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为什么讨厌拉斐尔?高更割了梵高的耳朵? 安格尔被德拉克罗瓦气得扔掉咖啡杯?
纵观艺术史,对于渴望被世人铭记的追求和对统治地位的痴迷,曾无数次在艺术家之间引起激烈竞争和对抗。其中一些激发了艺术家的潜力,开启了杰作频出的时代;一些却对创作者带来了毁灭性打击,导致新星陨落——不管怎样,它们都明确彰显了艺术世界不为常人所知的风险。
下面,让我们看看5对最著名的欢喜冤家,正是他们的“相爱相杀”,谱写出了今天动人心魄的艺术史。
拉斐尔vs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左)和拉斐尔
1504年,年轻的拉斐尔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界崭露头角。受到前辈弗拉·巴托洛米奥,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的影响,拉斐尔的画风精致细腻,迅速获得了人们的欢迎和认可。1508年,年仅26岁的他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击败竞争对手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获得教皇儒略二世之邀,为教皇在梵蒂冈的私人图书馆绘制壁画。
拉斐尔·圣齐奥
尽管文艺复兴的记录者瓦萨里将米开朗基罗视为“神一样的存在”、“文艺复兴的巅峰人物”,但依然给予了拉斐尔极高的评价,并意识到这个年轻人给老一辈艺术家带来的巨大压力:
“拉斐尔无疑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他的朋友和追随者相信他的创作更加严格地遵照了艺术的准则,甚至超过了米开朗基罗。优雅的用色、极佳的表情描画、精彩的人物设计,在很多人看来,这些出现在拉斐尔画作中的特点都是米开朗基罗所不具备的。因此,他们相信就算没有胜出,拉斐尔在绘画方面也绝对可以和米开朗基罗平起平坐,在用色上甚至超越了后者。”
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 创造亚当
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 - 最后的审判(The Last Judgement)
米开朗基罗在这场竞争中表现得并不好。Robert S. Liebert在《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塞巴斯蒂亚诺:文艺复兴之争》中这样写道:“他(米开朗基罗)将自己无情的嫉妒、蔑视和怒气都归罪于拉斐尔”。
相比之下拉斐尔就显得游刃有余得多,他曾巧妙地将米开朗基罗的形象和名画《雅典学院》中的赫拉克利特合二为一。将自己的竞争对手画成永垂不朽的大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著名的话是“人永远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这一举动看上去相当奇怪,而英国艺术史学家Ross King却相信这一举动可以得到合理解释:“拉斐尔之所以这样做或许并不是因为赫拉克利特的哲学理念,而是因为这位哲学家对竞争对手出了名的尖酸刻薄。”
拉斐尔·圣齐奥 Raffaello Sanzio - The School of Athens 雅典学院
《雅典学院》下方的人物就是拉斐尔笔下的米开朗基罗
安格尔 vs 德拉克罗瓦
安格尔(左)和德拉克罗瓦
同为法国巨匠的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在19世纪展开激烈竞争。前者是传统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人物,而后者则推崇更为激进的浪漫主义。
这场竞技不仅仅局限在艺术风格上,同时还涉及了创作者对线条和色彩的态度。“安格尔将自己称为线条感和经典传统的守护者,还有道德和理性的守卫人……”《从大卫到德拉克罗瓦》一书的作者Walter F. Friedlaender写到,“线条和线性抽象总让人联想起合乎道德、法律、具有统一性这样的概念,而对色彩的强调和非理性则被看作一种异端邪说,是一种道德失常,必须竭力反抗。”
安格尔 - 大宫女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加国·安格尔
因此,艺术史上最著名的调色师德拉克洛瓦,不仅在艺术上被视为“与众不同”,甚至还被一些人认为对法国社会的道德稳定具有威胁。“我都不想看德拉克罗瓦”,记载中安格尔曾这样说,“他有种悍妇的味道。”
两个人的竞争不仅限于单纯的艺术争论,英国作家Julian Barnes曾用文字描述过二人的相遇。他们被同一位银行家朋友请去参加派对:
在怒视了彼此很久之后,安格尔再也忍不住了。手里端着一杯咖啡的他开始挑衅正坐着壁炉边的德拉克罗瓦。“先生!”他高声道,“绘画意味着诚实,意味着荣誉!”德拉克罗瓦冷漠的脸显然激怒了安格尔,他气的把咖啡撒了一身,然后抓起帽子转身离开,快走到门口时又回过头重复之前的话,“是的,先生!是荣誉!是诚实!”
欧仁·德拉克罗瓦 Eugène Delacroix - 自由引导人民
欧仁·德拉克罗瓦 Eugène Delacroix - 摩洛哥人和他的马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 vs 哈罗德 · 罗森伯格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和哈罗德 · 罗森伯格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和哈罗德 · 罗森伯格两位重要的艺术评论家,和他们拥护的艺术创作者共同打造了美国抽象表现主义浪潮,也正因此,美国在国际上的艺术地位大幅提升。然而,这并不能说明二人有着完全相同的偏好。格林伯格更偏向波洛克的抽象主义;他的对手罗森伯格则更喜欢威廉姆·德·库宁的油画。
杰克逊·波洛克 Jackson Pollock - Number 17A
格林伯格持有严格的形式主义观点,坚信抽象是传统绘画前进的重要一步——这却恰好是罗森伯格所反对的。后者主张“行为绘画”(Action Painting),认为绘画并非简单的图片,而是某个事件的记录。坊间流传着很多二人不合的花边新闻,但两位评论家的战斗更多还是发生在报纸和杂志上。
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 - 交换 Interchange
在《艺术写作为什么有着坏名声》一文中,格林伯格痛批了以罗森伯格为代表的评论家,称他们的论述为“伪叙说、伪阐释、伪历史、伪哲学、伪心理学,以及最糟糕的伪诗。”
罗森伯格则用一篇《行为绘画:扭曲的十年》作为反击,在文中他写道:
“‘我无法看到行为绘画的任何本质,‘克莱门特·格林伯格,一个天天研究大师杰作的情报贩子曾这么写过,‘我没法看到它与立体主义和印象派有任何联系,就好像我看不到立体主义和印象派的本质——毕竟它们和乔托、马萨乔、乔尔乔内、提香也没什么关系。’在这场名为艺术史的大戏中,艺术家出现又消失,不同的创作彼此滋养从而又孕育新的创作产生,这中间并非遵循着某些评论家所述的‘发展法则’。”
高更vs 梵高
高更(左)和梵高
梵高和高更都是被人们熟知的印象派艺术家。生活在同一时期,又在相距并不远的欧洲大陆上,时空重叠让两位艺术大师的交流变成必然。梵高和高更的战争始于友谊。
1888年,梵高邀请高更一同前往法国南部的阿尔勒进行创作。在一起生活的2个月里,二人彼此鼓励、交流艺术,梵高完成了《丰收》,而高更则画下了《阿尔勒的葡萄酒丰收》。
梵高 Van Gogh Vincent - 丰收
高更 Gauguin - 阿尔勒的葡萄酒丰收
然而,有着强烈性格的二人却未能长久地维持彼此间的友谊。高更曾在作品《画向日葵的人》中描绘了这位脾气不太好的朋友,梵高却并不买账,称对方画的是“正在慢慢发疯的自己”。不久后,梵高在咖啡馆的一次争吵中苦艾酒酒瓶狠狠地砸在了高更头上。
高更 Gauguin - 画向日葵的人
高更 Gauguin - 梵高肖像
再后来,根据流传颇广的故事,梵高的情绪越发不稳,甚至切下自己的耳朵送给了附近妓院的妓女。不过,有艺术史学家认为切下梵高耳朵的并非他本人而是高更。德国艺术史学家Hans Kaufmann在《梵高的耳朵》一书中这样推测、并还原当时的场景:
“在妓院旁,大概距离’黄房子’300米左右的地方,梵高和高更最后一次见面:或许是梵高先攻击了高更,高更试图进行防卫,想赶走这个’疯子’。他拿起自己的武器,向梵高的方向挥去,结果割掉了他的耳朵。”
梵高笔下的高更
大多数梵高专家都对Kaufmann的解释不以为然,Kaufmann本人却拿出了参考的证据。在事发后不久写给弟弟提奥的一封信里,梵高似乎在暗示着什么:“幸好高更…当时没有枪或者其他更危险的战争用武器。”
梵高笔下的高更
后来高更离开了阿尔勒。临行前,梵高绘制了《高更的椅子》,高更没有任何回应。
梵高 Van Gogh Vincent - 高更的椅子
1890年梵高逝世,11年后,高更在大溪地绘制了一幅与旧友相关的作品,名为《扶手椅上的向日葵》。
高更 Gauguin - 扶手上的向日葵
马蒂斯 vs 毕加索
马蒂斯(左)和毕加索
马蒂斯和毕加索的竞争,自始至终都充满了对彼此的尊敬和热情。二人的较量激发了无数创意杰作的诞生。在《竞争的艺术》一书中,评论家Sebastian Smee将这段往事称之为“现代艺术史上无可比拟的传奇故事”。
还在20多岁的时候,雄心勃勃的毕加索就开始向年长自己12岁的马蒂斯发出挑战,这也开启了二人多年来的共同进步。根据Sebastian Smee在书中所属,马蒂斯的代表作《蓝色裸体:关于Biskra的记忆》(1907)迫使毕加索开始思考自己的创作,而1907年完成的《亚维农少女》则可看作是这次思考的成果。据说马蒂斯在看到《亚维农少女》后,称赞毕加索为“令人振奋的创新者,”并称“或许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些什么。”
亨利·马蒂斯 Henri Matisse - Blue Nude (Memory of Biskra)
毕加索 Picasso - 亚威农少女
尽管如此,也有不少人更看重二人之间的竞争关系,在进行研究或举办展览时将其作为切入点,甚至是噱头。早在1918年的一次画廊展览中,为了引起人们的热情,画廊就将展览包装成为“两大巨头之间的冲突”,并把二人描述为“当代艺术界两大对立风格的代表人物。”
毕加索 Picasso - Marie-Therese Walter
马蒂斯 - 戴帽女人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