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网红是谁?我看是国宝帮。至少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频繁刷屏。
国宝帮和文博收藏界人士以及社会舆论间的口诛笔伐已有好多年了,官司也打了不少。但圈外看不懂的人依然看不懂。听上去都有道理,有时候好像还是国宝帮有道理呢。
国宝帮有国宝帮的理论,他们说,大博物馆和大拍卖行等“利益集团”不肯承认民间拥有大量国宝,那是因为他们怕民间国宝冲击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好像过去有个故事说,一位收藏家收藏到世上仅存的两枚珍贵邮票,他烧掉了一枚,留下唯一一枚,这唯一的一枚价值于是远远高于两枚。这就是个故事,但人们爱听,爱信。
国宝帮收藏的“国宝”基本涉及以下几种:红山良渚高古玉器、商周青铜重器、唐代金银器和三彩陶器、宋代五大名窑、元代青花瓷、明清官窑器。其中数量最为庞大的是明清官窑瓷器和宋代五大名窑等御用瓷。还有一些七拼八凑光怪陆离的,大概穿越自玄幻灵界,非我人类历史产物,就不说了。
且说国宝帮收藏之最大项“明清官窑瓷”。凡对中国文物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历代朝廷对御用瓷管理都极为严格,数量和使用严格限定在皇家范围。即使偶有赏赐给大臣,也数量有限。受宠若惊大臣对皇上所赐必像神主牌位那样供奉,代代呵护。就算在乱世,御用瓷有些则流散到宫外,但绝大多数会被当宝贝那样以善价流通到大古董商和大收藏家手中。晚清、民国,那些流散到海外的明清官窑和宋代五大名窑瓷器,绝大多数最后被博物馆和大藏家所得。国内“文革”抄家时,拥有国宝级藏品的藏家也会被公家博物馆特别关照。如上海博物馆就妥善保护了大批珍贵文物。那些被博物馆保护起来的私人收藏国宝级文物,“文革”后有的被博物馆购藏,有的发还原主。发还原主的,原主或其后人也深知其珍贵,极少可能以低价流落古玩地摊。
从上世纪80年代迄今,民间古玩地摊市场上,确实出现过不少珍贵文物,尤其因当时大规模基本建设而发掘出的出土文物中,确实出过不少精彩的文物,有些民间收藏甚至胜过公立博物馆。如两年前故宫博物院收藏了浙江收藏家陈国祯捐赠一系列古代越窑珍品,并为此举办展览和出版画册。这种收藏属于特殊历史机遇所造。然而,国宝帮大量以捡漏价收藏的“明清官窑”,我几十年来还真的极少在古玩地摊上见到过,仿品倒举目皆是。当然,也可能我眼拙,不能透过“假”相看出“真”相来。
元青花也是国宝帮青睐的大项。但他们忘了,元青花诞生当时在中国并不受青睐,地位不高。那些较为精致的元青花绝大多数属于“出口瓷”,所以大多被收藏在国外,如收藏元青花最为著名的土耳其皇宫。国内民间元青花确实并不像某些专家说的那样少,但风格有异于出口元青花,较为粗陋。如今,国宝帮在国内地摊上大量捡漏的“元青花”多属出口风格,有的形制还超级巨大,有违基本史实和逻辑。
《狸猫换太子》里刘太后沦落民间的故事不是不可能发生,但是,如果流落民间的太后,比历史上有谱的太后总数还多的话,那只能是笑话了。
不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不如国宝帮有理。这么多专业人士说理都说不过国宝帮,我说了也是白说。我们何不用一种简单的办法来让人们自己分辨呢?
常言道,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这几十年来,赝品制造空前泛滥并千奇百怪。这样的“奇迹”史所罕见,世所罕见,也算是一种非常具有时代感的现象。为什么我们不能建立一些赝品博物馆呢?
趁着民间赝品存货丰富,价廉物“霉”,不妨大量征集其中有代表性的入藏赝品博物馆。趁着现在景德镇、洛阳、蚌埠等地的赝品制造“能工巧匠”都还在,赶紧进行史料文献纪录。你担心那些赝品制造者不愿泄密?放心,国宝帮收藏的赝品大多数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过时的初级货物,还达不到高仿程度,早已过了赝品制造界的“保密期”。
不妨分门别类建那么几家赝品博物馆,让大家开开眼,长点见识,胜过空对空地斗嘴。这种博物馆倒是欢迎社会捐赠,只是不知道国宝帮肯不肯捐了。与其挖空心思把假的扮成真的来蒙人,不如坦然将这一段“国宝”疯狂史展现出来。把“赝品”当国宝混进名牌大学和正规博物馆是耻辱,但把那些所谓的“国宝”放进了赝品博物馆,倒真的具有了文物价值。
由此,“国宝”疯狂史一段解不开理还乱的恩怨情仇,一笑泯之,岂不善哉?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