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文雅之士居然和各位大师对着干|漆澜“且共从容”
0条评论 2016-06-13 09:46:37 来源:99艺术网成都站 
\
嘉宾合影

\
周春芽现场观作

\
何多苓与漆澜合影

\
吴永强、何工、管郁达现场交流

漆澜艺术圈的中的全能型才子,从古到今,从东到西,从传统水墨到油画、从赵子谦到德拉克罗瓦……学识上的他博学多才。而对于其专业身份也“不甘示弱”,编辑、艺术评论者。在2016年6月11日下午,漆澜以艺术家的身份在成都当代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个展“且共从容 —— 漆澜个展”,展览由批评家吴蔚担任策展。

\

\
 
本次展出的作品几乎都和漆澜平时的阅读有关;他通过片段式的、选择性的阅读,与那些经典的历史案例和作品进行交流甚至抗辩,以汲取灵感,从而构建自己独特的绘画修辞语言。漆澜的艺术创作是具有压迫性的绘画行动,是复杂迂回的思维和视觉实践。那些他所选择性地认同或对抗的传统,是他创作的源泉和素材。他与经典对话,不是臣服和追随,而是质询和开创。他追求真正属于绘画的整合性的艺术表达,这不仅需要耐心,还需随时调动对绘画的微妙的预感。漆澜的绘画过程就像是一次次搭建多米诺骨牌,一次次推倒重来,产生无数变量,在中断、蜿蜒中前行。

\

\

\

\

\

\

\
 
 
99简访谈:
 
关于本次展览
 
99艺术网:这次展览为什么以“且共从容”去命名?
吴蔚:本次展览的大部分作品,是艺术家在与那些东西方经典的历史案例和作品进行交流甚至抗辩,以汲取灵感,从而创作出的。作品中虽然借鉴了很多经典的艺术创作元素,但那并不是绘画的主体,艺术家以自己的方式去讨论在与传统对话时,如何看待传统、经典带来的给养,如何在其中寻求突破,进行当代的创新和发挥;漆澜并不是要向他们致敬,而是以一种更加平和、调侃玩笑式的来看待今与往是否能“且共从容”。
 
99艺术网:此次展览与艺术家“再见董其昌”展览间有何关联?
吴蔚:本次展览是“再见董其昌”艺术脉路的延续。而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本次展览中的作品对色彩的运用。相对于“再见董其昌”中语言的克制、内敛和含糊,新作当中的表达更为大胆、强硬。他的绘画不仅在语言上有多样性,在创作手法和材料本身也有着多样化的实验。画面中漆澜刻意回避掉顺畅的表达,用生硬的语言让画面显得矛盾、突然,这些与传统国画流畅、均衡的特质是相背离的。

\

\

\

\

\

\
 
关于作品
 
99艺术网:这次展览中的作品色调与13年“再见董其昌”作品色调相比有了颠覆性的趋势:从“黑灰调性”到如今“色彩泛滥”;怎么会有这种变化?
漆澜:“再见董其昌”中一直在压弱作品中的对比,无论是色彩、还是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暧昧和不确定性;而本次展出的作品,在彩色、形体上都完全明确了起来;这是两种极端且相反的表现方式。我尝试用这两种不同方式的表现手法去持续自己一直所进行的“反语言”绘画研究。
 
99艺术网:“反语言”,在作品中具体怎样体现?
漆澜:无论是西画还是水墨,其实都有自己的一脉套路。而此次作品。为了消除以前模式化的创作方式,从技法上来说,在创作时我都是以跳跃性的笔触“这里一笔,哪里一笔”去避免自己的习惯性笔法和构图,这样创作出的作品不仅脱离了以前的方式,也让作品中的笔法无重复之处,不再是单一焦点,显得矛盾和突然。而在材质上,我也不再只是选择单一的油画或丙烯,而是对多元的材质使用,丙烯、油画棒、色粉汇合……。甚者在创作《无可奈何》系列时,还使用到了石膏水——“将完成的作品,在石膏水中浸泡,然后修改;石膏水所留下的痕迹与其对颜色的削弱都让画面“降了下火”有了时间的痕迹。其实无论是技法的改变,还是材质的选择,最终我都是在追求属于自己的语感。
 
99艺术网:展出的整个系列作品,从董其昌到赵之谦,从德拉克罗瓦到波纳尔……作品大量的采用与大师“对话”的方式,怎么会以此种方式进行?
漆澜:可以说是一种“借力打力”的方式。我与经典对话,并不是臣服和追随,或致敬,而是质询和开创。在“对话”中,完成自己对图像、空间、结构的理解以及对传统的“调侃”,去追求属于自己绘画的整合性的艺术表达。

编辑:孙毅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