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2016年10月22日下午四点,“图像池”群展在北京今格艺术中心举行了开幕式。作为本年度今格艺术中心的重要展览,本次展览筹备了一年之久,今天终于拉开了它的帷幕。本次展览由刘礼宾策展,共展出了26位艺术家360余件作品。
今格艺术中心执行董事汪频
刘礼宾
展览首次启用了今格艺术中心全部四层空间展示,规模对于今格也是最大的一次。此次展览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呈现艺术家在处理图像时的三种理路,以及向更纵深方向的探索。展览主要围绕文心、守物、对影三个核心词展开。
唐克扬
吴洪亮
文心:基于传统文脉而形成创作方法,突破材质局限,作品气质超越,与图像绘画的现实气息拉开距离的作品。艺术家为尚扬、苏新平、范勃、尹朝阳、丘挺、侯拙吾、武艺、武将。
守物:在多年的绘画过程中,对描绘对象、工具、材质长期浸润的过程中,通过绘画激活对象、工具、材质“物性”的作品。艺术家为陈文骥、唐晖、李尤松、陆亮、董媛、臧坤坤、吴笛笛、张业兴、邓猗夫、蒋华君。
吴琼
西川
对影:在处理图像方面找到新的方法,撕开图像的缝隙,激活图像的现实感,有自己独特艺术语言的作品。艺术家为薛峰、陈彧君、于艾君、于瀛、申亮、袁元、刘夏、张宇飞。
“池中有像,有图为证?”是策展人刘礼宾关于展览主题的简要概括,大家对于“图像池”都有自己的理解,现场的作品通过三个方向向我们诠释了“图像”内外的概念。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图像”不仅包括媒体图像,比如杂志、报刊、网页、微信等媒体所传播的图像,在图像化的当下,中外经典艺术作品也变为“图像”的重要来源。
论坛嘉宾合影
本次展览无论作品量到质到进入逻辑都让人耳目一新,所谓“图像池”的概念不是简单的置于池内,是有逻辑存在的。展览有它的纵向逻辑,从文心、守物到对影却又以横向展开。图像的切入点融入了中国当下创作的一种基本面貌的形式,都在同一个系统里面,对艺术家作品的选择,这个体系就变得非常完整。
展览 “图像池”,是对图像本身的学术性思考,但是我们通过参观展览却感受到一些“回归性”,图像的“去图像化”,“去图像化”之后其实回归为“绘画性”,因为我们知道古典主义一直到现代主义都很强调“视觉性”,强调视觉性是指强调图像和观者之间内在性的一种互动,构图、主题、情感,总是要把观者嵌入到图像中来作为一种绘画性的思考,所以这种绘画都很强调视觉性。
艺术家手中的“图像”都会受到“池”的影响,这个池包括了教育问题、氛围、商业炒作、艺术史等,展示了这个时代艺术家的心理状态,他们的身份认同感,以及促成这种身份认同感的展览方式,以及艺术史的书写,以及艺术史书写当中的区分,过去的书写、现代的书写、革命化的书写和受到西方当代艺术史书写影响之下的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书写。
论坛现场
围绕展览而开展的学术论坛于上午十点在今格艺术中心二层举行,策展人刘礼宾与吴洪亮、吴琼、西川、唐克扬等嘉宾参加并发言,就艺术史及展览主题所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1月23日。
编辑: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