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纽约:跨越“边界”,讲述中国故事
0条评论 2016-11-15 11:02:58 来源:99艺术网(纽约) 王悦(Linda Wang)、张杭亚 

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中国作品准时抵达,现场气氛热烈。这里说的是11月4日向公众开放的《故事新编》现代艺术展,展出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饶加恩、阚萱、孙逊、孙原和彭禹、曾建华、阳江组和周涛等七位艺术家受邀何鸿毅家族基金会委任全新创作的九件作品,包括绘画、动画、影像、摄影、雕塑、装置和参与性介入项目等。说到这里,暂停一下。对!我们不光图文并茂,还兼具音容笑貌(都是大活人)!对!我们现场采访(文末戳链接)艺术家,策展人亲自上镜解说作品!

\
展览标题墙,图片来源:王悦(Linda Wang)

好,先说有点拗口但很高大上的展览背景。此次展览是由古根海姆三星亚洲艺术高级策展人兼全球艺术高级顾问孟璐(Alexandra Munroe)主持的“古根海姆亚洲艺术计划”之“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计划”的第二展,由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副策展人翁笑雨和策展顾问侯瀚如联合策划,受到亚洲艺术助理策展人安辉景(Kyung An)的大力支持,所有委任作品都将进入古根海姆艺术馆藏。

\
展览团队与参展艺术家,图片来源:王悦(Linda Wang)

说到策划理念,策展人翁笑雨介绍说,展览名称取自鲁迅1936年的现代主义经典作品《故事新编》。鲁氏借用社会传说来批判社会现实,而本次受邀的参展艺术家们也用各自的视觉语言去建立世界观,带领观众进入不同的语境去审视当代中国和全球的共性问题。再说说艺术家是怎么选定的。此次委约艺术家的甄选工作由翁笑雨和侯瀚如经过精心考察并现场走访工作室后共同确定。展览理念的核心为艺术家对于地理与疆域的探索以重审“边界”的定义,于是所有参展作品都聚焦在相似的关键词上,如领土(Territory)、边界(Boundary)、地缘(Border)、虚构与现实(Fiction and Reality)等。

\
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策展顾问侯瀚如,图片来源:王悦(Linda Wang)

“这些艺术家们各具格局和特质的创作与实践,以诗意的方式表达社会政治与视觉审美的丰富关系,探索个体视角与主流历史结构之间的张力。”策展人翁笑雨以艺术家阚萱和周涛的影像作品为例,将其比作“诗歌”,用“美”的角度解读当代社会中“边境”的意义。

\
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副策展人翁笑雨,图片来源:王悦(Linda Wang)

\

\
《圐圙儿》,阚萱,13频彩色影像装置,2016年。图片来源:(上)古根海姆美术馆、何氏家族基金会(下)王悦(Linda Wang)

阚萱。“圐圙儿(Kū Lu?è Er)”在北方方言里,代表“围起来的圈”,意味着领地的开端。阚萱的作品借助了该词的含义,表达了其对城市构造的记忆。在长达5个月走访中国境内的110座古城之中,阚萱一直用手机进行拍摄,后期再将照片串连成定格动画。现场不仅有11个屏幕播放不同影片,还有手绘的走访路线地图,和与城墙围栏互相呼应的石头雕塑。地面上还摆放了一台旧电视,循环播放着小孩往地上扔泥巴的过程。扔泥巴的动作本身发出的声响,唤起了造就古城的记忆,而艺术家也采用不同的媒介,唤起了观者对历史的解读与回顾。

\
《咽喉之地》,周涛,双频彩色高清影像,2016年。图片来源:古根海姆美术馆、何氏家族基金会

\
周涛接受99艺术网现场采访,图片来源:王悦(Linda Wang)

周涛。影像作品《咽喉之地(Land of the Throat)》记录了建筑工地如何成为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带经济快速发展的标志。每到黄昏时分,周涛便寻找着城市里的下一个“中心”--建筑工地。他把这些工地称为城市里“废弃的肌肉”并提出质疑:“过度现代化”的现实是否会耗尽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而那一块块的人工建设地域,是否会变成一片片无法完成其历史使命的废弃之地,而自然界和人类之间能否真正做到和平共存…话题严峻,作品本身却运用了唯美的视觉语言,包括画面中的黄昏或者令人意想不到的取景和构图等种种,无一不揭露着现代都市型结构社会的发展弊端。

\

\
《难自禁》,孙原和彭禹,装置,2016年。图片来源:(上)古根海姆美术馆、何氏家族基金会(下)王悦(Linda Wang)

\
孙原和彭禹夫妇接受99艺术网现场采访,图片来源:王悦(Linda Wang)

孙原和彭禹。大型机器人艺术装置《难自禁(Can‘t Help Myself)》在美术馆五楼展出,由孙原和彭禹夫妇创作。硕大的机器人在玻璃房里重复运作--把白色底板上的深红色液体拖曳到一定范围。房间四周安置了监控器,不断监视着机器人繁琐的工作。当深红色液体被聚拢在一起之后又再次向地板外侧蔓延,机器人即毫不留情的再把其收回,就好似在地上设了一个戒圈,谁也不能出界。策展人翁笑雨认为《难自禁》具有“很强的寓言性”,就像展览主题《故事新编》一样,是在批判客观的社会现象。“我们到底被谁在监视着,我们又在监视着什么…我们在讲边境,这个边境是不是指对边界的限制…”,各种由现场的机械手臂不断重复而生的观念场,足以引申至难民危机或移民问题等等一系列辐射全球的议题。

\
《最后只有文字》,曾建华,六屏影像装置,2016年。图片来源:古根海姆美术馆、何氏家族基金会

曾建华。同楼展出的影像作品《最后只有文字(In The End Is The Word)》则运用了非常具象的视觉语言。香港艺术家曾建华将创作主题聚焦在非常具有争议性的岛屿事件上。将近十分钟的影片从一片宁静的海岸开始,随之而来的军舰和火炮破坏了岛屿的平静。混乱的场景中,大屏幕突然闪亮,随即大量的白色字体从屏幕涌出冲向展区地面。流动的字逐渐取代了画面中的躁动,成为极其具有现场体验感的数据化空间。“当我们的记忆结束,当画面消逝的时候,留下来的历史,只有文字。我们都在写故事,历史可以是故事,而故事也可以是历史。”曾建华认为,文字是人类最持久的叙述工具,当脑海里的画面和记忆错乱交杂时,文字将成为回溯历史的唯一通道。

\
《无(事件/事实)之外》,曾建华,环境作品,2016年。图片来源:古根海姆美术馆,何氏家族基金会

曾建华流动的字体不仅从他的影像作品中涌出,更是弥漫到走廊和楼梯上,我们在展馆中各处发现长串的英文字体,仿佛信息时代的文字转型成为一种运动中的生物酶,贯穿整场展览,在美术馆的墙壁间生长。这些字体将零散的元素通过文字的形式整合为一,让作品本身和美术馆建筑主题有了更亲密的贴合。而这其实是另一件名为《无(事件/事实)之外【No(thing/Fact) Outside】》的作品。它源自于不同的文学领域,从宗教到批判性理论,曾建华将十九和二十世纪的文学大师,如尼采、萨特、德里达的作品都改编成全新的哲学短句。诗意的语言逐渐相连,构造出一个全新的语境,带领着观众再次解读经典。

\

\
《无法不破》,江阳组,空间装置,2016年。图片来源:(上)古根海姆美术馆、何氏家族基金会(下)王悦(Linda Wang)

江阳组。由郑国谷、陈在炎和孙庆麟组成的艺术家小组在美术馆内创建了一个迷你的乌托邦。作品《无法不破(Unwritten Rules Cannot Be Broken)》被设置在美术馆第四层环形区域的一侧。室外还原了中式庭院,有木质小桥、碎石小路、灌木等;室内摆放了三张台子以提供茶具和茶水,并由艺术家亲自沏茶供观众饮用。品茶的同时,还能欣赏四周点缀的书法作品。其中最大幅的“书法墙”由书法字体覆盖在一根柱子上,属于美术馆首次在建筑主体上进行创作的作品。另外,该作品作为参与性的互动装置,观众还可以在进入此区域前后分别测量血压和心跳的变化。

\

\
《通向大地的又一道闪电》,孙逊,双屏彩色高清影像装置,2016年。图片来源:(上)古根海姆美术馆,何氏家族基金会(下)王悦(Linda Wang)

孙逊。作品《通向大地的又一道闪电(Mythological Time)》贯穿了四层走廊。艺术家通过中国古典主义风格手法,在传统树皮纸上进行绘画,构造出一个“奇幻世界”,展现了其对故乡,位于中国东北的阜新市的记忆。而孙逊的第二件大型装置,则描绘了超现实的史前风景。通过投影和音效的配合,画面赋予了奇异生物在静态纸本上以活跃的生命迹象。

\
《出租车》,绕加恩,影像,2016年。图片来源:古根海姆美术馆、何氏家族基金会

\

\
《纹徽编号:31》,绕加恩,装置,2016年。图片来源:(上)古根海姆美术馆、何氏家族基金会(下)王悦(Linda Wang)

绕加恩。台湾艺术家绕加恩的影像作品使得台湾民众日常生活进入了美国观众的视线。《出租车(Taxi)》叙述了饶加恩与台北出租车司机之间关于台湾现代历史艰苦岁月的对话,包括日据和戒严时期,直至当今的不同境况。艺术家还制作了一面旗帜《纹徽编号:31(no. 31 Arms)》,并选用设计纹徽的传统来表现台湾社会的不同族群。布面拼接的方式展现了社会中不同文化元素的融合与碰撞。饶加恩的作品以叙事方式探究历史,在展场描绘出一幅“台北精神地图”,以个体向全体社会记忆和经验致敬。

(视频采访链接)

\

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于2013年启动,是古根海姆美术馆与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学者和策展人合作的新渠道,以期推进全球现代主义历史的发展与当代艺术实践,由何鸿毅家族基金赞助。此计划包括三场展览,而《故事新编》是计划中的第二轮,即通过艺术家与策展人合作并根据美术馆的特定场域空间进行委约创作。

展览信息:

展览名称:“故事新编”

展出机构: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艺术计划

展览场馆: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

展出地点:4楼--5楼展厅

展出时间:2016年11月4日--2017年3月10日

展览票价:成人25美金,学生18美金,12岁以下免费

编辑:隋萌

标签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