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飞龙 Wifredo Lam - Umbral
作为古巴最着名的艺术家之一,林飞龙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里见证了二十世纪的动荡,并且定义了一种后殖民世界里全新独特的绘画方式。在泰特美术馆举办的这次展览旨在对林飞龙的生活和工作生涯进行一次回顾,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位处于全球现代主义中心的画家。
林飞龙 Wifredo Lam - Pasos mimeticos I
林飞龙1902年12月8日出生在大萨瓜,是家中幼子。他的父亲林颜从广东经旧金山、墨西哥移民古巴,生下他时已82岁。母亲具有西班牙人、印第安人和非洲人血统。
林飞龙 Wifredo Lam - Lumière de la forêt
童年时林已能熟练运用铅笔创作速写,12岁给父亲画的肖像已然线条感十足。1915年则以写实手法创作了风景画《海边》。1916年林被父亲送往哈瓦那读法律,同时继续学习绘画艺术。他对圣亚里杭德罗美术学院的传统艺术教育不感兴趣,便常常私自到街上、植物园里去写生。不过,不久他即决定到欧洲深造。
林飞龙 Wifredo Lam - La Réunion
林飞龙 Wifredo Lam - Canaïma
1923年底,林抵达西班牙马德里,师从索托马约尔。林早上到普拉多美术馆听索托马约尔的课,下午则到自由学院学习,受到反体制思潮的侵染。在马德里,林认识了许多古巴艺术家和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有时也离开首都到乡下考察。1929年娶一农村女子艾娃·皮里斯为妻。次年得子,然而两年内母子均因肺结核死去。这期间林化了一些描述农村生活的肖像画。
林飞龙 Wifredo Lam - Portrait de Charchoune
林飞龙 Wifredo Lam - The Murmur
在西班牙居住14年后,林飞龙前往巴黎。在一次法国印象派画展上他碰见了毕加索,二人一见如故,毕加索亲切的称林为“堂弟”。他接触了当时各类艺术运动,这一时期林的画作,如《人物》(1939)、《横卧着的裸女》(1939)、《长发裸女》(1940),均由人物占据画面大部、细节简化,尝试运用图示化或平面化的手法,没有明显的主题。
林飞龙 Wifredo Lam - Sans titre
林巴黎时期的画作明显受毕加索的影响,他很欣赏后者对非洲传统美术风格的吸纳。
林飞龙 Wifredo Lam - Autel pour Yemaya
由于希特勒的侵略,林飞龙、布勒东和他们的同伴一起离开法国,抵达西印度群岛的马提尼克岛。他们住了一个多月,与宣扬黑人文化的诗人艾梅·塞泽尔相遇,后者的理念给了林飞龙很大鼓舞。由于遭到不友善对待,最后布勒东于1941年去了纽约,林飞龙则选择回归祖国。
1941至1942年的作品,常将面孔常加以变形,如《婚礼》(1942)中,新娘的脸被处理成水牛或河马的模样。而1943年的《私语》已体现出其画风的明显转变,简化手法已被削弱,代之以多元重叠。人物上半部类似奥立沙雕塑,极具神秘主义色彩。
1942年至1943年创作的《丛林》是林飞龙的代表作之一,垂直与斜线、植物动物和人体部分的组合形成了画作的韵律感,弥漫着一种不和谐感,描绘了一个充满威胁、侵略和死亡的地带。
米歇尔·莱里斯认为画中四个生物不只对应古典宇宙论的四元素,也提示了“战争的恐怖面貌,还有化身的希望场所”。而阿兰·茹弗鲁瓦则称它像一篇代表第三世界艺术的第一篇革命性宣示。林飞龙自己则称想要描述“人类地球动乱的宿命”。
林的作品受到宗教仪式的影响很大,《阴郁的马伦波,十字路之神》(1943)描绘十字路神为人们指出出路,《奥哥昂》(1945)描绘了金工、农夫和铁匠的守护神。
1950年代的作品中,林飞龙的画法已离西方传统越来越远。他描绘神秘暴力的生物,采用超现实主义“精致尸体”手法,超越了族群来探索人类本质。这一创作方向一直持续到他1982年在巴黎逝世。
林飞龙作品展
泰特现代美术馆
2016年9月14日—2017年1月8日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