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可能的七个转变
0条评论 2017-04-18 09:02:01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李飒

本来这篇文章的题目想用“中国当代艺术未来之判断”,无意当中上网看到2015年我已经写过一篇文章用过这个名字,不禁哑然失笑。一是记性确实不是太好,二是看来我确实有宏大叙事的毛病,喜欢用这种比较大的题目。想来想去,最后题目改为“静水深流——历史环境的变化和中国当代艺术可能的七个转变”。这种叙述方法也确实有它的局限,过于强调宏观视角,不过我主要是艺术家,写作是业余,没有那么多禁忌,索性信口开河,直抒己见。

一、我的思考方式的来源:

仔细想想,我的思考方式有两个来源:一是受到黄仁宇先生“大历史观”的影响。在上研究生期间通读了他的着作,获益很大。我老喜欢用这个例子,黄先生在美国学历史的时候,当时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全球流行。老师告诉他,研究历史,选择研究的对象,历史上的时间范围不要超过20年,方法要新,角度要奇,研究要精。我不是很了解黄先生,他的性格大概也会有些古怪和叛逆。老师用心良苦,他却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为了写论文,他花了几年时间通读《明实录》(两千九百一十一卷,1600多万字),最终的结论却干净利索,细处着手,大处着眼。他的“大历史观”在史学界颇具争议、惠誉参半。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被他写在《中国大历史》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中,大概没有几个学历史的敢像他这样肆意妄为。其思想如“快刀斩麻”,在浩瀚、繁杂、相互纠缠的历史内容面前如手术刀一般冷静,剥离内在规律。语言朴实易懂,完全没有晦涩神秘,海量的资料考察,抽出观点却清晰、透彻。我读之如当头棒喝、利斧劈脑。在我看来他是20世纪思想史上最有洞穿力的华人历史学家。

另一个来源是“艺术社会史”。在中央美术学院上学的时候,我是国画系的学生,本专业的各种技法课程未免有些粗心,总有些心不在焉,四处去旁听其它课程。倒是从易英老师的一门“艺术史方法论”的课程中颇有收获。印象最深的是“艺术社会史”观点,其强调社会、历史宏观环境的影响,把艺术放在社会环境中作为社会现象的一种来研究。这个观点很让我很感兴趣,艺术家的选择完全是偶然,个人随意性做出的么?不,个人选择看起来是个人意志、自由选择的结果,其实很大程度上是被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历史环境的变化所决定,这些因素对艺术家的选择起到了重要的推波助澜作用。也就是说,当时代发生重大的变化,艺术绝不会无动于衷,卓越的艺术家能够在历史的转折时期,面对历史转变而释放出来的巨大张力和能量,对当时新出现的文化问题做出最敏锐的反应与应答,推动艺术的变革与发生。

这两种方法的结合让我对当代艺术的理解建立了一个的思路:考察社会、历史、经济、政治等条件的变化对艺术家选择的影响。好的艺术家是对时代变化更为敏感,能够提出新的文化问题并持续深入思考,通过建立原创性的艺术语言,能够“强有力”表达的人。

二、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是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我们正在面对三重的历史变革(这一观点是我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基础):

第一重,对中国而言,这是三千年之大变革(李鸿章所说“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化”),从一个延续了三千年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商文明的转变。2006年中国停止对农业收税,经济属性已经发生根本的转变。中国的文化相应也会发生深刻的转变;

第二重,对世界而言,这是五百年之大变化,世界经济中心五百年来第一次从西向东移。目前世界经济前三强是美国、中国、日本,而印度是第五,但经济增长速度最快,很快将超过德国成为第四。中、日、印都在亚洲,世界经济格局之变化一目了然。这种格局的改变势必对艺术的变化产生深远影响;

第三重,对人类而言,这是两百万年之大挑战。两百多万年前当第一个人类祖先“露西”出现之后到了今天,由于人工智能、“人类不死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可能将面对终极挑战——从“生物性”向“非生物性”转变。人类有可能消失而转化成一个新的物种(具体观点参考以色列历史学家赫拉利的《未来简史》,我认同于这本书的观点)。这一挑战将促使中国艺术家具有更宽阔的国际化视野,与全球艺术家站在共同的平台上反思、关注人类的命运与挑战。

三、新的世界秩序的调整

1,世界需要秩序。

没有秩序的世界将一片混乱,没有几个国家能从中获益。二战之后的数十年世界秩序相对稳定,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战争。尽管小规模的战争不断,但整体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全球死于肥胖的人第一次超过了死于饥饿和战争的人。尤其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一级独大。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尽管并不完美,但大多数国家都还能接受。一方面美国通过其全球霸权和美元作为全球唯一的储备货币,从全世界获取利益,但另一方面为维持这一秩序,美国什么事都要管,消耗巨大。至少中国从这一秩序当中捞了不少好处。改革开放之后的数十年处在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使中国心无旁骛抓住机遇迅速发展,确实搭了便车。

当美国强大的时候,这一切都没有问题。但随着世界经济中心东移,全球格局变化,现有世界秩序正在发生调整:

(1)美国“独木难支”。

美国单独主导、支撑世界秩序已经力不从心。所以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整体政策相比过去开始收缩(限制移民、贸易壁垒、孤立主义、边境建墙、贸易保护等等),奉行“美国优先”;

(2)欧洲自顾不暇。

经过了数十年繁荣欧洲经济出现衰退(欧债危机),欧洲自身安全受到严重挑战,近几年来欧洲主要国家英、法、德、比十数起恐怖袭击让欧洲手忙脚乱。由于英国脱欧,意大利公投“改革意图”的失败,欧洲其它国家的脱欧情绪逐渐增强。欧洲各国出于自身问题有点力不从心。

(3)日、俄、印各有问题

日本已经经过了发展的黄金时期。1968年日本超过西德在42年的时间里占据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日本错过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机遇。与德国相比日本对二战的反省态度差别太大,难以取信于亚洲各国,经济又陷入停滞,很难但当大国责任;俄罗斯经济一直难以摆脱对能源经济的依赖,经济结构无法实现转型和可持续性发展,军事上又过于强硬,强占克里米亚,支持叙利亚政府,和欧美国家之间矛盾更大;印度1947年独立之后耽误了太多时间,直到最近经济上才开始奋起直追,虽然很有潜力,但与中国经济仍存在20年左右的差距,国内的传统因素(种姓制度、男女不平等、义务教育尚未普及、宗教价值观的影响)仍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印度对世界影响力的增强仍尚需时日。

(4)中国也存在诸多问题:贫富分化加剧、发展的不平衡、特权阶层垄断利益、法制有待加强、现代价值观的确立、启蒙仍需推进等等,但中国在积极地融入现存世界秩序,整体上看,风险仍然存在,但也体现出相当的机遇和活力。

2,世界需要领导者

现在的世界秩序之所以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就是因为过去美国一级独大的格局改变了。美国相对实力的下降导致它无法对世界进行有效的掌控。加上国内经济的问题加剧,尤其特朗普当选总统导致国内民意更加分裂,竟然其被《时代周刊》评选为2016年杂志年度封面人物时形容为“美利坚分裂国总统”。所以,领导者不强,世界就陷入混乱。世界秩序主要靠少数大国有效支撑,这是客观现实。

3,有能力在世界上但当领导责任的国家并不多

德国为什么现在独力领导、执掌欧盟?为什么德国20世纪发动了两场世界大战,对欧洲、世界带来重大灾难,现在仍毫无疑问的是欧洲的领导者?为什么其它欧洲国家不去引领欧盟?很简单,因为现在欧洲有能力但当领导责任的国家除了德国已经没有了。不是德国想独自领导欧洲,而是其它国家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了。英国一开始就是“疑欧派”,拒绝加入欧元,保留英镑,不加入申根国家,相当自私自利,现在更是已经公投脱欧了。英国就更看重自己国家的利益,作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连经济上帮助文化上同根同源的欧洲国家都不愿意,更不要说领导世界了。法国原来和德国一起成为欧盟的领导核心,但后来经济上问题越来越大,加上最近国内4年8次恐袭,安全问题相当严重,已经无力但当领导者。其它欧洲主要国家意大利、西班牙经济衰退更不用说,是所谓“欧猪五国”(欧洲债务危机最严重国家)之一,哪里还有什么领导力。欧洲确实需要更坚定、有力的领导人。只有德国经济相对较好,在欧洲强撑,德国文化确实责任感也更强。德国一旦后撤,欧盟解体恐怕是必然。有能力但当领导者责任的国家非常少,大多数国家并不具备这个能力。

4,中美合作,不可避免。

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事实上对美国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形成了重大的挑战,所以美中矛盾客观存在。类似这种情况在历史上16次发生,被历史学家形容为“修昔底德陷阱”,其中14次以战争的形式解决。这种情况让世界各国都颇为紧张,但现实并非如此。一是因为美国虽然强大,但商业国家非常务实,思维理性,不会冒然以巨大风险的后果与中国全面冲突;更重要的是,中国对现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的态度非常清晰:积极融入。不仅如此,历史上中国就是一个性格温和的国家,并不是一个有很强侵略性、好战的国家。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务实、灵活,善于妥协,而不是一味强硬。所以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化)面对“现代性”的挑战能更快调整,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地转变。由于世界经济中心东移,世界格局重大变化,中美矛盾本应突出,但西方与伊斯兰之间的矛盾,甚至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矛盾,都大于与美中之间的矛盾。有一种说法,特朗普上台之后,美国会联合俄罗斯来制衡中国,其实这种可能性不大。俄罗斯在国际问题上比中国强硬得多,与美国与西方具备更多的直接冲突,挑战现存美国主导世界秩序的意图比中国强烈得多。

世界秩序出现的权力空缺,美国需要新的合作伙伴。欧洲自顾不暇;俄罗斯过于强硬;日本难堪大任;印度有待时日;中国更为务实,懂得妥协,美中两国的联合在所难免。今后二三十年,世界两强的格局正在形成,美中两国的整体实力要远超出其它国家。而世界也正在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世界失序、恐怖主义、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挑战,这些都需要美中联合才能应对,合作不可避免。

5,为什么西方推动了“全球化”,现在又出现“反全球化”?

一切都是为了利益,一切都是为了生存。

二战结束后美国主导了“全球化”的进程,推动了二战后全球经济体系的建立。西方有意识地把高耗能、高资源、高劳动力、高污染的制造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当时中国正好能提供这些条件:普及教育、男女平等带来的具备一定知识能力的数亿劳动力、人口巨大的市场、土地资源(土改政策)、水资源等各种生产资料,中国能够抓住这一机会并非偶然。而西方则保留了以金融业和服务员为主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第三产业(美国的第三产业占比达80%以上)。这就形成了全球经济的一个金字塔形的结构,这也就是全球化的实质:资本全球流动,经济分工全球一体化,利润流回西方。

二战后西方推动、加快了全球化的进程,从全球商业、贸易、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中获取大量利益和好处,但是世界是在不停变化的。随着新兴国家的发展,经过了快速残酷的原始积累之后(付出了环境等各方面的巨大代价),经济发展开始向价值链的上端移动,在全球的经济整体份额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这导致了世界经济中心五百年来第一次从西向东移,利润开始逐渐更多地流向东方。西方的利润空间下降,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对比开始出现不平衡,原有高福利的模式出现问题,这是导致今天西方一些主要国家出现“反全球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全球化可以逆转么?不可能。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已深深嵌入到全球化的经济结构中,无法置身于外。各国的经济合作和经济紧密性也会越来越加强。脱离与世界之外,或者经济呈现封闭性都将是“饮鸩止渴”,与时代发展的趋势相违背。脱离其外,回避自身真正的问题,只会引发更大的矛盾,没有国家能够在全球化之外独善其身。中国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者之一,也表现为全球化最坚定的支持者。

四、这个格局之下,会对当代艺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我的判断很简单,只有当代艺术才能代表未来。我简单分析一下原因:

1,中国正在从地域性国家向全球性国家转变。

当下的国际格局体现为:美国无法独自完成对全球秩序的有效掌控,世界逐渐变得更加不稳定。美国需要新的重要合作者,相对而言中国更具备这种条件。中国无法继续实行过去“韬光养晦”的政策,无法继续再搭便车享受世界秩序相对稳定带来的好处。因为如果不能积极参与到全球秩序的重建中,也无法独善其身。这就意味着中国必然从“地域性”国家向“全球性”国家的转变。这一转变将是根本性的,对文化的转变影响深远持久。

2,从依赖传统转向当代需求

先讲一个去年G20峰会期间的一个小“插曲”。2016年9月在中国杭州召开的G20峰会期间,有一个小事件在微信上广为流传,浏览者众多。在世界主要国家的领导人开会的会议室内,背景墙上挂着一副尺寸比较大的中国的传统“牡丹花卉”作品。网友们议论纷纷,主要的不满在于,这幅画实在是画得太差了!在这样重要的国际化平台上,实在是有损于中国的文化形象。这确实是一个很有象征性的例子,显然大家都意识到了今天文化形象和影响力的重要性,但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这幅画本身画好还是坏,是谁画的,而是在这种国际化平台上,在文化上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什么?我们如何在文化上定义自己?这件作品是一个一般画家所画还是齐白石所画(中国画精品)并不重要,在今天当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时,我们传达出来的文化信息是:我们在文化上仍然是一个传统农业文化的国家,我们仍然依赖于传统农业文化的经验,而对处于现代社会中的自己缺乏文化上的认识。

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无法在今天全球化的环境中发挥主导性的因素。实际上,不仅是中国,仅靠传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今天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力,西方国家也是如此。只有当代艺术才能够对今天的文化问题提供新的思考和敏锐的应答。传统文化是过去农业社会的文化经验表达方式,经济结构的升级和改造,使得传统文化无法回答、解决今天的文化问题,这是客观的现实,所以我们必须面对、改变和调整。

3,中国大量中产阶级的产生

2016年中国的出国人次达到1.2亿,估计大约有1亿人出国,这一趋势仍在增长。根据瑞士信贷银行2014年14日发布的《2014年全球财富报告》称,中国占全世界中产阶级的30%,人数达到了3亿。这3亿的中产阶级意味着什么?正是潜在的文化需求。我看过一个有趣的统计数字,法国卢浮宫统计过每年进入卢浮宫的各国人数,中国的游客是人数最多的,但你猜中国的游客在卢浮宫平均停留的时间是多少?统计显示,45分钟。卢浮宫的艺术藏品数量之多,世界上屈指可数,在世界上这么重要的艺术博物馆里,中国游客的停留时间相比于其它国家的观众实在少得可怜,这显示中国新的中产阶级尚且缺乏真正的文化需求。说实话,农业社会中,中国人在历史上“穷的太久了”。作为现代人,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在文化上需要什么。新富之后,只顾满足于物质的需求,还缺乏文化自觉的意识。但一切正在改变。在满足了物质的需求之后,他们终将把注意力集中到文化需求上。文化的需求才是一种真正的、持久、发在内在和不可替代的需求。什么样的文化能够代证明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价值?

尽管当代艺术与中国新兴中产阶级的文化经验(传统农业社会的文化经验)还存在相当的距离,难以被理解,但只有当代艺术才有可能代表他们的文化价值,这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因为无论传统文化有多么好,它们都代表着过去,代表着我们祖先的文化价值和成就,只有当代艺术(尽管他们现在还看不懂)才有可能证明他们在这个时代的文化创造力和价值观,当代艺术才属于现在和未来!

大量中产阶级的产生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在现代社会,艺术可以提供“信”,这就是为什么20世纪初期蔡元培先生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美育”,简单地说就是艺术教育,以及艺术修养的普及。在当时的乱世蔡元培先生的这个主张并不具备实现的条件,但是在今天,“艺术”对当下的社会将越来越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艺术可以提供“信”,可以提供某种类似于宗教的在精神上我们可以值得相信和依赖的东西。

我在欧洲经常住AIRBNB,在西方普通中产阶级的家庭里往往会有数件到数十件艺术品,一般都是艺术家原创的,尺寸不大,价格也不高,而这种对艺术品的收藏和购买是出于内在的文化需求。随着中国中产阶级阶层文化意识的提高,(当代)艺术必然会进入家庭。大部分艺术品的价格将不会很高,单件艺术作品的价格将在几千到一万人民币之间。一个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出于自身的文化需求每年购买这样的一幅作品也不会形成太大的压力。所以对中国多数艺术家而言,历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遇,只要不是想一夜暴富(此前的这种情况将逐渐减少,这是特殊时期资本大量炒作得到结果),能够建立个人的风格以及保持艺术作品相当的质量,应该都会找到自己的位置。中国处于正在发展的过程中,3亿中产阶级(乃至更多)对文化艺术的需求将会打开一个相当广阔的市场。中国的艺术家其实比国外的艺术家幸运多了。

4,美、德、意、日各国二战后当代艺术发展的参考与借鉴

美国300年的艺术史(包括英属殖民地时期)分为两部分,变化极为明显,以二战为分水岭。二战之后,美国成为世界的政治中心(联合国所在地)和经济中心(纽约是世界第一金融中心),美国的文化自觉意识空前高涨。随后出现了第一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艺术流派“抽象表现主义”。这个流派的艺术家波洛克、罗斯科、德库宁、托姆布雷等等,既继承了欧洲抽象艺术的传统(思辨、理性的特征),又独具美国自身文化的特性:恢弘、大气、自由、野性,一举奠定了美国艺术在世界的地位,并将世界艺术中心从巴黎移到了纽约。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各国最重要的艺术潮流,比如日本的“物派”(正好出现在1968年日本经济超过西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意大利的“贫穷艺术”、德国的“新表现主义”,都是出现在二战后各国经济最好的时候,伴随着经济实力的恢复或增长,文化自觉的意识也变得更为明显。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文化诉求和文化自觉是一个历史性的规律。

五、中国当代艺术正在面对问题和七个转变:

什么是“当代艺术”?

五百年前,西方率先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商社会转变。过去五百年间西方文化经历了不同时期各种艺术潮流的演变,眼花缭乱,令人不知所以,各种艺术形态的复杂到了让人难以理解的地步。如何来理解?在欧美的美术馆里,你能够感受到最近五百年来西方艺术所传达出来的状态:生命,是放开的,四射的,洋溢的,迸发的,怒放的,充满张力的,放肆的,浓烈到肆无忌惮的程度,弥散在空间中的每一个角落。当然,由于20世纪的历史演变和对自身的反省,当代艺术中也呈现出人性阴暗、扭曲和受到挤压的一面。但认识到阴暗,甚至邪恶存在于人性深处,会让我们具有更好的自我反思、克制的意识和能力。所以尽管五百年的艺术史存在N多种艺术的形态演变,然而这其中存在着一条文化主线的逻辑:“人性的扩张”。抓住了这条主线就抓住了五百年艺术的演变,现当代艺术的核心。

中国当代文化的状况仍缺乏“逻辑”。我曾经看过一则有趣的微信公号文章,比较了中德两国的电工布线图(就是在一个复杂的电线箱里电线的摆布和走向),展示的图片比较非常有趣,德国的布线图显示了德国文化一致的逻辑和理性,电线密布,但井然有序,一目了然(也怪不得德国在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在不长的时间后又重新成为欧洲无可置疑的领袖)。对比之下就会发现中国的布线图怎一个“乱“字了得,各种电线纠缠在一起!当然中国也在改变,但与西方之间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反映在文化上也是如此。“逻辑”是现代文化的核心方法,是重要的“认知工具”。缺失逻辑,我们将缺少对自己清醒的认知能力!逻辑和结构的缺乏会导致对中国当代艺术问题的思考缺少前后一致的连贯性和持续推动的力量。

中国当代艺术在过去30多年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像中国的经济发展一样,逐渐与世界接轨,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国际的平台上获得机遇和认可。不过整体上中国当代艺术仍然面对一些问题,并随着全球环境的改变而调整。任何一种能够持续发挥影响力的艺术,需要形成由内而外的文化自信。中国当代艺术有可能出现的七个转变:

1,从抬头仰视西方转向平视世界。

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与西方/现代“相遇”,像世界上其它非西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相遇一样,农业文明与现代工商文明的碰撞,力量对比悬殊。一百多年来的历史,中国由被动碰撞、发生“破碎”,逐步转向主动面对和把握“现代转变”,这是一个由“被动”转向“主动”的过程。融入世界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直到今天成为世界上“全球化”最坚定的支持者并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但由于历史上长期的羸弱,以及西方文化是中国主要学习的对象,面对这个“老师”和过去的“强势者”,中国文化在历史上形成一定的文化自卑心理。客观的说,因为中国在数十年前还太穷、太弱,数十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具有这一特征,形成了一种“仰视西方”的角度。这一状况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客观性,但这一视角——正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融入世界的程度加深,以及在世界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渐在由“仰视”转向“平视”。中国的艺术家将更为“自信”,更理性地面对自身的问题和不足,更多地参与全球文化问题的讨论,但不会再继续仰视西方。文化上建立的自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真正有影响力的艺术家没有在自卑心理下产生的。

2,从满足他者目光转向正视自身需求。

由于中国当代艺术最初的发展,展览、收藏,重要的机会都是西方提供的,客观上导致中国当代艺术存在一种“满足他者目光”的倾向,也就是说,艺术家创作时会不自觉地考虑画什么东西才会好卖,做什么样的艺术老外(主要的收藏者)才会喜欢。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自身对当代艺术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需求,这种状况也正在改变,中国的艺术家也会从满足他人的目光转向正视自己内心真正的诉求。在未来,更具探索意识和有独立文化认知的作品会有更多的机遇。

3,从照搬西方理论转向回到自身问题。

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的发展是从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各种理论的翻译开始的。以至于曾经各种翻译过来的西方艺术理论的名词铺天盖地,套用在各种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上,却缺乏对中国真实现状的认真分析。翻译过来的西方当代艺术的理论是对西方当代艺术研究的结果,对应的是西方当代艺术的状况。换句话说,翻译过来的西方当代艺术理论与中国的现实之间存在一定的“错位”。由于缺乏对中国真正文化问题的认真分析,这种嫁接过来的理论与中国的当代艺术的发展之间存在并不完全对应,,导致缺乏有效的反思和指导作用。而随着环境的改变,中国当代艺术也将会从对西方艺术理论的照搬,转向面对自身真正的文化问题与需求,有的放矢,主动思考,重新寻找问题与建构。

4,从意识形态的冲突转向文化身份诉求

我在4年前(2013年1月)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后现代主义终结之后,我们是谁?》一书中判断过,中国当代艺术正在从此前30年的整体特征“意识形态的冲突”转向“文化身份的诉求”,这一转变的原因是由于五百年来第一次世界经济中心的东移,以及中国和世界关系的改变所造成的。中国正在从刚改革开放之后的普遍贫穷,与世界差距巨大,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埋头发展经济,不理外界事物,韬光养晦,逐渐发展到今天日益融入世界。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中国更积极的融入世界的态度,导致过去曾经存在的与西方对抗性因素越来越小。在文化上,寻找和建构自我,寻找自身的文化身份,现代社会背景下的文化认同变得更为重要。正像美国思想家亨廷顿所说,“我们是谁?”——文化身份——无论对个人还是国家而言,都是最为重要的问题。文化身份的诉求变得日益重要。

5,从对传统文化的依赖转向新的文化创造力

传统文化好不好?好!传统文化有价值么?当然!传统文化很重要,但传统无法证明我们在今天的价值和重要性。当我们一次一次把传统文化的艺术品拿到国外去展览,我们向世界证明的是古人的创造力和文化价值,同样,世界对此形成的尊重是给予古人的,而不是给予我们的。只有从当代文化的角度,用全球化的艺术语言/当代艺术的语言表达对当下问题的认知,以及重新对传统进行阐释,才可能在世界的平台上逐渐把握主动,建构新的文化影响力。

中国缺少一次自己的“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本质上并不是简单的对传统文化的恢复(恰恰相反,在西方文艺复兴是对此前延续了一千年的中世纪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而是创造一种适应当下需求的新的文化。中国新兴的中产阶级阶层也需要实现文化经验的转变,不能只会欣赏能看得懂的传统艺术和写实绘画,而对看不懂的现当代艺术排斥和拒绝,需要更多地主动去了解。原因很简单,只有当代艺术才代表未来,证明我们的文化价值和存在。

6,从娱乐转向结构

以当下全球知名的艺术家为例,美国当代艺术家杰夫·昆斯的“气球狗”作品颜色亮丽,非常好看。日本艺术家村上隆“卡通”形态的作品或者也有比较趣,吸引年轻人的喜欢,这些作品也可以在国际甚至国内艺术品市场上卖到数百万或数千万美元。但这些作品看起来只是一些放大的“玩具”,就像杰夫·昆斯自己所说:这些艺术不需要敬意。是的,在金融资本的运作下它们一样可以卖得很贵。但一种“不需要敬意”的作品也许有趣,可以对我们产生持续的影响么?换句话说,这种不需要敬意的“玩具”真的是我们需要的么?与二战后美国发展起来的恢弘、壮阔、野性、奔腾、深沉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相比,今天的美国艺术家逐渐在失去那种文化上的自信,尽管在金融资本的帮助下今天的艺术家作品的价格越来越贵,但缺失的文化自信却是无法掩饰的,这一点在作品中能够清楚地感受到。

中国当代艺术由于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主要也呈现出娱乐化和碎片化的特征。身处全球消费社会,对娱乐化的需求也很难拒绝。但应该更清醒地意识到自身的匮乏:逻辑、结构、力量、深度。就像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的题目:尽情娱乐之前,应先建立结构。缺失这一结构,中国当代艺术无法持续深入地推进。

7,从缺乏问题意识转向“回到人”

2012年9月,哲学家甘阳和艺术史家朱青生发生了一次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激烈争辩,影响很大。无论谁对谁错,这次激辩确实揭示了一个问题:中国当代艺术缺乏问题意识。

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实现了对西方当代艺术各种形式的借鉴,表现形式非常多样和丰富,西方各种时髦的当代艺术形态我们都有,然而似乎仍然缺少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我们一直在模仿西方当代艺术的形式,但一直没有机会认真地问自己:在文化上,我们“信”什么?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什么?我们要去向哪里?

什么是“信”?“信”是能够提供某种让我们可以相信的东西,而“信”才能够内心价值的稳定,真正为这个社会提供支撑,提供稳定的可能性。

过去我们会认为艺术追求的时“善”,或者“真、善、美”是一致的,然而并非如此。正像德国思想家马克思·韦伯所说:一件事物正是因为其“真”,所以可能既不“善”,也不“美”。当代艺术追求的是“真”,而不是“美”,因为“美”并不一定“真”。“真”尽管可能引出“疑惑”,但只有怀疑才可以导向“信”,这就是“以疑求信”!

而当代艺术的核心,“人性的扩张”也需要通过对“真”的认知来实现。“回到人”,这是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权利,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存,对一个越来越融入世界,转变为现代工商金融社会,越来越要在世界发挥重要影响力的中国,都是至关重要的。

六、当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力量与思想的深度。

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在各方面都缩减开支,唯独国防预算增加了10%,总额超出了世界排在其后的10个国家的总和。这意味着什么?作为现有世界秩序的主导者,美国一直奉行的是“以实力促和平”的政策。有力量,才有能力保障和平。这个世界,从根本上仍然是崇尚“力量”的。因为“力量”是求得生存的第一要素,力量也是保障和平最重要因素。

不管当代艺术有多少理论,无论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对“力量”的崇尚根深蒂固。今天的艺术也许存在无数种艺术形态,无数个标准,但不是每一件艺术品都会对时代产生真正重要的影响。如果写一本当代艺术史仍然只会有少数的艺术家入选。这个标准何在?多数艺术家通过艺术表达实现的是个人的意义,对时代的变化缺少认知和判断。在我看来,诸多的标准当中,有一个标准仍然是判断当代艺术中最重要的一个:力量与思想的深度。

历史看起来纷繁复杂、眼花缭乱,变化多端,其实并未发生根本变化。对艺术而言,人性是一样的。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