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快讯】 夏圭《山庄暮雪图》以2350万元落槌于保利2016春拍“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
0条评论 2016-06-05 22:15:52 来源:99艺术网 
201665日晚间,北京保利2016年春季拍卖会仰之弥高中国古代书画夜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此专场共74件拍品。其中,夏圭《山庄暮雪图》以1200万起拍,迅速叫价至2000万,后陷入胶着状态,最终在经过数十轮的争夺后,以2350万元落槌。

 

\

夏圭 山庄暮雪图

设色绢本 立轴  24.4×26cm

估价: RMB 15,000,000 - 25,000,000     

落槌价: RMB 23,500,000  

鉴藏印:真赏、信公珍赏、公、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半印)、丹诚(半印)、宜尔子孙(半印)、珍秘(半印)、会侯珍藏出版:1.DieOstasiatischeTuschmalerei》,图版10ErnstGrosseBrunoCassirerVerlagBerlin1923年发行;2.《支那绘画史》,第262页,金原省吾著,古今书院,昭和13(1938)812日发行;3.《室町时代的文化》,第13页、161页,中日新闻本社编1980年;4.《中国绘画总合图录》卷四IV-187,图JP6-054,东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5.《日本所在中国绘画目录》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2年;6.TheWorldAroundtheChineseArtist:AspectsofRealisminChinesePainting》,第24-26页,RichardEdwards著,LSACheckpoint,CollegeofLiterature,Science,andtheArts,UniversityofMichigan,AnnArbor1987年发行;7.《四季的茶画》,第208页,中村溪男;8.《群芳清玩第五》;9.《中国历代画目大典战国至宋代卷》,第68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10.《南宋绘画:才情雅致的世界》,第32页,根津美术馆,平成16(2004)417日发行;11.《宋画全集》第七卷第二册,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11月;12.《诗之旅:中国与日本的诗意绘画》,第55页,高居翰著,三联书店201210月出版;13.黄小峰《夏圭的江山》见《中华书画家》中央文史研究馆2013年第2期;14.《故宫画谱》山水卷雪景,第18页,故宫出版社20147月出版;15.厉鹗辑,胡小罕、胡易知校释《南宋院画录校释图笺》,第201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8月。

 

\

夏圭 山庄暮雪图

 

百代标程夏禹玉苍洁旷迥琢圆觚——夏圭《山庄暮雪图》鉴考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赵宋之世,即皇宋王朝,那是令后世景仰艳羡的时代,令后代无限追忆的文人黄金时代。皇宋王朝本一个朝代,后世为治史方便而区分成北宋、南宋,无论北宋、南宋的子民们无一例外地自称是皇宋。宋朝的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等,可望不可及,他们不仅擅长诗词歌赋,而且精通绘画、音乐、书法,成就斐然,世所公认。宋代的文人刚毅而又自信,果敢而多才多艺。因为宋代文人他们自信地知道:文人心中有山水,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山水,在那里才是他们追求的精神世界。他们深信:自己的山水里有自己的生命,那里才是比权力和财富更高的价值所在。宋画是娟雅清秀、空灵生动的,令人浮想翩翩。其雅在纨扇山水,一改汉唐以来一味绘花鸟的宫扇画法,将文人内心的精神山水细细抽绎在画面上;其秀在空灵虚幻的理想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自我比况,天涯浓缩在咫尺目前;其灵在有为过后的无为之思,总有对大自然述说不尽的绵绵情思,人与自然的契合总是在会心一笑之间,欲罢而不能。纨扇,古称箑,又称绢宫扇、罗扇等,因形似圆月,且宫中多用之,故又称宫扇团扇。纨扇从西汉出现,一直兴盛到宋代,如西汉成帝的妃嫔班婕妤曾写过一首有名的《团扇歌》就被视为最早的团扇兴起证据之一。但是在团扇上画花鸟、人物居多,山水也是人物的配景,在唐代十分兴盛。在团扇上画山水,并成为主流艺术特征则是在宋代,北宋多花鸟动物,也是宋徽宗偏爱样式之一。而南宋则是以山水为主,间或有花鸟人物。在纨扇上画山水,南宋四家中以马远、夏圭最见功夫,马远以高华生动见长,而夏圭尤以苍老倔强闻名,故世人戏言马一角夏半边,各领风骚。如明代董其昌评价夏圭时言:夏圭师李唐,更加简率,如塑工所谓减塑者,其意欲尽去模拟蹊径。而若灭若没,寓二米墨戏于笔端,他人破觚为圆,此则琢圆为觚耳。

 

\

局部

 

今春,保利拍卖有幸征集到南宋夏圭的《山庄暮雪图》,清初经耿昭忠、耿嘉祚家族收藏,有其父子收藏印8方。晚清时流入日本,迭经日本住友家族、中村岳陵、柳孝、清水吉次郎等名家收藏,并在日本、德国、中国有多次美术史著录、画册出版,堪为博物馆重量级的一件重要宋画真迹。一、画史中的夏圭夏圭,亦作夏珪,字禹玉,南宋钱塘人,生卒年不详。画史对其生平事迹记载比马远更为简略,仅知其早年工于人物画,后入宫廷以山水著称。其子夏森,亦绍父业。遍检画史,最早记载夏圭的是南宋末年的周密,在其《武林旧事》言:南宋画院时御前画院十人,夏圭即居其一。证明夏圭是南宋十位著名的宫廷画家中的一人。略微详实记载的是元代夏文彦的《图绘宝鉴》,内言:夏珪,字禹玉,钱塘人,宁宗朝待诏赐金带,墨色如傅粉之色,笔法苍老,墨汁淋漓,奇作也。雪景全学范宽,院人中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也。夏文彦的记载使我们知道两个事实:第一是在南宋宁宗朝,夏圭是御前待诏级的画家,属于职级最高的宫廷画家,且受赐过皇帝赏赐的金带,换句话说,夏圭无论是在宫廷画家职位与荣誉上都是最高的。此前,只有李唐、萧照、刘松年、马公显、李端等少数几人被赏赐过金带。根据夏文彦的记载,马远是光宗、宁宗二朝的画院待诏,虽院人中独步,没有被皇帝赏赐过金带。这说明在当时的南宋画院中,夏圭画山水的声誉之隆。第二个是夏圭画雪景全学范宽。若将本《山庄暮雪图》比对传世范宽的《雪景寒林图》(现藏天津博物馆),《山庄暮雪图》中的远山雪景与《雪景寒林图》右上侧的远景雪山,无论是线上的勾勒、皑皑雪山(可能为蛤粉方法)的处理上,都是如出一辙的;《山庄暮雪图》中的四株寒树,其根槎的倾斜、枝丫的散布,包括树枝上椒点的画法,真的是全学范宽,画史不加妄评,由此可见。因南宋宁宗朝的时间是1194年至1224年,画史记载李唐的卒年是1150年,我们由此可以推测:宋宁宗朝时,李唐早已不在世了,那么在这一时期,南宋画院的山水画中夏圭是最好的!这个结论应当是成立的。夏圭的山水画流传至今的尚有《山水十二景图》(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洞庭秋月图》(美国佛利尔美术馆藏)、《雪堂客话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雪溪放牧图》(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溪山清远图》、《雪屐探梅图》、《西湖柳艇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等数件传世。南宋山水,马夏同称,对比二家传世作品,在对范宽、李唐山水画法的继承上,特别是在画寒景、雪景山水方面,夏圭似乎是要超越马远的。《山庄暮雪图》画心高24.4厘米,宽26厘米,绢本,水墨淡设色,原为册页,现为立轴,日式装裱。细审此图,描绘深秋或初冬时节江南的暮色雪景。如果将图中左右山巅和树梢顶端三点连线,正好贯穿团扇的直径中心,将画面一分为二,为典型的夏半边构图。图中远山、近石被白雪覆盖,连绵起伏的白色山峦与占据画面大半部分的昏暗天空相接,构成一明一暗对比,平远天际一行鸿雁似从山间列队飞来,溪岸草木依稀,水汽朦胧,静谧寂然。左下角为巨大坡石,三株老树扎根其上,粗根外露,似龙爪紧紧抓住坡面,树干虬枝斜逸,叶虽已干枯凋零,细枝末节却依然繁密,倔强劲挺。茅屋小亭依山势而立,亦为白雪所盖,亭内一人站立前倾,似翘首眺望来者。跨溪之上有简易木桥,一人肩竿荷篓,躬身前行。整幅画面,虽不盈尺,却小中见大,刻画精细,透出水边一隅清冷沉寂的意味。夏圭二字行书落款不过米粒大小,藏于左下角坡石上。落笔自然,墨色与画幅中浓墨相一致,笔划瘦硬劲挺,经放大后与传世夏圭作品落款比对,可以发现其共同点。传世夏圭雪景作品尚有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雪溪放牧图》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雪堂客话图》,可与本图《山庄暮雪》比对研究。此图画精微细致,这种面貌与夏圭常见的水墨淋漓的后期风格亦有所不同,应属于其青壮年风格。《格古要论》记载:夏圭山水,布置、皴法与马远同,但其意尚苍古而简淡,喜用秃笔,树叶间有夹笔,楼阁不用界尺,信手画成,突兀奇怪,气韵尤高。树石轮廓用秃笔浓墨一挥而就,其树枝的画法,尤其树干倾斜角度,亦能看出对李唐笔法的取向。其山边、坡石、树木、茅屋、人物,浓墨勾勒轮廓,坡石为大小斧劈皴、长短条子皴、点子皴并用,树木则刻画精微,下笔疾速果断,变化多端。人物寥寥数笔,神态生动。其木桥、人物形象画法与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所藏夏圭《山水》、大都会博物馆藏夏圭《山市晴岚》等极为神似。团扇尺幅虽然小不盈尺,半边山水却能以小见大,其恢宏气势则跃然而出,摄人心魄。远景天空淡墨渲染,雪山淡远,若隐若现,给人以旷远的空间感。画幅周边有数方鉴藏印,分别为:真赏、信公珍赏、公、都尉耿信公书画之章(半印)、丹诚(半印)、宜尔子孙(半印)、珍秘、会侯珍藏,可知曾经清初耿昭忠、耿嘉祚父子收藏。耿昭忠(1640-1686),字在良,号信公,汉军正黄旗人,原籍山东,徙辽东盖州,康熙时官至太子太保,谥勤僖。擅文章,工艺事,善鉴别,于书画、琴棋、音乐、医术皆精诣。他的儿子耿嘉祚(17-18世纪),亦是书画收藏家,鉴藏印有会侯珍藏耿会侯鉴定书画之章等。今世流传之宋元名迹,每有耿氏藏印,如东晋王羲之的《远宦帖》、唐代画家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图》、五代南唐画家董源的《山口待渡图》、明代画家沈周的《庐山高图》、仇英的《仙山楼阁图》、唐寅《事茗图卷》等。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乱时,为分化耿家,招耿昭忠为驸马爷,并将宫中许多宋元藏品赐给他,此件夏圭《山庄暮雪图》或为其中之一,因为流传到日本的住友宽一家族时,即为《宋元名家画册》内一开,存此待进一步考证。三、《山庄暮雪图》在日本收藏小考根据出版著录,可知此作后来流入日本,辗转于几大收藏家手中。详细考证如下:1.流入日本,即为日本收藏家清水吉次郎收藏夏圭《山庄暮雪图》流入日本后,最早的收藏者很可能是清水吉次郎,在《群芳清玩第五》中载此为京都清水吉次郎君藏。清水吉次郎,日本京都人,他的生平资料较少,仅知1928年建成的十牛庵清水吉次郎斋号,其住邸十牛庵建筑今天被日本京都市指定登录文化财,应为日本望族。2.夏圭《山庄暮雪图》的第二个藏家是日本收藏家住友宽一在《南宋绘画:才情雅致的世界》、《宋画全集》中记载,为日本住友家旧藏,后来转手到了中村岳陵手上。即在图录中的原文记载是:原为住友家藏《宋元名家画册》内一页,近年改成轴装,中村岳陵旧藏。住友为日本四大财团之一。住友宽一,号无为庵主,又号墨友庄主人,本为日本财阀住友家族的第十六代继承人,因对艺术的热爱,作为画家、收藏家度过了一生,泉屋博古馆(日本著名私家博物馆)所藏的中国画基本上皆来自其收藏,在日本,有不看住友宽一藏品不知中国南宗画之誉。约1955年逝世。住友宽一的一生寄情书画,尤喜石涛、八大。日本现存八大、石涛作品较多,其原因就与住友宽一的推崇和收集有关。住友宽一曾将自己的藏品以非卖品的方式刻印成《石涛与八大山人》、《明末三和尚画集》、《八大山人与牛石慧》、《二石八大》等图录,发行人都是署墨友庄主人3.第三个收藏者是中村岳陵。中村岳陵(1890-1969)日本画家、收藏家。静冈县下田市生人。1962年被日本天皇授予表彰在科学技术与艺术文化的发展提升有显著功绩者的文化勋章。从原为住友家藏《宋元名家画册》内一页,近年改成轴装,中村岳陵旧藏。这段文字可以知道:一是中村岳陵从住友家得到我们见到的夏圭《山庄暮雪图》,是住友家族收藏《宋元名家画册》中的一页,另外一个就是立轴式装裱,就是中村岳陵收藏时装裱的。4.第四个收藏者是柳孝《中国绘画总合图录》卷四、《中国历代画目大典战国至宋代卷》683页,高居翰著《诗之旅:中国与日本的诗意绘画》第55页,均载此幅收藏者京都柳孝。其中《中国绘画总合图录》共收录柳孝收藏宋元明清作品57件,著名的丁野夫《高士观瀑图》(又名《幽溪听泉图》)同在其中。四、《山庄暮雪图》的结论南宋的夏圭,与马远一起开创了具有时代意义的独特风格,并且引领了南宋院体画的形制特点,是南宋绘画的顶峰,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画风远被日本,受到极大推崇,影响了日本水墨派的发展。笔墨精妙、苍古简淡,是夏圭画派山水的特征,如宋礼宗时画院待诏朱瑾作雪景全师夏圭,说明在南宋画院占有很大的优势。元代继承者不乏其人,在《雪楼集》记载有:程巨夫、丁野夫、张官等人绘画直接师法夏圭。在明代,戴进、吴伟等浙派主力人物多以夏圭为师,特别是吴伟、蒋嵩、张路等也力学马夏一系画风,形成江夏派,足见其影响之深远。此《山庄暮雪图》或为夏禹玉民间仅存孤品,其收藏意义非凡。宋画历来是古代书画收藏的顶级追求,非眼力财力魄力兼具者方能梦见。然经过数百年战乱灾祸,传世作品已存量极少,绝大部分都已庋藏世界各地著名博物馆中,再无可能释出。散落民间者凤毛麟角,南宋四家的作品更是可遇不可求。此件有明确夏圭落款,传承有绪、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的宋画真迹,其重要珍贵程度似乎怎么说都不为过,此不一一赘述。
 

题识:夏圭。

 

著录:室町时代的文化特别展,中日新闻本社主办,爱和县美术馆,昭和55年(1980年)1023-116日。

 

编辑:孙毅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