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孩 毕加索
最近认识了一位新朋友,他虽然自称是艺术的门外汉,却对艺术有着一颗爱慕之心。他讲起自己看画展的经历:有些画,画得很像,这种画好理解,容易引起共鸣;但还有些画,不好理解,比如毕加索,看不懂画的是什么。
“看不懂”,或者“听不懂”,这确实是很多希望走近艺术的人的困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很大原因就是他们进入艺术的方式不对,看待艺术的角度不对。他们的视角是希望从艺术中得到现实物质的投射。比如看到一幅画,画的是女人,那么观者就寄希望于看到一个真真切切的女人的影像,越像越好。如果说是画一个女人,但是又和现实中见到的女人不一样(比如毕加索的画),她的眼睛在左边,鼻子在右边,于是观者凌乱了,他调整了下思绪,做出了以下两个判断:要么这是一个糟糕的画家,技巧太拙劣以至于画不出更像女人的图画;要么就是我自己的眼光不济,看不出大师的用心所在。然后耳边传来八卦:这幅画在拍卖会上卖了一亿欧元的天价。于是当下就排除了第一种可能,认定自己缺乏艺术细胞。
我对他说,也许是你的进入角度不对,不妨换个角度来看这幅画: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情境下,才会画出这样的画?请直接通过感受这幅画的气场来寻找答案。他马上调整了思绪,说到,这幅画的作者一定不是寻常人,他的内心包含着愤怒,有着一股子不肯与现实做出半点妥协的劲儿……我拍着手说道,恭喜你,你已经开始懂毕加索了。
其实毕加索也没那么难懂吧。音乐也一样,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响起之后的第一个小节,就能让人感受到作曲家强大的精神力量;布鲁克纳的《第八交响曲》在耳边徜徉,很容易让人感受到作曲家朴素真挚的情感;当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的咏叹调奏响第一个音符的时候,我们也能感受到作曲家如同上帝一般慈祥地俯视全人类。
事实便是如此,通常来说,好的艺术家、音乐家,他们的作品都不会难懂到无法进入(前提是适当的进入方式),因为好的作品之所以是好作品,就是因为它当中蕴含着强大的影响力,也可称为“气场”。我们常常可以绕开各种技术分析,各种“主义”的标签,直接感受来自艺术本身的强大气场,这便是我们进入艺术最直接了当的方式。
作为专业的艺术从业者,我们不仅要感受这种“气场”,更要研究如何将它制造出来,因此我们就不得不把艺术作品肢解,一砖一瓦地重新搭建艺术作品。可若是搭建过程无比困难与漫长,便常常会有人会忘记搭建的初衷,错把他乡当故乡,那么他就会离艺术越来越远。到头来,说不定连个门外汉都不如。
编辑: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