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艺术家马思博的作品,仿佛走入了弥漫着超现实感的梦境。具象的形体融合进了色彩之中,写实的绘画拥有了抽象的感觉。时而迷幻,时而柔和,种种元素若隐若现......
马思博 - Between left and right
马思博 - Entrance
没有人的自然博物馆
马思博喜欢具有城市气息的地方,但最好又不要太惹眼,要空一点,博物馆就是其中之一。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去自然博物馆,现在则是带着童年的好奇心去表现相应的光线和空间。” 在他看来,这里非常与众不同:动物标本常被静静地放置在仿真的场景里,时间仿佛停止了一样。
马思博 - Shore
特殊的时空感让艺术家印象深刻,也解释了为什么在他的最新个展“栖息地”中,可以找到多件与自然博物馆相关的作品。当动物标本出现在带有虚幻感的画面之中时,仿佛拥有了活着的假象。同时,虚拟的场景又得以让观画者对原本所不了解的、动物真正所生存的空间展开想象。
马思博 - No grassland
虽然在这些与动物有关的画作里无法找到人的身影,但马思博却依旧为人留出了空间。他将画面描绘的展览空间形容为“舞台”。“动物都被放在了中景的位置,与观画者保持一些距离。在整个画廊的展览空间里,依然存在‘人’的位置,在整个建筑里你会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关系。”
马思博 - Companion
在进行创作之前,马思博也会拍摄照片积累素材。但是,相比于还原自己曾到访的空间,他更喜欢“做减法”,将场景中的人、设施都去掉,留下更多的“空”。
“或许有人经过的痕迹,但没有人出现,也没有特别具体的故事——这种空缺感反而会带来更多想象的空间。”
“我并不想表现某一个具体的地点,而是想让人从具体中抽离出来。它们不属于线性的时间,而是时间脱落的碎片。”
马思博 - Campus court
马思博 - Between up and down
光线是绘画里的演员
在马思博的“空”里,光线才是主角。
从学画时起,马思博就喜欢观察光影,空的地方可以让他更好的集中注意力。“如果有人或者事件,精力就会被分散,可我还是对光影感兴趣。”在他看来,场景里的角色并非人,而是光。因此才需要常做减法,突出画面里的明暗变化。
除了这次在德萨画廊的展览,艺术家对光线的关注,在不同阶段的作品中均有体现。
马思博 - Closed
马思博 - Factory
“你在观察光的时候,精神和情感也会和光线的变化产生联系。光可以让人产生精神的转移。”
马思博 - Path
对于光线的表达和探索,很多西方大师也曾为马思博带来启发。
“马克·罗斯科的绘画有种从内部发出来的光。那种色彩关系,和他创作中的那种音乐的效果和震动,我都很喜欢。他的创作并不是具象绘画,但却带有很强的情绪。”
马克·罗斯科 Mark Rothko - 《6号/赭黄、橙与酒红上》
马克·罗斯科 Mark Rothko - 无题第17号
“看爱德华·霍珀的作品也很有共鸣,夜晚、街道、透亮的窗口……明遂的光线表现与都市生活的描绘把城市人孤独的情感传达的十分到位。”
爱德华·霍珀 - Morning Sun
爱德华·霍珀 - Sunlight in a Cafeteria
爱德华·霍珀 - Office in a Small City
有些创作者试图通过绘画来叙述情节,有些创作者则更看重情绪的表达。很明显,马思博属于后者。
“在欧洲看很多绘画,尤其是与宗教相关的叙事性绘画,很多我也无法直接看到里面的故事。毕竟它想要传达的东西和人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我觉得那部分信息并不属于绘画的部分。绘画语言本身所要传达的或许更多的是情绪、情感。这能更加直接的感染看作品的人,也是我更像要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马思博 - Farewell to summer
马思博 - Childhood Games
马思博说,光能让人找到一种存在感,有了存在才可以栖息。这也正是新展名称“栖息地”的另一层含义。
“光是一种媒介,也是一扇门。在这些城市里不受人关注的角落和空间、在被遗忘的地方,因为光的出现,你可能反而能找到一种存在感。而我的工作,就是画这些光线。”
马思博 - Christmas caroussel
马思博 - Encounter
马思博 - Regained Sunday
马思博 - Christmas caroussel
马思博 - October‘s quietness
关于艺术家
马思博1979年生于天津,在中国学习油画,随后赴法国四年研习艺术。
目前生活工作在北京。
艺术家马思博
马思博的工作室
如果你想在现场看马思博的作品:
马思博个展“栖息地”
北京德萨画廊
2016.10.15-11.27
编辑:隋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