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8艺术区变样啦!先锋与“老土”不再互撕
0条评论 2017-04-27 10:01:4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陈涛

 798艺术区一家艺术馆门口装置和门楣上方装饰都借用了剪纸元素。 本报记者 邓伟摄
 798艺术区一家艺术馆门口装置和门楣上方装饰都借用了剪纸元素。

“哟,这不是传统剪纸嘛。798也换口味了?”长年逛798艺术区的柳明宇昨儿一大早就发现了它的细微变化。原来,最近园区内辟出了一块名为“剪纸地图”的区域,连一尊造型类似狮子的装置也采用了传统剪纸的工艺。要知道,这里可是引领亚洲先锋艺术潮流的地界,当一度被视作对立面的传统艺术也涉足其中时,难免让人有“一叶知秋”之感。

其实,曾主打当代艺术、古玩的多处京城艺术集市的确出现了新走势。宋庄艺术区多出了泥塑、风筝等“土里土气”的物件,798艺术区也在吸纳剪纸、连环画这些偏传统的艺术形式。一直努力向西方学习的中国艺术正在向“后”转,到传统文化里取经,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先锋与“老土”不再互撕

三十出头的柳明宇在京城艺术圈也算是资深人士了。自打15年前从外地来京念大学起,他就疯狂迷恋上798里的先锋与时尚。“一眼望去,全是顶级设计师的最新作品,也有众多知名艺术家的新作与旧藏,逛上一圈,不用担心与这个社会脱轨。”柳明宇每周都会在自己的豆瓣小站推荐那些值得逗留的画廊和展览,798的佩斯北京、尤伦斯、蜂巢,也是被他点名最多的三家画廊。往往是一场展览才在伦敦开幕,不出半个月,这里就有了同款,甚至展品更为丰富。

在他的艺术日记里,还记录下这样一段轶事:某天,一位学院派的艺术家打算到798办一场个展,作品里借用了不少传统典故,因为与园区的先锋定位不符,最后被以太“老土”为由拒之门外。因此,当在798最热闹的地段乍看到“剪纸地图”字样时,柳明宇还不太敢相信这一变化。“这些年提起798,就会与观念艺术、实验艺术挂钩,传统艺术在这里已很难有安身之地。”与柳明宇同在豆瓣某艺术小组的黄佩海,也感受到了风向的转变。他特意走访了园区内几家知名画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的开年首展“被遗忘的典范:梁铨创作与潇湘八景美学传统”,出发点就是勾连传统美学与当代艺术之间的脉络;佩斯北京结束不久的展览“隋建国:肉身成道”,也一改曾经的概念化表现手法,回归创作本身。

先锋艺术不仅没与曾被认为“老土”的传统艺术互撕,而且,“土味儿”艺术的长势还相当不错。习惯到宋庄艺术区“淘”些小物件的王铭科就发现,泥塑、风筝这些老民俗在这里消逝多年后,近来又悄悄回来了,“倒是那些抽象绘画开始节节败退。”

“回头看”是为了找出路

尽管早在几年前就由纯公益艺术机构变身商业画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夏季风从来没有放弃对“水墨”这一东方意象的坚守。“那些具有东方美学的艺术品,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市场和藏家追逐的焦点。”而这也给了一些曾经被逼退至边缘的艺术家更多机会。租住在宋庄的艺术家马升泓最近就接到了好几场参与联展的机会,“两三年前,他们都觉得我的作品不够当代性,认为太‘土’了。”二十多年前从山东艺术学院科班毕业的他,尤其擅长从中国民间故事里找寻灵感,一本《山海经》几乎被他翻烂了。

无独有偶。今年以国家队名义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中国团队,也打出了“当代艺术+非遗”的组合拳,皮影大师和刺绣传人将首次携手代表中国踏上世界当代艺术的最高殿堂。在策展人王刚看来,由于国内当代艺术完全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舶来品,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努力撇清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一味迎合西方式审美,直到近两年当代艺术接连遭受重挫,出于另寻他路,无论是市场还是艺术家,都开始“回头看”本土文化。

着名艺术家顾黎明便以“借喻”为题,启动了自己创作30年来在当代艺术本土化方面的探索,百余件作品分为“门神”“汉·马王堆”“山水赋”“敦煌研究”“佛造像”五部分,散发出浓郁的东方美学气息。“毋庸置疑,当代艺术的本土化,离不开对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借鉴与汲取。”在艺术评论家王海明看来,中国的当代艺术与西方不尽一致,对方是从现代艺术走过来的,而国内几乎是直接由传统跨进当代,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少作品创意不够,就过于依赖后期技术;还有的根本没有明确的主题,一味追求抽象化的演变,以至陷入无人能懂的诡异之中。“现在到了认真‘回头看’的时候了。”在他看来,当代艺术与东方艺术在美学上的相通之处,正好给了它们一次融合的机会。

打好基础重塑中国艺术

对于外界质疑自己是在拿中国元素到国外作秀,担任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的邱志杰坦言,他从来没想过刻意回避中国元素,因为出国参展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了解当代中国艺术,“我只是想改变中国艺术讲故事的方式。”

不过,讲好故事并非易事。宋庄艺术区一家画廊新推展览的主题就是“中国故事”,可不少人走进去依然一头雾水,不是嫌内容老掉牙,就是觉得附会痕迹太重。“如果这就是所谓的本土化当代艺术,那它又与民间艺术有何分别?”王海明认为,“本土化”绝不是传统民间艺术与西方艺术取向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当代形式加古典传说的“民族艺术”,创作过程中要立足当代消费者的审美取向。邱志杰也承认,这次把中国的“非遗”引入当代艺术,此番代言之路并非坦途,“如果中国元素运用不当,别人会觉得你是在倒卖土特产。”

“艺术北京”总监董梦阳介绍,即将启幕的第12届“艺术北京”博览会的主题也是“本土化”,“把东方的文化传统、精神,以现代语言加以传播,国内艺术会迎来一番崭新景象。”

回归传统也好,讲好故事也罢,在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看来,最为紧要的还是打好基础。“现在美术界有个怪现象,动辄把个性拔得很高,其实基础才是最重要的,它决定水平。”至于如何打好基础,他给出了自己的经验,“我那时候以文学史为序,一个作家一个作家的代表作基本读过了。艺术家的灵感不是凭空而来。”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