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艺术脱离时代背景讨论
都是狭隘的
最近几天,我微博被《揭开当代艺术的真面/The Truth About Modern Art》这个视频刷屏了。而晚晚和河清围绕当代艺术所作的辩论仿佛还在昨日。
在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当代艺术”这个概念作为被批评的对象两次出现在了公众的面前,不知艺术家和艺术爱好者们应当庆幸还是苦笑。河清批评当代艺术,他尚且有作为浙大人文学院教授的气度,视频中的语气和措辞相对委婉而学术;这个视频中的视频主站在普通观众的立场上批评当代艺术,嘲讽值满点。
他首先举了几个典型的当代艺术作品,来引出自己的观点——
当代艺术或概念艺术压根不是艺术,而是由一群自命不凡、故作高深、圈地自萌、指鹿为马的娘炮组成的。
英国艺术家Martin Creed的装置作品[Lights on and off],正如视频中所说,在一个空荡的房间里,数盏灯一直保持着开和关的动作。这个作品展览之后在佳士得拍卖会上拍得了70000英镑的高价。艺术家本人,还在2001年获得了英国的透纳奖。
Barnett Newman的油画作品。他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重要人物,也是色域绘画的主要代表人物。
著名的杜尚的小便池。
Tracy Emin的《我的床》。这是一张没有整理过的床,床上堆满了用过的避孕套、有血污的内裤、卫生巾、酒瓶、药盒、空烟盒、破拖鞋,床下则是一张脏兮兮的蓝色地毯。据说一位威尔士的家政主妇知道有这样一件作品存在之后赶到伦敦,拿出清洁剂和抹布,想要把它打扫干净。
小野洋子具有代表性的嚎叫型唱法。于此之外她还进行了另外一些实验性的行为艺术。如《太阳》,她要求“观众凝视太阳,直到它变成方的”;而在《碎片》中,她则要求观众用剪刀将她的衣服剪成碎片,直到令她全裸。
而视频主在得出“当代艺术或概念艺术不是艺术”的结论之后,聪明地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并不是没有优秀的当代艺术,也并不是没有才华横溢的当代艺术家。
但是一些艺术高层赞助却是如视频开头所列出的这样一些惊世骇俗、无法令世人理解和接受的作品。而导致这样混乱场面的原因,“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精英主义”。少量精英主义人士借艺术品来标榜自我高端,同时嘲讽一些不懂艺术的外行人。
因此他认为艺术必须有一套客观的、判断质量与才华的标准。而脱离这些标准的当代艺术和概念艺术,在他眼里是如屎尿屁一样的存在。因而总有展览品被错当成垃圾被扔掉的场面发生。
愤怒的对当代艺术的讽刺,似乎收获了大部分人的共鸣。站在观众的角度,大家几乎被他激进的观点所说服,当代艺术是精英人士内部的自我高潮,是一场诈骗。因为大部分人无法理解,依旧徘徊在当代艺术的门外,更无法理解这些作品中所传达出的“美感”。
而冷静下来仔细分析,能够发现视频主其实是在用语言来掩盖他表达的矛盾,以及对艺术史的认识不足。
让·穆克的雕塑和马蒂斯的剪纸
他援引了一位教授把自己的围裙的特写当做波洛克滴画来考验学生的经历,以此来表达对当代艺术的不满和讽刺,他将波洛克的滴画称之为“呕吐物”一般的作品,否定了它的内涵和价值。他认为艺术界高层推崇马蒂斯,好让所谓精英分子在色彩中具有张力和复杂性的情感上大做文章,而让·穆克的当代艺术作品“民众喜欢,大胆而富有天才”,却让高层避而远之。
然而,让·穆克的的确确是当代艺术家,马蒂斯则是现代主义的艺术家。两位在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艺术家,被拿来一同比较,来突出艺术界高层的荒诞的内幕,是否有点太牵强了?
而频频被提起作为“当代艺术无用”的典型例子的皮耶罗·曼佐尼的90罐大便,也是艺术家为讽刺当代艺术而创作的。
但是在当代,连讽刺都可以成为艺术。
丹托说:“在1960年代之后发生的艺术实在是一场革命。”
当艺术从古典主义的写实,发展到现代主义的抽象,再到当代艺术的“脱离物件”,这其实是思路的转变。当代艺术渐渐开始脱离物质,开始围绕观念来表达,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视野之中。因此当代人陷入了一种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成为艺术品的混沌和噩梦之中。
从古希腊开始,“有用的才是美的”这个观念一直延伸到现在,人们无法理解当代艺术作品中的观念和意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执拗在这件艺术品在使用上没有价值。它不符合当下大部分人的审美,没有黄金曲线、没有搭配得当的色彩,甚至有些作品直接从垃圾堆中取材,它们远远无法被悬挂起来装饰玄关。
当代艺术就是皇帝的新衣吗?
我们可以说需要一个普遍使用的准则来约束古典主义的艺术,但是不能指定一个规则来约束当代的艺术。任何艺术脱离时代背景来讨论,都是狭隘的。我们不能否认当代艺术中的确有一些钻空子的所谓艺术家,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良莠不齐的当代艺术里就没有新的思路的产生。
John Cage曾经举办过一场音乐会,在4分33秒的时间内,没有音乐,只有指挥在对着乐器凭空挥舞。4分33秒结束之后,这场无声的音乐会以掌声结束。这场音乐会获得了很大的争议,在外界看来,就像是皇帝的新衣:没有音乐的音乐会,就像一丝不挂的皇帝在游行。
他在首演之后解释道:
“无声是不存在的。他们以为这是无声,那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听,其实有很多偶发的声音。第一乐章时你能听到鼓动的风声,第二乐章时有雨滴在屋顶的声音,第三乐章人们自己就开始发出有意思的声音了。”
这其实就是一种脱离物件的注视。
当艺术开始在当代野蛮生长时,每种新的观念的产生,必定伴随着新的批评。每个人都可以发声,那么你是怎么看的呢?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