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码头创意园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城市更新近来年成为全球各个中心城市最热门的讨论话题,它是指兴建或更新着名的艺术古迹或工业空间,并利用这些空间去改变相邻地区,令其成为更高价格的物业、文化旅游景点、中央商业区、以及主要零售和娱乐区。城市更新的参考案例包括伦敦的南岸、金丝雀码头、国王十字街,汉堡的港口新城,东京的六本木等。
也有人说,中国现在就是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中国的主要城市都兴起着建设热潮,房地产价格不仅成倍增长,其中以“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也将对中国的社会文化带来深远影响。
资本助力加速上海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这一概念在近年来的上海,正由于资本的注入形成一股热潮。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市中心,一个同时贴有经典与潮流标签的项目拉开了帷幕。近期,位于延安西路1262号的上海万科城市更新项目——哥伦比亚公园正式发布。
延安西路1262号,这对于很多在上海居住的人来说,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原来是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以下简称上生所),同时也是孙科住宅、哥伦比亚会所等众多老建筑的聚集地,但极少人能够走入其中一窥芳泽。
这其中的建筑并非同一个时期所造,风格也各异。它最早是作为外国移民的休闲娱乐中心,于1924年建造了美国乡村总会,包括哥伦比亚会所、泳池、海军俱乐部。解放后,被上生所拿来用作生产疫苗的基地。
在这些老洋房中,1924年建造的哥伦比亚会所年代最为久远,该建筑原为美国领事馆为在沪英美侨民设置的集休闲、娱乐、生活的社交场所。而1930年由匈牙利籍斯洛伐克裔邬达克设计的孙科别墅,既是邬达克的经典之作,也是当时30年代上海精品住宅的代表之作。
如今,上生所把这块历史建筑保存完好的园区交给了上海万科来进行城市更新:2016年,上海万科与上生所对延安西路1262号进行了整体交接,这个见证了上海90多年风云变迁的园区,将在此后二十年由万科对其进行经营管理。此举也意味着作为长宁区乃至上海城市的新的城市更新标志性项目,上海万科将接过延安西路1262号的“钥匙”,迈上主城区城市更新之路。
“打造一个以文创产业为核心的城市客厅,”这是上海万科对于这个项目的构想。
该项目所在的长宁区,在上海中心城区中创新和产业园分布数量名列前茅,拥有大大小小40余个创意园,充满浓郁的创新氛围。但是各创意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所欠缺。正因此,万科期望打造一个多元化的城市客厅,依托产业服务品牌星商汇的资源,引入文创、餐饮、时尚等更为丰富的业态,打造一个工作与生活融合的空间。
常年研究上海历史和经典建筑的博客主“1949大典老牛”说,“将来,从番禺路到新华路一带,上世纪以来闻名遐迩的哥伦比亚生活圈,随着孙科别墅的修缮开放,将变得面貌一新。这里的历史人文气息,旅游休闲品位,相信绝对不亚于新天地、田子坊、思南公馆。”
签约仪式上,万科集团高级副总裁、万科上海区域本部首席执行官兼上海万科总经理张海表示,面对城市更新的必然趋势,万科已提前布局拓展商业、产业、养老、教育、租赁等复合领域,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开拓创新的理念,践行城市配套服务商职责,充分做好准备去实现历史建筑和文脉的保护、城市功能的活化、城市空间的共享和存量资产的升值。
“不只是让所有来宾重新体验一番旧时大家族生活繁荣风雅的景象,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城市更新的历程中要保护珍贵的历史文脉,并用契合城市和时代的方式去发扬和传承,”这是万科对城市更新的理解,也是它的优势之一。
据悉,上海万科产城公司接手该项目后,将与当今明星建筑设计大师雷姆?库哈斯合作。雷姆?库哈斯曾获2000年普利兹克奖,是当今最富有浪漫及乌托邦色彩的建筑师,也是建筑师中的艺术家,而其气质与延安西路1262号的文化基调相匹配。
大师的理念为在现有的建筑中注重引入新建筑,并对原有建筑引入变化,通过删减、改造及增加的处理手法,改善空间关系同时创造了更多新的商业、文化空间及创意办公环境。
而对于延安西路1262号内的历史保护建筑,则是通过一种积极的手段,让新、旧事物在这里碰撞交织,彼此间相互丰富充实,从而让项目变得充满生机活力与魅力。将延安西路1262号由工业园区转型成一个有办公与商业功能的具有魅力的公园环境,并融合时尚、文化与艺术元素。
从单一的艺术区走向更广阔的城市空间
一方面是艺术区的建设在上海依然方兴未艾,而一方面,上海拥有的更为广阔的、分散在城市不同区域的老洋房、老工业遗址正在成为一个又一个城市更新新的发声场域。
提及苏州河,大家并不陌生。苏州河是上海史上一个最重要的城市水路,沿岸是上海最初形成发展的中心,催生了几乎大半个古代上海,后来,又用100年时间成为搭建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水域框架。苏州河下游近海处被称为沪渎,上海市简称也是来源与此。
时至今日,文化已经被视为一种独特而重要的社会资源,上海最早的艺术园区:莫干山路50号(M50)便位于苏州河畔,可以说,苏州河正是这样一个具有独特历史场景和文化特色的城市单元。
位于新闸桥边的南苏州路1247号,看似不起眼、和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的仓库建筑实际却有着百年的历史:它据说曾是杜月笙的私家粮仓,但与其不同的是,在杜月笙之前,1247号还曾是“中国通商银行第二仓库”。无论是中国通商银行还是杜月笙,都是上海历史上浓墨重彩、极其精彩的一笔。
2017年5月29日,这座百年仓库重获新生:“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全新开启,项目由成功打造了卢湾区的特色创意园区8号桥的上海八号桥文化策划,短短48天的项目改造,不仅仅保留、还原这栋拥有百年历史的仓库建筑,重寻回它的历史价值,还赋予了其更多的人文和艺术价值。
如果说,“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仅仅是悠久历史的苏州河文化改造的中的一个新闻事件与缩影,而一场更为大规模的苏州河的城市更新正在进行中:有消息指出,美国的Sasaki事务所赢得了上海苏州河改造设计竞赛项目,此次的改造项目,将赋予其全新的商业和文化功能,催化整个面城市的更新。苏州河两岸区域悬殊的经济状况因为静安区和闸北区合并也得到了缓和,这大大地推动城市更新的全面进行。项目的的主要出发点是,将滨水区延展到相邻的城市街区,创造出更多的公共空间。城市流域文化的划分还将加强与附近点的联系,就像火车站和M50艺术区的连接。
借由新空间的开幕以“艺术如何介入公共空间”为主题的研讨会也同时展开:研讨会由艺术评论家、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总编徐明松主持。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教授,上海美术学院博导、近现代艺术文献博物馆馆长李超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教授,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同教授,上海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文汇报资深记者张立行,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叶芃和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洪健出席研讨会。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李翔宁指出:“这些年大家觉得艺术应该成为一个城市推动力,比如像深圳的华侨城创意园区、上海西岸,以苏州河边两岸系列的艺术空间,这些都是属于集合型、团块式的对城市发生作用,而现在人们对于艺术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不光说像北京的798,或者是m50这样集合性园区,我觉得也需要分散在城市的各个阶段,各个地段遍地开花的这种状态。“
“以前我们是经常把一个城市比作几个板块,它会有一个特别的艺术区、生活区、商业区,那么现在就是把艺术区、生活区、商业的功能都打散了,然后揉在一起、变成一种碎片化和像素化的处理,就像我们把红色、蓝色和绿色其实是变成非常细的这个均匀分布的这种状态,这种层面上看上海的各个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美术馆和艺术空间是一种新的补充。”
在他看来,针对上海2040年的发展规划: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更强的是上海在文化上的吸引力:“实际上对于我们的文化、艺术空间的要求是从大型的美术馆到路边的各种各样小的这种艺术空间,在各个层次上都应该展开。”
城市艺术空间面临错位竞争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立行表示,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对于艺术的需求愈发旺盛,以前青年人喜好呆在咖啡馆,现在则喜好周末去美术馆看展。而据统计,上海公共艺术空间有1300多个,所以他指出:“城市空间也面临着错位竞争。”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首先对于工业遗存的如何处理与转化成为一大难题。艺术评论家徐明松指出,当下城市更新过程中,工业遗存转化为艺术功能空间的改造思路和做法所在多有。然而在当下新一轮都市更新过程中,如何真正摒弃大而无当的空间改造,改变重形式轻内容的“蚊子馆”现象,提升艺术介入空间的品质,委实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
“上海实际上是艺术资源非常丰富的城市,但是面临的问题是艺术资源非常碎片化。”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助理、史论系主任李超近年来主要研究都市艺术资本这一课题。在他看来,当后工业遗址变成了一个城市更新的看点,那么就应该思考:这个空间背后实际上它承担的社会使命是什么?
如何在工业遗址上新的艺术空间里激活氛围?李超强调,这些城市艺术空间要成为重新打造成为整合城市艺术资源的平台:“上海艺术资源需要整合,像博物馆、名人故居、美术学院、媒体、艺术家等可以强强联手,这些就需要有一个平台,而展览正是这么一个平台,它就起到盘整、激活城市艺术资源的作用。”
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金江波认为,艺术也应该承担社会进步、社会创新的职责,当年蔡元培就希望用美育来替代宗教。艺术还应该考虑如何让公众参与进来,他通过像威尼斯双年展等案例,藉以佐证城市艺术空间的再生和发展,有赖于创意文化的深化以及品牌行销的策略。
“与专门的美术馆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老建筑是有温度的”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院长张同看来,艺术馆在城市当中,是一个有温度的空间:“城市的文化艺术的发展从这些古老建筑的变迁上也能体现出这座城市文化艺术认知的水平。”
“如今人们到美术馆不是单纯地来看一幅画,而是希望通过作品寻求启发,或者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净化。它虽然是一个提供了物质界面的空间,但是它里面的内容对城市的发展、对城市、市民、家庭、社会的观念发展它是提供有温度的内容,在这空间里面,向外面散发和传播的。”张同指出:“对于社会需要有一种关怀,与社会发展要建立起关系,艺术介入并不是好像我们简单的去理解用什么样的艺术家?用什么样的策展思路?在这个空间怎么呈现,可能它的作用会更大、更立体、更全面。”
“城市的艺术要介入生活,艺术融入生活已经是一种趋势。艺术不光是做阳春白雪,同时也要走下里巴人的路线。如何和青年人的这种非常灵活的这种口味能够结合起来,实际上是通过这样的一种手段能够让年轻人通过这种文化可以慢慢的引导他们、疏导。”在李翔宁看来,作为一个艺术空间,还应该考虑如何在雅俗之间取得一个平衡:“策划展览时要考虑社会背景,多了解青年人的喜好、诉求,这样才有可能通过艺术吸引青年观众。”
毫无疑问,以文化导向的城市更新正在被决策者视为一个非常吸引人的概念,而能否打造成为商业、人文、艺术与文化多赢的局面也有待时间的检验。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