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用照片改变西方人对中国看法的马克·吕布
0条评论
2016-09-02 10:13:26 来源:YT云图
他花了半个世纪对中国进行报道,他的图片多多少少修正和改变了一些西方人对东方这个国度的看法。

马克·吕布


1957年,苏联援建中的武汉长江大桥

1957年,北京街头读书玩耍的儿童

1957年北京,毛泽东与周恩来
1
957年北京,毛泽东与周恩来

1957年北京,会议上的毛泽东与周恩来

1957年北京,毛泽东与周恩来在波兰总理接待宴会上,神情严肃

1982年,邓小平在接待法共领导人的宴会上

1982年,邓小平准备迎接法共领导人来访

马克·吕布
二战期间,作为一名工程师的马克·吕布参加了法国的抵抗运动,在工厂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又决定当一位业余摄影师。

1951年他遇到布列松,布列松非常欣赏他,但是却不希望他离开工作的工厂。

1953年,他加入了布列松等人创办的马格南图片社,1956年成为正式员工的他访问了中国5个月,1957年和1965年又两次访华。

1957年马克·吕布发表了他报道中国的第一张图片。


他用独特的眼光拍摄了许多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照片,对于当时的中国现状和历史特色起着见证与忠实的纪录意义。

1957年,苏联援建中的武汉长江大桥
他对中国尤其是大陆充满了好奇心,而且强调摄影师带着“好奇心”拍摄的照片可以给读者带去“惊奇”,他也不认为自己所拍的照片是为了见证历史。
他说:“我们拍摄的只是细节,是这个世界的一小角而已,即使把许多细节拼起来也不能产生一个观点,更不是一种价值判断。
他自称徘徊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次数比在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还要多。

1957年,北京街头读书玩耍的儿童
作为首位获准进入社会主义中国的西方摄影师,马克·吕布也拍过部分重要人物,比如毛泽东、周恩来。

1957年北京,毛泽东与周恩来

957年北京,毛泽东与周恩来

1957年北京,会议上的毛泽东与周恩来

1957年北京,毛泽东与周恩来在波兰总理接待宴会上,神情严肃
此后,马克·吕布又多次受到周恩来的邀请来到中国,他在60、70、80、90以及新千年先后20多次返回中国拍摄。
在改革开放之后,还拍过邓小平,也拍过1993年的巩俐等人。
这位法国摄影师抓拍的众多黑白照片,已成为观看中国社会进程一份历史档案。

1982年,邓小平在接待法共领导人的宴会上

1982年,邓小平准备迎接法共领导人来访
在1993年,摄影家肖全做过马克·吕布的助手。
他印象中马克·吕布从不坐电梯,总是坚持爬楼梯锻炼身体,“他总是精力充沛,几乎每年都在路上。即便他快90岁了,还能在广州街头大步流星地追着美女拍照。”
法国时间2016年8月30日因病去世,享年93岁。
编辑:汪珂宇
相关新闻
0条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