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未:当代艺术展览的四张面孔
0条评论 2016-07-08 13:22:59 来源:凤凰艺术 

有圈子就有江湖,有着短短几十余年发展历史的中国当代艺术圈也是如此,对于如何看待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江湖游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凤凰艺术”为您带来青年学者张未的评论文章,从江湖大会与政治广场,到文化景点与心灵澡堂,探讨当代艺术展览的“四张面孔”。

张培力录像作品
张培力录像作品

当代艺术圈的面目,总会在时代的反复洗刷下变得模糊不清。如何理解中国当代艺术展览的江湖游戏,就变成了如何理解当代艺术江湖的重要手段。简单的说,当代艺术是“从江湖大会与政治广场,到文化景点与心灵澡堂”的发展过程,而这一过程不仅融合了时代的进步,也成为至今仍自牵扯同一个展览、同一件作品的几股力量。

江湖大会

自85新潮开始,中国艺术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不是一种新艺术形态的诞生,而是“艺术界开始变成了艺术圈”。做展览就一定要开会议,不但要有江湖宣言,也同时要在展览中互相较量。当然,最着名的就是黄山会议与89年的现代艺术大展。艺术展览的目的,是为了给艺术家提供一个擂台,最终获得的人总是会被人们“缅怀”。

因而至今为止,很多艺术作品还是做给专业的圈内人与专业的藏家看的。但江湖大会,已经被各种名目的“艺术大赛”所取代——艺术大赛中各种势力的较量甚至比艺术本身更精彩。而更为严重的是,随着这几辈艺术家年华老去,这个江湖究竟会存在多久,到底会不会真的与国际江湖融为一体,至今仍是一个未知数。

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艺术家合影
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艺术家合影

政治广场

90年代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时代。每个人都开始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政治观点,表达艺术观点。重要的是政治,重要的是媒介,总之重要的不是艺术,而是外在于艺术的诸多观念。最有代表性的要数“后89一代”,以及国际双年展对中国艺术家的频繁邀请等等。本土艺术家戴着中国面具,加入到世界艺术界轰轰烈烈的政治会议之中。

天安门广场上的施工队
天安门广场上的施工队

但国际广场上的会议只是会议,并不是国际江湖。挤入国际广场的中国艺术家们即使会被收藏,却仍然只是世界民族大合唱中的一元。而更为嘈杂的是国内环境。不同技法、不同流派、不同媒介、不同观念的艺术家们都坚持着“自己的真理”。广场上的呐喊,一开始比拼的还是道理,到后来则开始比较嗓门。当然,谁懂得吸引眼球,谁懂得戏耍媒体,谁掌握了扩音器,谁就会成为广场上最伟大的英雄。

文化景点

从城市广场转到乡村革命,不只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胜利,也似乎是国际当代艺术的形式所驱。只是不同点在于,国际当代大腕们是拿第三世界国际当做农村,而中国艺术就只能进入真实的农村或废墟之中。谈介入、谈社会学、谈民间,这些想法最初都是好的,但在这些国际口号的传播下,最后被歪曲成“庸俗社会学”与“庸俗介入”。庸俗,就是旨在制造景点与景观。景观社会这本书的到来,让艺术家们嘴上批判着“视觉景观”,实际却制造着“艺术景点”。

安尼什·卡普尔的雕塑《女王的阴道》
安尼什·卡普尔的雕塑《女王的阴道》

艺术或许真的是时代的先行者:这种景点化的趋势,在“第三条道路的创意经济学”带领下,开始大张旗鼓的获得了“政治的合法性”。美术馆开始变成重要的旅游项目,打造出一个又一个艺术景点,艺术作品也开始成为填充这些景点的巨型装饰。美术馆于是也不可避免的被政府政绩与商业地产所捆绑,新公共艺术的概念孕育而生。重要的不是艺术,而是绩效。“政绩与经绩”捆束下的艺术展览,不得不在艺术衍生品、打造创意产业的逻辑上被政府推着向前。公共活动不断举办,但却又缺乏相应的人力与财力;低价提供的艺术家聚集区,又在高价地产中被驱逐——“养肥再杀”的政治经济学,让美术馆与艺术家们在政绩胁迫下进退两难。

心灵澡堂

“当代诗意”的栖居一定不是家园,而是浴城。这里可以用温泉清洁,用按摩治疗,还可以娱乐和休息,同时又有吃不完的自助大餐——这些抚慰社会心灵的热水与技师们,构成了当代作品与艺术家的基本队伍。美术馆于是可以让观众们在滚汤的艺术中打个颤,在享用了衍生品大餐与互动服务之后,美美的睡上一觉。

大型艺术装置《雨屋》
大型艺术装置《雨屋》

因而,心灵鸡汤只是用鸡肋煮出来的食物,而心灵澡堂却是大众们日益需要的艺术展览。博物馆也好,美术馆也罢,当初启蒙与革命的情结,都在这种状况下进退两难。当代的医生已经被迫成为了按摩师:一旦治疗不符合预期,就会被拳打脚踢;一旦服务态度差强人意,“口碑”就开始直线下滑。

这是大众艺术消费时代的无奈——艺术创作不再是为了艺术家之间的比试与较量,也不是为了在政治斗争中尽显逼格。而是为了伺候好“二老”:老板与老百姓。因而,当代艺术的迷茫,实质上是艺术家面对“经济利益”与“知识传播”的迷茫。

这也是自国际艺术运动将艺术日常化之后“附加的恶果”——高雅的艺术理念被庸常与媚俗所侵扰;经济格局快速的变化,让专业的藏家越来越少;知识不再有效,有效的都是“知识点”。知识分子型藏家的褪去,与学术“智力指压”的诞生,让艺术家们时而伟大高尚,时而左右为难——真正能够用智力来“治愈疾病”的艺术家与策展人也越来越少。

但终究,好的艺术作品仍是直指人心的——把自己的姿态降到地里,是为了能够膜拜天上的希望。只是时代中的某些人常以“民主”为名,以“尊严”为名,在人心之上包裹了一层厚厚的猪油。创造经典其实不难,难的是创造人们心里、嘴里、手里的那些彼此矛盾的经典。

作者简介

张未,青年学者、策展人、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博士候选人,同济大学哲学系硕士。从事中国当代文化研究、艺术评论、游戏理论与策展工作。出版物有《21世纪文化地图》(系列丛刊)、《文化批评——文化哲学的理论与实践》(合着)、《游戏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即出)。长期为国内众多学术期刊,及艺术杂志供稿。

张未于2015年11月29日凭借其展评文章《被扯断腰带的卡巴科夫》获得第二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简称IAAC)二等奖。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