在法国得以继承并延续,同时暗喻19世纪的法国在动乱之后即将再次登上欧洲文化艺术的巅峰。

\

安格尔:弗朗索瓦一世来到气息奄奄的达·芬奇身边,1818年

法国近代博物馆的建立和拿破仑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战利品使巴黎成为名副其实的艺术之都,吸引世界各地的年轻游子们。热拉尔的法国遗迹博物馆是他们的必经之地,时常人满为患。他们不仅惊叹一间间风格各异的建筑展厅,还被一座美轮美奂的墓地花园吸引,徘徊其中,不忍离去。就在大革命之前,法国兴起了新一轮的“园艺热”。

法国贵族崇尚优美的大自然,开始建造充满田园风格的艺术花园,其中最杰出的当属玛丽?安东奈特皇后(Marie Antoinette)的小特里亚农(Petit Trianon)中的农舍花园。在延续自然主义风格的基础上,热拉尔又深受英国维特敏斯特教堂(Abbaye de Westminster)花园风格的影响,渴望建造墓地和园艺相结合的公共花园。他沉醉地称自己的花园为“爱丽舍”(Elysée)。
 

\

让·卢平·沃塞尔:爱丽舍花园,1799-1815年

爱丽舍源自希腊神话,指善良的人们死后灵魂聚居之地,也指满是花草青枝绿叶的美妙诗意之所。热拉尔开辟了博物馆后的一大片空地,安置伟大的灵魂。其中有哲学家笛卡尔(Descartes)、戏剧家莫里哀(Molière)、拉丰丹(La Faontaine)的衣冠冢,以及装饰有拉辛(Racine)、布瓦罗(Boileau)、莫里哀胸像的小喷泉。热拉尔请回了莫里哀的骸骨,亲自设计衣冠冢:四角上有古希腊风格的三角楣装饰,侧面刻有喜剧人物头像浅浮雕,顶部正中央的奖杯用来致敬喜剧大师。
 

\

热拉尔手绘:莫里哀衣冠冢

拉丰丹的衣冠冢则由狮身鹰头鹰翼怪兽守护,彰显他寓言故事大师的身份。热拉尔还命人在崇高的陵墓周围种植紫衫、松柏、柳树,并在碎石小道旁疏疏落落点缀着石头长椅,供人休憩。在喧闹的城市中央,竟有这样一处葱郁、幽静的思古之地!生命转瞬即逝,伟大的灵魂则与世长存。
 

\

艾肯斯伯格于1811年绘制的爱丽舍花园,画中女子的右后方便是拉丰丹的衣冠冢

花园中要数爱洛依丝与他的爱人阿贝拉尔的衣冠冢最为人喜爱了。
 

\

存于卢浮宫的手稿插图:爱丽舍花园之中的爱洛依丝与阿贝拉尔衣冠冢

皮埃尔?阿贝拉尔(Pierre Abélard)是南特一位杰出的神学家,他被相中,做了圣母院的议事司铎福尔贝(Fulbert)的侄女爱洛依丝(Hélo?se)的老师。二人相差十五岁,可是爱得炽烈,私下结了婚。爱洛依丝逃去英国生下一子。阿贝拉尔将妻儿藏在一座修道院里。福尔贝得知后非常生气,命人将阿贝拉尔阉割。阿贝拉尔相继在英国及法国的香槟省布道,并建立了巴拉克莱修道院(Abbaye de Paracelet)。不久,阿贝拉尔因提出“三位一体”宗教理论被教会控为邪教,爱洛依丝则永久居住巴拉克莱,成为了女修道院院长。二人就此分离。他们通信表达爱意,寄托相思。他们的书信启发莎士比亚创作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卢梭的《新爱洛伊丝》也是直接取材于这一爱情故事。
 

\

安杰利卡·考夫曼:爱洛依丝与阿贝拉尔, 1780年

阿贝拉尔死后,爱洛依丝将他的骸骨运回修道院,并为爱人修了坟墓,自此日日在坟前哀叹流连。二十年后,她终与爱人同眠于一处。早在1780年,热拉尔便有感于二人的爱情传奇,造访布拉斯莱修道院。1800年,他想方设法将二人遗体挖出,将它们运至法国遗迹博物馆。1802年,二人的衣冠冢终告完成,是典型的新哥特式风格作品。热拉尔找来中世纪一男一女的石头雕像做爱洛依丝与阿贝拉尔的石棺卧像躯体,他们的手、脸和上半身则是由热拉尔请人用脆弱的熟土制作并镶嵌上去的。石棺四周的哭泣者浮雕是中世纪时期的作品,他们的头部依然由热拉尔命人重塑。
 

\

爱洛依丝与阿贝拉尔卧像

1815年,拿破仑退位,波旁王室卷土重来。热拉尔因心向拿破仑王室而遭到贬黜。路易十八下令裁撤法国遗迹博物馆,赫赫有名的巴黎美术学院(école des Beaux-Arts)进驻小奥斯丁修道院。至今,学校的大厅仍然堆放着热拉尔搜集的部分雕塑作品。
 

\

巴黎美术学院礼拜堂大厅

王室衣冠冢重回圣丹尼大教堂,莫里哀等文学家的衣冠冢则被运至拉雪兹公墓。爱洛依丝和阿贝拉尔这对爱侣也一同被运送至拉雪兹。
 

\

安眠在拉雪兹公墓中的爱洛依丝与阿贝拉尔

热拉尔的爱丽舍花园自此不再对外开放。拉雪兹承继了热拉尔的遗志。博物馆内的其它坟墓建筑类作品则被归入了克吕尼中世纪博物馆(Musée de Cluny)与卢浮宫。如今,人们在公墓中漫游凭吊古人,或是在喧闹的卢浮宫中畅游,应该无法想象神秘的爱丽舍花园的魅力罢?
 

\

克吕尼中世纪博物馆一角

编辑:隋萌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