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近展出的“七十.四十.梁家泰摄影时刻+回应艺术展”实属香港艺术圈的一场盛事。该展首次进入香港艺术摇篮地-香港大会堂高低座展厅开展,并以又一山人、王苗、朱德华、何兆南、余伟建、周恩翘、周庆辉、林岚、高志强、张海儿、张照堂、尊子、黄国才、杨东龙、翟宗浩、刘清平、谢至德、谢春德、苏庆强、龚志成等二十位艺术家向梁家泰进行致敬回应展,足见港内艺术业界对这位摄影大师的崇高敬意。
梁家泰和开幕嘉宾以及部份回应艺术家合照。图片来源:张伟乐
大会堂低座展场。图片来源:林岚
著名摄影师梁家泰,出生于1946年,1971年毕业于美国德州莱斯大学工程系硕士课程,其后在英格兰工作。一年后,他转去法国做摄影师助手。担抬器材之间,他打下了扎实的摄影基本功。梁先生回顾说,那确实是他人生最好的决策。
梁家泰早期在巴黎拍的《巴黎女孩树》。图片来源:梁家泰
1976年,梁先生回港成立“Camera 22 工作室”并运营至1982年。时年,他毅然放弃蒸蒸日上的事业,转入届时刚刚开放的中国,并透过相机,认识这片和自己血脉相连但却又并不熟悉的土地。在中国期间所接触的人和事,让他怀缅至今。回到香港之后,他开始接受各大知名杂志的委约拍摄项目,包括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英国广播公司、美国时代杂志、日本Aspect杂志、香港号外杂志等等,还被澳门政府邀请拍摄了澳门回归纪念册,并被香港政府邀请拍摄香港沙士(SARS)英雄。名声在外,由各大品牌公司委任给他的商业摄影项目更是不胜枚举不。数十载来,梁家泰共出版11本个人摄影集,并成为香港专业摄影师公会创会会长。近年来,梁先生更积极地策划和参与香港国际摄影节,并成为2009-2013年的主席。
《回顾神州》系列。图片来源:梁家泰
《回顾神州》系列。图片来源:梁家泰
《回顾神州》系列。图片来源:梁家泰
梁家泰曾接受委约创作的各国杂志。图片来源:张伟乐
梁家泰的摄影作品以“秒捕”人物事件著称。这些瞬间捕捉的影像既是纪录突发事件,又带领观众去窥望事态的背后故事。其中光影构图之精妙,更难以尽数。开宗名义,“七十.四十.”的标题为踏入七十年岁的梁家泰先生就过往四十年的摄影生涯进行阶段性的整理和回顾。在现场,艺术家没有端坐于古稀光环,反而帶出一份孩子的调皮,并拒称展览为回顾展,说:“我只是很想给人看看作品,分享一下。如果冲晒完相片,再拿出来就变得太隆重了,我只想那种东西似是过眼烟云,看完就可以回家了。”梁家泰放弃传统相纸和先进的打印方法而改用投影技术,甚至还放在Instagram在网上传阅。他很谦逊地说:“冲晒出来的(相片)是一件有质感的实物,而投影则就是一个画面”。话虽如此,他对投影播放绝不马虎,并特意聘请媒体设计工程师在不同场域调试三次。据工程师说,展览主场的五部投影仪播放速度各有轻微不同。一般约为七秒的定格,再加两秒的影像转化,其中Instagram数码文件因下载速度有异,从而使五个投影画面的組合每次都有不同的格局。
大会堂低座五个投影现场。相片来源:张伟乐
在大会堂低座展厅,巨大的投影宽约5米,高3米,七秒之内同时观看两个投影,足以让观者忙得目不暇接。于是观众们都是两影一组地看,忽见左边一组是他的黑白相片《突发时刻》,拼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回顾神州》彩色摄影作品旁边,时空穿梭,实在乐趣无穷。这边是卖胸罩的广告,那边一个天真的女孩在抺地;这边忙碌疲惫的香港人在地铁快睡着,那边却看到新疆母亲抱着孩子正在市场挑选色彩缤纷的丝巾;一边是日本墓碑前静默的佛像,另一边则是站在橙红大火之后肃穆地进行烧祭活动的女士。而《神州系列》中的一张图像里,一个男人捧着遮了半张脸的碗,双眼朝上瞪大,像在好奇地偷窥,再配上身边闪回的黑白“影像邻居”,让观者的想象追随至无边无际的奇妙境界。
《回顾神州》系列。图片来源:梁家泰
现场播放时,播放的相片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组合。图片来源:林岚
两组作品的影像往往变成更有瑕想的影像。图片来源:林岚
右边的一组投影则是全黑白的《流动水平》和《香港的背后》系列。《流动水平》是梁家泰先生用特制相机在五秒拍摄之内完成手臂移动,从而使被摄景像产生中国画式的飞笔和留白,创造出无法预见的,属于移动间的偶然和惊艳。是身动还是心动?对照着《香港的背后》系列,观众将感知摄影师的一颗心随着他的身体在波动。《香港的背后》系列是香港这座城市景观的各种时代遗迹:在梁家泰的镜头中,我们从树隙中遥视业已拆迁的天星钟楼,而殖民时期的路牌正在被香港特有的石墙树根藤蔓生长遮蔽,迭满桌椅的礼堂见证着年代变迁中,學校在这座城市中所在的位置。
《流动水平》系列。图片来源:梁家泰
《流动水平》系列。图片来源:梁家泰
《流动水平》系列。图片来源:梁家泰
《香港的背后》系列:天星码头。图片来源:梁家泰
《香港的背后》系列:乔治五世公园。图片来源:梁家泰
《香港的背后》系列:礼堂。图片来源:梁家泰
在大会堂高座展厅里,主要放映梁家泰历年来接受委约创制作品,以及他坐着货轮游历世界的作品《浮瓶。浪迹》。足足三只展柜,迭满了他所拍摄的部分杂志书籍。所有投影中,最让他激动的是《都市精神和沙士(SARS)英雄》系列:“凭心而论,被锁在医院的医护人员也想爬窗逃走,反而香港的医护人员却是齐齐向医院里冲的⋯⋯那些处理医疗垃圾的工人也很危险呀!那可都是真英雄呀!”当年,他没有把这些人请去工作室摆拍,而是自己跑到医院里去实拍他(她们)工作状况。光影之间,让观者动容的,又何止是图像中人。
《浮瓶。浪迹》系列。图片来源:梁家泰
《浮瓶。浪迹》系列。图片来源:梁家泰
《沙士(SARS)英雄》系列。图片来源:梁家泰
《沙士(SARS)英雄》系列。梁家泰特选作品籍花致敬。图片来源:梁家泰
笔者曾站在投影面前亲自询问梁先生,如果观众站在了投影仪器前面,不小心把自己的剪影也放进了画面里去,他会不会介意。他说:“问得好,这就是应了麦克鲁汉(Marshall McLuhan)所说‘媒介即是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的用意”。看来,这次展览打破了以往摄影大师的固有展出模式,梁家泰期待延伸作品并与现场观看体验进行互动交流。展览发起人之一刘清平曾说,梁先生当年弃工从艺,他的追梦故事曾打动了不少70后年青人,让他们觉得梦想实现的可能。而这次梁家泰打算用投影播放的决定开始也吓了他一跳,而最后又不得不承认,这是最好的展示方式。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质素和态度,而艺术对科技的反复使用和重新定义,也是一种文化讯息双向发酵和培育的过程。
梁家泰作品:《都市精神》系列:尊子,与现场观众的身影交错着。图片来源:张伟乐
除了主角梁家泰,此展还有其亲自推荐和选择的二十位以不同媒介为表现形式的艺术家参展致敬。除了回应梁先生所说的“好玩”之外,所有的作品呈现和梁先生对朋友的惯常态度一致。他绝对信任,展出前没有任何的干预和审阅,给予参展伙伴充分独立的自由创作权利。也许这是他多年来对着人物进行拍摄的客观心理,又或许他也很想知道在朋友眼中的“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人。这并不是他首次邀请朋友联合参与展出。他曾经籍着和太太乘坐货轮的35天旅程机会,邀请了32个朋友参与并将朋友们付托的信件放入漂流瓶中,由他们每天抛入大海,去一起等待那遥遥无期的回音。漫长的等待,对于他这种强调秒按快门的摄影师是一种压抑还是放松,亦或是一种放纵?或许籍此机会,得以与老友相聚倾谈,才是他最重视的情感核心。
二十位回应艺术家展区。图片来源:张伟乐
中港台的艺术家们都会亲切地称呼梁家泰先生为“泰叔”,这里面包含了无限的亲切和尊敬。四十年的创作,七十年的为人,世人为作品感动,我们真心为泰叔鼓掌叫好。
编辑: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