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当代艺术增速最快的第三城
0条评论 2017-06-19 10:47:41 来源:新快报 作者:段秀芳 刘茜

2017年6月14日晚,黄胄作品约24.6平尺的《日夜想念毛主席》在“广东崇正2017春季拍卖会”上,以5750万元成交。
2017年6月14日晚,黄胄作品约24.6平尺的《日夜想念毛主席》在“广东崇正2017春季拍卖会”上,以5750万元成交。

《财富》全球论坛在纽约、华盛顿举行路演推介期间,广州城市形象片在纽约街头滚动播放。
《财富》全球论坛在纽约、华盛顿举行路演推介期间,广州城市形象片在纽约街头滚动播放。

\

日前,一个“2017中国艺术城市排行榜”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经济总量全国第三的广州并不在前十尤其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而经济总量在广州后面的深圳则名列第四,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表示:“看到如此的排名,确实很让人遗憾!没想到作为经济总量名列前三的广州,却不在前十,这值得我们每一位从事美术工作的同仁共同思考该如何联合推进。”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夏季风表示:“深圳是北京、上海之后,当代艺术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第三城。”

广州艺术生态美术同仁应联合推进

日前,有机构平台推出了“2017中国艺术城市排行榜”,榜单前五名依次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南京,作为全国第三大城市的广州却无缘前十,排第11名,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据了解,这个排名是从“艺术资源、艺术活动、艺术普及和艺术品味4个角度,形成对地级以上城市艺术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独立第三方定量评估结果及评估排名”。

有趣的是,近日,由公众号“广州政府网”发布的消息显示,由世界城市研究机构GaWC发布在全球多个城市里,入选一线城市的仅为49座,其中,广州在中国大陆的城市级别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进入了世界一线城市的序列。”

对此,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许钦松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到如此的排名,确实很让人遗憾!没想到作为经济总量名列前三的广州,却不在前十,这值得我们每一位从事美术工作的同仁共同思考该如何联合推进。”

而日前发布的《广州艺术品市场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则就“广州艺术品市场相关管理对策建议”方面指出:可将艺术集聚区、美术馆、画廊等作为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推广,打造“艺术广州”精品旅游线路、文化体验项目;政府积极牵头出资,搭建平台,组织开展学术交流、宣讲普及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举办“艺术进社区”活动,请艺术机构、艺术品、艺术家进入社区与市民近距离接触,让艺术不再遥远;每年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有意义的有实效的社会艺术教育活动;艺术机构与大专院校、中小学校等合作,贡献专业力量,让机构走入校园,请师生走进机构,双方联合起来,开展对在校师生的艺术教育;举办市、区、街、各行业、成人、青少年、儿童、教师、学生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艺术创作比赛,鼓励艺术创作,激发艺术兴趣,促进艺术教育的发展。

深圳一个社区都在举办“影像节”

从排名数据上,深圳已经赶超广州,而从艺术活动方面,深圳似乎也确实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公众视野,通过收藏周刊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在深圳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大型双年展就有近10个,其中影响较大的包括: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当代戏剧双年展/深圳·福田、深圳国际水彩画双年展、深圳独立动画双年展、深圳雕塑双年展。而影响较大的艺术活动还有“深圳·新媒体艺术节”。

国内“双/三年展”模式最早诞生于九十年代的广州,但目前几乎没有一个“双/三年展”存活下来,曾经影响巨大的“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早已不再举办,而让全国瞩目的“广州三年展”还会否举办,也成谜。

作为国内少有能参加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画廊,2008年成立于北京的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在踏出开疆扩土第一步时,毫不犹豫选择了深圳,因此,也成为了2017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唯一一家“来自”深圳的画廊。其负责人夏季风接受收藏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是北京、上海之后,当代艺术市场增长速度最快的第三城。”

而对于在蛇口举办的“深圳·新媒体艺术节”着实也让广州美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甚为意外,他称:“虽然深圳的文化积淀相比广州,还是不能相提并论,但深圳近年对新兴文化的重视确实引起了我的关注,他们甚至一个社区都在举办‘影像节’‘动画节’‘戏剧节’等大型艺术活动,而在新兴媒介的大型活动方面,广州则相对少一些,连书画节都少见。”

值得一提的是,记者通过翻阅“深圳政府在线”网站发现,深圳四大支柱产业中就包括“文化创意产业”,而虽然在四年前发布的《广州市加快推进十大重点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却并未看到有关“文化艺术类产业”的影子,但据“广州文化产业”官网披露,广州正研究制定《广州市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见》等1+7系列政策,广州拟投入上亿元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深圳的收藏群体已形成,而且不断在扩大

然而,最近深圳e当代美术馆的执行馆长Kenna的一篇《深圳艺术的未来,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却对深圳“艺术雄起”论调当头棒喝,深圳没有完整的艺术生态链也几乎是不少人的共同看法,艺术家创作群体的稀少着实让不少人对日后的发展持疑惑态度。而虽然中国艺术品第一槌在深圳诞生,但近年出现在深圳的较大影响力的拍卖却少而又少。Kenna在文章中写道:“不要忘记本地画廊、民营美术馆生存的举步维艰。”他称:“深圳来了一个蜂巢当然是好事,最好来8-10家蜂巢这样的画廊,深圳的艺术市场就会很有活力了。”但同时,他又担心:“如果现在入驻20家画廊,大家都一窝蜂地抢滩深圳,那深圳这个市场肯定没办法消化。”

在艺术生态中,艺术创作的环节虽说有不少艺术家陆续长居深圳,但是从艺术创作队伍的梯队方面,似乎仍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而艺术创作队伍的单薄,会不会成为深圳艺术发展的一个掣肘?对此,夏季风持乐观态度:“深圳现有的几位艺术家都具全国性的影响力,特别是梁铨、严善錞、周力,会形成一种榜样的作用。另外,我觉得还会有艺术家移到深圳来。”

更重要的是,在夏季风看来,“深圳的收藏群体已形成,而且不断在扩大。因为深圳是个移民城市,藏家群体年龄普遍性偏年轻,而且主要集中在海归、从事于高科技产业、金融投行、IT业等行业,这些人的教育背景、视野以及对艺术品的认知度都较高。”

有趣的是,广州的艺术生态中,作为二级市场的拍卖一直比一级市场的画廊热闹,而深圳的一级市场则比二级市场远远要受人关注,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两个城市出现完全倒挂的艺术生态现象呢?

编辑:江兵

0条评论 评论

0/500

验证码: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