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
0条评论 2017-05-15 13:17:03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1/1]

程砚秋在舞台上 叶浅予 69.5 cm×45.5cm 1959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程砚秋在舞台上 叶浅予 69.5 cm×45.5cm 1959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丰乐图 黄胄 纸本设色 146 ×282 cm 1962年 北京画院藏 丰乐图 黄胄 纸本设色 146 ×282 cm 1962年 北京画院藏 鸡 徐悲鸿 114×65 1946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 鸡 徐悲鸿 114×65 1946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 红梅图 齐白石167.5×43.5 无年款 纸本设色 轴 北京画院藏 红梅图 齐白石167.5×43.5 无年款 纸本设色 轴 北京画院藏 绿竹斑鸠 谢稚柳 85.5×49 无年款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 绿竹斑鸠 谢稚柳 85.5×49 无年款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 墨竹喜鹊 于非闇 113×63 1954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 墨竹喜鹊 于非闇 113×63 1954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 七言联 叶恭绰 151×39 无年款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1 七言联 叶恭绰 151×39 无年款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1 山水 黄君璧 134.5×44.5 1941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山水 黄君璧 134.5×44.5 1941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七言联 叶恭绰 151×39 无年款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2 七言联 叶恭绰 151×39 无年款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2 首都之春(局部之一)古一舟、惠孝同、周元亮、陶一清、何镜涵、松全森合作67.5×4560.5cm 1959年纸本设色北京画院藏 首都之春(局部之一)古一舟、惠孝同、周元亮、陶一清、何镜涵、松全森合作67.5×4560.5cm 1959年纸本设色北京画院藏 首都之春(局部之二)古一舟、惠孝同、周元亮、陶一清、何镜涵、松全森合作67.5×4560.5cm 1959年纸本设色北京画院藏 首都之春(局部之二)古一舟、惠孝同、周元亮、陶一清、何镜涵、松全森合作67.5×4560.5cm 1959年纸本设色北京画院藏 双勾竹 陈半丁 135×64 1928年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双勾竹 陈半丁 135×64 1928年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双松 陈师曾 179×48 1923年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双松 陈师曾 179×48 1923年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松下抚琴图 佚名 164×90cm 宋 绢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松下抚琴图 佚名 164×90cm 宋 绢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天竹如花图 吴昌硕 177.5×96cm 1897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天竹如花图 吴昌硕 177.5×96cm 1897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万山红遍 李可染136 cm×85 cm 1964年 北京画院藏 万山红遍 李可染136 cm×85 cm 1964年 北京画院藏 戏剧人物 关良 34.5cm×35.5cm 1953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戏剧人物 关良 34.5cm×35.5cm 1953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写江山远近之势 黄宾虹 88.5×38.5 1947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写江山远近之势 黄宾虹 88.5×38.5 1947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峡江行 陆俨少 69×69.5 1980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峡江行 陆俨少 69×69.5 1980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鹰 潘天寿247×357cm 无年款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鹰 潘天寿247×357cm 无年款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烟雨归村 吴石仙 136×32.5cm 1894年 绢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烟雨归村 吴石仙 136×32.5cm 1894年 绢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云壑幽居 胡佩衡 105×16.5cm 1933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云壑幽居 胡佩衡 105×16.5cm 1933年 纸本设色 北京画院藏 云山林屋图 龚贤 185×54cm 清 绢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云山林屋图 龚贤 185×54cm 清 绢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赠北京中国画院 郭沫若 130×63cm 1960年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赠北京中国画院 郭沫若 130×63cm 1960年 纸本墨笔 北京画院藏 周思聪 王道乐土——矿工图之一 纵 177厘米 横236厘米 宣纸水墨 1982年 北京画院藏 周思聪 王道乐土——矿工图之一 纵 177厘米 横236厘米 宣纸水墨 1982年 北京画院藏

新中国成立最早的画院恰逢甲子之寿,

典藏精品与文献史料共呈功业辉煌。

7000余件藏品精心甄选,

200余件展品讲述宋元至近现代美术历程。

60华诞,系列展览活动异彩纷呈,与众共贺

\

\

六十今朝是,甲子再华年。2017年,北京画院已在风雨中走过60寒暑,为传承中华文脉思行不怠。5月14日,在北京画院甲子庆典之际,北京画院美术馆呈全馆之力,为观众献上"华彩丹青一甲子--北京画院六十年"艺术佳宴。参展作品选自画院多年来的精品力藏,从宋元至近现代,横跨一千年。此外,展览还以文献展的形式,梳理了60年来北京画院在创作、研究、教学、展示等方面的多项成绩,追溯过往,眼望未来。当天,北京画院创作楼画库改建工程奠基仪式同时开启,落成后的新楼将具备创作、收藏、教学、国际交流等多方位的实用空间,为北京画院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

\

六十年风雨兼程终有所得

1957年5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中国画院成立大会上,明确了"创作、研究、教学"为画院的三大任务。从此,北京画院厚德修身、笃行致远,在坚守民族精神,引领社会风尚的道路上扎实迈进,如今硕果丰存。创作力量可谓"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建院之初,京城画坛巨擘一时云集,传灯井然,留下翰墨无数。继往开来,招贤纳士不惟学历所囿,以海纳百川之容,创群芳争艳之景;学术团队,安于寂寞之道,深耕学问,研究成果体系化、深度化,并直指艺术创作所存问题,引鉴当下;教学机制,因材施教、师徒相授,别于学院模式,薪火传递,培养后学无数;展览策划,"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以小见大,静中取境,妙中求格,漫道寻真。

\

60年文基雄厚,新时代静思远行,将全部浓缩在文献之中,与观者诉说北京画院的发展变迁与功业辉煌。创作篇以《东风吹遍百花开》为导语,分享了画家在画院成立之初的欢喜。他们自发组织合作了这件巨幅绘画,如今相视,既有时代氛围,又真实地展露了画家进入画院后的心情。研究篇以书墙呈现学术硕果,从1957年创刊的《中国画》,到齐白石艺术研究、20世纪中国美术大家研究、北京画院藏品系列研究、中国古代书画研究……120余本书籍期刊记录了画院漫步研究领域时留下的足迹,也舒展开一部北京画院的学术发展史。展览篇以历年展览的请柬、导览册、图片交织成一张关系网,从中可洞悉研究和策划的方法:从齐白石艺术辐射至20世纪中国美术乃至世界美术,追溯古代书画,启发当今艺坛。教育篇根据中国传统绘画传承的特点,特别展出北京画院画家马晋为第一届研修班授课时绘制的课徒稿,以及当时研修班学生,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著名艺术史学者薛永年对这件课徒稿的临本。向观众重现了画家昔日授课时的情景,也展示出画院在教学领域的成就。

一甲子岁月悠悠,北京画院美术馆用一层展厅,将北京画院60年的所得所感以文献的方式呈现,期待与观众共享这些珍贵的往昔。与此同时,为了改变单一文献形式的枯燥,此次展览特别融入多媒体环幕空间,极大地丰富了展览的可读性与体验性,赋予文献更生动、多彩的展示意味。

\

二百余件画作文献佳中择优

60年典藏积淀,北京画院收有自宋元、明清、近现代以及当代作品近8000件。此次庆典之际,展览从中精选出书画、篆刻、古籍等200余件。这其中既有金城、陈师曾、于非闇、陈半丁等一批"京派"名家之作,又有"海派"巨擘任伯年、吴昌硕之精笔妙墨。既有傅抱石、宋文治等"新金陵画派"的艺术创新,又有"渡海三家"张大千、溥心畬、黄君璧的满纸古意。所展作品还涵盖了北京画院不同时期的经典创作,并强调对已故画家的呈现。更为难得的是,展览第一次系统展出了北京画院收藏的古代作品,宋人《松下抚琴图》、龚贤《云山林屋图》、费丹旭《仕女》、华喦《花鸟》,让观众得以出入古人意境,静品古法妙意。

\

\

作为全世界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机构,北京画院常设齐白石陈列展并分主题推出。在整理时发现,1979年为反映齐白石的伟大艺术成就,邮电部发行了一套《齐白石作品选》特种邮票,全套16枚,采用齐白石原画设计而成。值得一提的是,入选这套邮票的9件作品就在北京画院收藏。为此,展览特别推出了画作与邮票并置展出的环节,为观众赏析白石老人的艺术成就增添了几许趣味。

\

\

\

\

近年来,北京画院的重要收藏与捐赠成果喜人:2007年,收藏《地球的红飘带》连环画原稿934幅;2009年,托管李可染书画、水彩、速写作品200余件;2015年,接受周思聪、卢沉家属捐赠的《矿工图》组画及草图53件。2017年,再次接受捐赠卢沉作品21件……从收藏走向研究再到展览,北京画院的服务与专业得到了广大艺术家及其家属的认可,纷纷表示捐赠意愿。展览也专辟空间给予呈现,令人不忘那些感人的义举。在李可染艺术专区中,展览首次将两件《万山红遍》一同展出,实属难逢之品赏机遇。

\

系列活动辐射各地异彩纷呈

为了庆祝北京画院60华诞,多种形式的艺术展览与活动将在各地展开。5月25日,"出居声响--齐白石笔下的草虫世界"在江苏省美术馆举行。这是北京画院藏齐白石专题首次赴南京展出,参展的60余幅草虫作品锋毫毕现、栩栩如生,讲述了齐白石对自然生灵的关爱,以及老人从微观入宏观的哲学境界,为南京观众献上一道艺术盛宴。6月中旬,由北京画院在职画家近年新作组成的展览将在昆明、桂林等地拉开帷幕。展览不仅展示了北京画院的创作实力,展示了北京画院立足公益为社会活动绘制的巨幅创作,其意义还在于拉近了首都和南方地区观众的情谊,丰富了各地的城市文化建设。

\

在展览遍地绽放的同时,院庆期间北京画院组织的公教活动也是异彩纷呈。不仅邀请专家、学者从北京画院的历史、研究、展览和收藏出发,多角度解读北京画院60年的发展历程。而且根据公众需求,策划体验型的公教活动。让观众走进画院、走进展览、走进中国绘画的发展,共赏中国艺术经典,从眼到心再到手创作属于自己的中国画,体验中国艺术的趣与美。

\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北京画院忘却纷繁躁动、现世浮华,深耕学问、传播经典、精研创作、同行大道。今甲子之寿,华彩满堂,与众共贺。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