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85 新潮美术”运动那一声枪响,激进而前卫,却也引来社会各界的质疑与不接受。而在这之后的当代艺术主流就回归到了规规矩矩的架上艺术形式。不过,近年来这一现象又有了转变。
主流艺术家群体转变
一个很明显的标志:以张晓刚为首的“四大天王”时代过时。可以发现如今活跃在市场中的一线明星艺术家徐冰、徐震、蔡国强、邱志杰、刘韡等都是以装置、多媒体等多元艺术形式创作的艺术家。
徐震《金属的语言》
这是当代主流艺术家群体的一次“革新”,说“革新”或许有些夸张了,但却是当代艺术发展到如今的一次新的转向——多元艺术时代的盛世。
而这个触发点或许就是70后艺术家的崛起。2016年,首届artnet年度艺术大奖兴办,以70后青年艺术家作为研究群体,经过数月的模型建构与计算,纳入了全球美术馆、画廊展览纪录、重要机构和私人收藏、artnet价格数据库、媒体曝光率、严肃媒体上的评论文章以及新闻搜索度等数据。这是全球史上首个靠数据说话的艺术大奖,是一次对建立新价值体系的大胆尝试,更真实系统地反映出了艺术生态的选择。
首届的年度艺术奖获奖者分别为曹斐、杨福东、徐震、刘韡和郑国谷,这五位艺术家都不是老老实实做艺术的主儿,有影像、有装置、有表演、有概念,基本是什么“不靠谱”就做什么。但不管你承不承认,他们确确实实是当前市场中最主流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频繁的在各类特展中出现,国内及国外,艺术中心及知名美术馆。
佳士得中国区主席蔡金青为艺术家刘韡颁发年度艺术家奖
不仅如此,多元艺术趋势还正在向学院延伸,各大院校把其称之为“实验艺术”。“实验艺术” 曾作为西方艺术突破传统、创造新艺术的一种有效的思想方法与工作方法,作为国际艺术多元化形态与创新推动的普遍性经验,也早已介入西方当代艺术教育的主流系统之中。而国内经过广大艺术教育工作者长期探索和辛勤努力,目前,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等院校,都先后成立了实验艺术的专门教学单位,并已然成为当代艺术教育格局中不可动摇的教学板块。
艺术家创作形式的转变
虽然架上艺术在不知不觉中被观念艺术所强化,但其实这种转变是有一个过程的。你可以发现目前主流的许多装置艺术家,其最初的创作依旧是架上艺术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
徐冰《凤凰》
拿徐冰举例,我们都知道徐冰是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他的早期作品都是建立在版刻基础上。1986年,正处于85美术运动时期,《大轮子》作品诞生,这是徐冰第一个创作转折点。这件作品由徐冰和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的年轻教员对印刷概念及可能性所做的一次实验——一个可以循环往复永无休止的转印物的痕迹;而后几年,《天书》、《鬼打墙》相继出世,徐冰试着把二维的平面转到三维的实物上,让版画不再受到制版或尺寸的限制;再然后,动物系列出现,《文化动物》、《蚕书》、《羊与文字网和文字链》系列。这一时期,版画的形式概念慢慢淡化,留下的是“文字”主题和新的“动物”概念;2000年后,徐冰的艺术形式更加多元,装置、行为、新媒体、交互,就连“文字”的艺术形态都也已在渐渐减少。
徐冰不是个例,同样的还有邱志杰、刘韡等。邱志杰幼时接受传统书法的训练,所以早期作品主要是以书法水墨的形式呈现。到了1993年他开始使用摄影、录像和装置,成为新媒体艺术的推动者。
展览内容的转向
多元艺术形式变主流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展览的升级。在大师展热后,过去一年的特展大都呈现跨媒介化,装置、影像、多媒体取代绘画成为了展览的新主题,具有互动气氛的行为、演出、现场受到年轻受众的欢迎。
2016上海双年展中,几乎全部展出作品都是装置、影像、多媒体、行为艺术等非架上艺术形式。其中,四个“终端站”是本次双年展的重头戏。在这里,艺术家受邀进行实践,通过不断巩固、不断演进的艺术创作拓展出星群式的问题、议案与叙述。其代表要数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出品的《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这是双年展规模最大、工程量最为复杂的作品。结合了构造、灯光、声音、装置、影像等等多种艺术形式。这是一个没有人表演的戏剧,一个讲故事的机器装置,所有进入其中的人都被拉进场景中,成为演员和场景的一部分。这个项目同时也是整个双年展最受观众欢迎的艺术项目之一,不仅门口大排长龙,更有甚者愿意再多排一次队参观。如果要往远了讲,未来将出现更多组合式,带有剧情、故事式的艺术展,这会是实验艺术、多元艺术的发展大方向。(这是一个大课题,本文就不拓展讲述了,感兴趣的可关注《艺术市场通讯》微信公众号,之后会单独开篇细盘)
《存在巨链-行星三部曲》
私人美术馆方面,上海的龙美术馆、外滩美术馆、明当代美术馆、北京的红砖美术馆等,在过去一年,都带来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展览。龙美术馆的埃利亚松展览“无相万象” ,邀请观众深入空间探索,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互动,展出的各系列作品也以此为开启实验性研究提供了方法;明当代美术馆的开馆展“为什么表演”,集聚了国内外50多位艺术家以及他们于不同时期创作的与“表演”密切相关的作品,涵盖装置、影像、声音、行为、偶发、剧场、舞蹈、诗歌等诸多领域。
组合嬲《鸟林匹克》表演现场
这其实是中国展览的一个进步,可以看到如今艺术展数量以及观众参观人数都比过去要高出许多。虽然很多人都说当代艺术展看不懂,但却不妨碍它有趣。事实也证明,尤其是年轻人群体,都很愿意去接受新的多元的艺术形式。
市场购买接受度
可以看到目前主流的艺博会大都展出的都是当代艺术作品,且形式多元,而艺博会也早已不是架上艺术的时代了。就说大家耳熟能详的艺博会(最资深的巴塞尔艺博会Art Basel、最烧钱的英国伦敦弗里兹艺博会Frieze Art Fair、最独特的巴黎费亚克艺博会FIAC),很明显的一个现象,参展画廊都不约而同带来了艺术家新作,且有更多的装置和影像作品装点着每个花了心思布展的展位上,作品形式丰富多样。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 《凡尔赛的注视(The gaze of Versailles)》玻璃球体,金,黄铜,2016年。奈格林施耐德画廊(Neugerriemschneider Gallery)在2016年法国费亚克艺博会展位。
而说到销售表现,两点尤为突出。其一,销售情况一年比一年在好转;其二,年轻买家呈现递增趋势。2016年,在瑞士巴塞尔的艺博会上,三层展厅的二层汇集了许多年轻有实力的新锐藏家,其原因在于这一层主要展出的都是具有创新意识的艺术作品,符合这些年轻藏家的观念和审美。值得一提,他们更多关注女性当代艺术家。
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中国的藏家。“2016年度全球顶级藏家TOP 100”中,中国藏家共占8席,分别为陈泰铭、郑志刚、王健林、刘家明、刘銮雄、陆寻、刘益谦和王薇夫妇以及乔志兵。有意思的是,其中郑志刚、刘家明、刘銮雄、陆寻、刘益谦和王薇夫妇、乔志兵这6位藏家都有收藏当代艺术。而另一边年轻藏家周大为、林正、林瀚、应青蓝等更是偏爱收藏当代艺术。可见藏家对当代艺术是不排斥的,并且接受度比我们想象中要高得多。
陆寻,四方当代美术馆创始人
不过,艺术形式的多元化也将对收藏模式提出难题。以虚拟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媒体艺术、生物艺术等冷门的前沿艺术形态;以空间时间等限定要素为条件的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如何收藏?成为多元艺术时代的首大难题,毕竟能有资本开私人美术馆的土豪级藏家不是人人都能达到。我们应该要去转换收藏形式,是以一种众筹投资形式收藏?又或是以艺术银行为一个中介,购买同时存放再展出?具体如何实现还需要业内人士更多探讨。
结语
首先看到“架上艺术”慢慢发展到“多元艺术”,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艺术史的进步。如今的艺术形式更多的讲究参与性与互动性,让观众不再只是欣赏者,而是真正的参与到艺术中去,感受艺术,成为艺术中的一份子。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