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里描绘过这样一个场景:吐蕃国师鸠摩智来到天龙寺,想用“少林三十六绝技”来交换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天龙寺的诸位高僧都觉得条件优厚而怦然心动。只有枯荣大师坚决反对,他表示认为我们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一辈子也练不顶,换少林绝技来又有何用?
此言一次,天龙寺众僧信服。大家都觉得有一个好门派,有一个好师傅,六脉神剑高山仰,我们只要在这条路上努力精修,一定可以独步武林的。
(左)匡时 2011秋拍 吴昌硕 《竹林七贤》 成交价:RMB 4,025,000
(右) 匡时2016夏拍 赵云壑 《竹林七贤》 估价:RMB 70,000-80,000
在今年匡时的夏拍之中有一件赵云壑所作的《竹林七贤图》,全画墨色通透,恣意淋漓,可以称得上是这位海派“小名头”的山水精品。
有趣的是,这张作品与匡时早年拍场上的一幅吴昌硕的《竹林七贤》相比,无论章法布局,还是题写诗文都如出一辙,两张画并置一起,乍看之下简直分不请到底那张是吴昌硕哪张是赵云壑,虽然两幅山水的估价大概相差五十倍之多。
西泠印社,吴昌硕在自己塑像前
赵云壑师从吴昌硕学画近二十年,深得缶翁精髓,在“学点皮毛即能成大名 ”时代里吴昌硕门下许多弟子在大写意的风格上都能做到以假乱真。然而每个人的天资与造化不同,面对同样的老师有的人有的人成了赵云壑,有的人想成赵云壑而不可得。当然偶尔也有青出于蓝的例外,比如说 ”学之最似,又跳出最远“潘天寿。
潘天寿作画
1923年,在上海石库门的一所房子里,27岁的潘天寿与80岁的吴昌硕相遇,这一老一少的第一次谋面,没有任何代沟、地位、语境的障碍,吴昌硕横扫画坛萎靡之气的“霸气”和潘天寿自学闯荡的“野气”意气相投,相见恨晚。自此,潘天寿结束单枪匹马的求索,而吴昌硕,也成为潘天寿绘画生涯中唯一的老师。
匡时2016夏拍 精品书画专场
潘天寿 春山雨后
1930年作 纸本立轴
尺寸:132.5×48cm
估价:RMB 300,000-400,000
潘天寿作此《春山雨后》时年仅三十三岁,但我们从中依然可以看出潘天寿绘画中与生俱来的霸悍之气。八大之奇倔、石涛之老辣、缶庐之刚劲常常在潘天寿画面中出落的新意斐然。吴昌硕对与潘天寿这种大胆的个性和颇有风骨的用笔,有着由衷的欣赏,但对潘天寿的野性与狂放也有几分可畏和担忧,他曾在潘天寿的山水画《古木寒鸦》中写道:
“只恐荆棘丛中行太速,一跌须防堕深谷,寿乎寿乎愁尔独。”
吴师的规范适时地给予了潘天寿新的滋养,使潘天寿的野气和狂放中多了几分稳重和大度。创作此幅作品时的“1930年”,正是潘天寿在杭州西湖“艺专十年“”的开端,作为潘天寿一生中最为平静安定时期,他埋头于艺术思考和书画创作,这一阶段注重于向传统的纵研究,并取得了扎实的成果。
从潘天寿1930年、1937年、1945年同样构图的精进之中,可以看出“强其骨”的逐渐确立
潘天寿作品构图之讲究一向为人称道,运用传统美学原则营建出千变万化、出奇制胜的画面。此画给人一种“冷峻峭拔”的感觉,在强悍的风骨、黑白灰对比之外,画中更充盈着冷静思考的理性精神。《春山雨后》以满幅构图的框架结构布局,近景、中景、远景布局成“之”字型,突出了传统中国画的一直强调的墨色对比。
编辑: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