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文史委、上海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前不久在沪主办了“2016上海文化与收藏论坛”,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周功鑫,收藏家林明哲,许礼平,郑好以及祝君波等先后做了发言。
周功鑫(原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辅仁大学教授):到博物馆学习的时候要有系统,系统要非常清晰,文脉要清晰,结构要清晰,而且还要长期地学习。大陆有4692所博物馆,其中私立就有1110所。博物馆学习有几种,第一个就是展览,每个人到博物馆都看展览。一般人看展览的时候看完了文物,走完了展览室,如何形成了认知的脉络那就是挑战。也就是说这个策展人已经想到了,这是我的观众我要给他的是什么东西。我的东西给他之后会建构他的知识,这才是重点。所以我们做展览,一定要想到我们传递的信息是什么,怎么样借着各种方式,加上实物把它系统地介绍出来。
林明哲(收藏家、台湾山艺术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中国的艺术产业快速发展已达全球第二三大规模,中国现当代艺术已慢慢让国际社会接受,全国都积极兴建或扩充公私立美术博物馆,更需要大量的优秀艺术品。经济带动艺术区域发展,15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由佛罗伦萨、威尼斯等艺术之都,到19世纪移到印象派的法国巴黎,20世纪又随着美国国力富强,美国新当代艺术兴起而转移到纽约,21世纪是属于亚洲,中国经济与艺术崛起已是个必然趋势。全世界画坛中,中国艺术创作人才数量第一,所以未来会有更多优秀杰出的艺术家在国际出名,吸引更多的艺术投资机构进入推广中国艺术的行列,而且中国艺术项目发展种类繁多,水墨、油画、雕塑装置、多媒体,传统、现在、当代因为种类丰富多元,而且有全球最大的市场才会更有发展。中国现在有最好的收藏投资机会。西洋美术由二战后发展迄今,已不再有重要的、影响全球的新的美术运动及艺术家族群,在全世界都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也已渐稀少。
中国现当代艺术发展起步较晚,少数艺术家从西方角度看中国当代艺术,此外,尚有许多已具条件,但未被充分反映,太多优秀的艺术家等待你发现他们未来价值。
现在市场还处于恐慌时期、调整期(商业名词)清理库存,正是进入艺术市场最好的机会。未来中国许多有财富的企业家会投入更多资金买艺术品,它不仅比个人财富,也代表品位、社会地位,更有助于企业形象,有助于税务规划,也是最好的理财方式之一。聪明的富豪可以拥有50件、100件张大千或齐白石画作,不会拥有50部、100部劳斯莱斯轿车,好的艺术品会增值,民生消费品会折旧。
祝君波(上海市政协文史委员会副主任):艺术品的价格是无限增大的吗?1956年-1990年,中国的艺术品被体制、机制人为地低估,这是一种价格扭曲。1970年代朵云轩零售齐白石、吴昌硕作品是几百元一幅,弘一法师的作品几十元一幅。后来的超常规、跨越式增长是一种恢复性增长,不具有典型性和持续性。
我们的投资家要认识到这一点。1.不要期待还会疯涨。未来中国的艺术品还会上涨,可能像欧美市场那样年增加10%~25%。2.不是短期投资,而转向中长期投资。3.要从文化和投资双重价值上认识其对自己的收益。文化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是无价的。
我们的艺术家也要认识到这一点。我认为艺术家普遍处于不客观的状态。现在在世艺术家的作品,普遍卖得相当贵。已故艺术家作品价格是客观的,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主观的,受到体制、位置、炒作、个人情感、攀比的影响。艺术家心态要端正、要放缓节奏,不要急功近利。从历史上看,真正好的艺术家和艺术品价位都是过去时,不是进行时。看看齐白石、李可染、张大千当时的价格,就会明白。这次嘉德拍卖,李可染的《万山红遍》超过1.8亿元人民币。1960年代作者卖给荣宝斋80元人民币,2000年荣宝斋拍卖501万,现在1.8亿。这都是李可染的身后事。总之,画家在世的时间很短,他的作品被我们收藏和投资的年份非常长,要留给人们投资空间,不能在世时就天价。价格必须主观和客观统一。
编辑: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