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艺术家尹朝阳:三十年未改的硬气!
2017-11-06 11:09:28 来源:99艺术网 作者:魏娜

1990年初冬的某一个清晨,一个青年拍摄了这张照片。一张充满着冲突和矛盾的野性气质。笔者多年前曾看到过,至今仍刻于脑海。今日看来,这绝非仅仅一位艺术青年形象,更是在27年后依旧硬气不减的伏笔。

\

而照片中的青年在多年后谈到:“我能清楚地记得那间十五平米房间里的几乎一切细节,铁丝上那双洗的僵硬的袜子,发黄生锈的烟筒,我凌乱茂密的头发和坚强的眼神。那个早晨没有雾霾,阳光清澈,我和哥们儿约好早晨出发之前互相拍张照片留个纪念。有个细节一直记得,我们故意在没有洗脸之前拍照,原生态,没错,我目光如炬,试图看穿之后几十年的道路。看穿之前,不需要洗脸!“

我们再来看看当年他的自画像:

尹朝阳 自画像 水粉 1991
尹朝阳 自画像 水粉 1991

艺术家对这张画儿回忆到:“这张画在几年前不知去向,如同我同样不知去向的九十年代的那几年,但我记得画它的那个位于天津美院老宿舍楼的那个昏暗的走廊。我倾尽所有买来弗洛伊德的画册,这幅自画像是当时典型的学习画册后模仿之作。以今天来看,我可以不必把眼睛瞪得那么大,一个荒诞的事实是无论二十多年前或二十多年后,无论眼睛瞪得再大也看不清楚,或者我需要的只是不停地永不停止地看着,一直看下去!”

这个”不需要洗脸“,把”眼睛瞪得那么大“的青年,如今已步入不惑之年,却依旧英气不减,他是尹朝阳。

今日99艺术网给观者带来这位行走在中国当代艺术前列的70后艺术家尹朝阳。

尹朝阳的绘画曾开启了“70后”艺术家关于青春感伤的主题探讨,并真正开始塑造这一代人的自我形象和情感特征。他的绘画始终把宏大叙事置于人性反省的关照之中,进而对时代性的青春境遇进行了感性的概括。在九十年代,以尹朝阳等人为代表的“青春残酷绘画”,重新使绘画在叙事性、图像概念以及美学趣味上,具有一种不同以往的实验性和思想深度,并构成九十年代前卫绘画的一个重要倾向。他的绘画在中国九十年代末期的具象主义绘画中具有重要的位置,他将那个时代成长经历之中的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线索,从社会主义的乌托邦信仰或者革命浪漫主义之中抽离出来,可以成为人们在应对这个日渐平庸和妥协的现实世界的立场与态度

“没有被时代覆盖”,也许对于太多被历史洪流淹没的70后艺术家来说,是一个不轻的评价。而对于尹朝阳,更有说服力的说法应该源自于他对于现状的关注、对于自身内心的尊重,让他自己独有的才华通过绘画形式呈现出来。将他的作品在不同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内容和不同趣味,折射了他创作生命始终旺盛——它来自于内在的紧张度和不竭的驱动力。

而今日中国当代艺术从学习西方到自我的重塑、裂变、构造,尹朝阳作为70后艺术家,至今依旧走在最前列,这是本土艺术家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当我们梳理尹朝阳的作品,从《青春远去》,到《失乐园》,从人物到风景,他完成的是自我不断向内的挖掘和生长。70后一代,生存在中国新旧社会的夹缝中,对旧世界的眷恋和抵触使他们重新认知自我。

《青春远去》系列是艺术家对70后青春状态所给出的诠释,作品中的青年迷惘、幻灭,一代人的青春就在晦暗、朦胧的氛围中无处安放。这时的尹朝阳刚离开校园,居住在东郊偏僻的画室中,《青春远去》是九十年代末70后一代青春期状态抗议和呐喊的范本。

青春远去 布面油画 150×200cm 2000年
青春远去 布面油画 150×200cm 2000年

2000年之后出现的《神话》系列则终结了青春的状态,进入到对人性更深层次的探索中。青春的群体性被艺术家个体性所替代,《神话》中对于狰狞面孔的特写将人的异化描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神话  150×130cm 布面油画 2001
神话  150×130cm 布面油画 2001

2004年,尹朝阳带来了自己的又一个系列——“乌托邦”。在这个从《英雄远去》中所见的端倪演化而来的“乌托邦”的世界,尹朝阳完成了个人与毛泽东的某种“并置”。后期,这个系列演化为探讨个人与集体情怀的“广场”系列。

广场之十·东方红  布面油画 220×385cm 2005年
广场之十·东方红  布面油画 220×385cm 2005年

2010年后,步入不惑之年的尹朝阳在一系列“正面”肖像画之后,几乎是突然地转向了“风景”。已经熟练并形成风格的人物在尹朝阳笔下消失,取而代之地是山中古寺,是密林巨石,那些在前人山水中被用来卧游的景色,被尹朝阳取而化之,呈现一派庄严。斧劈的气势和精细的气质并存于尹朝阳的画面之中,堆砌其上的颜料饱满欲滴,让这种风景幻化出更多“山水”的情意。

正面 布面油画 350x250cm 2010年
正面 布面油画 350x250cm 2010年

古壁 130x130cm  布面油画 2017
古壁 130x130cm  布面油画 2017

对于尹朝阳来说,创作的每个阶段有所不同却又都有着前作的线索,如果从情绪出发,或可从青春的严酷、神话的悲悯、伟人的崇拜与风景的庄严中找到各自的倾向与作品区隔模糊的融合。

尹朝阳经常将黄宾虹和塞尚进行对比,在他看来,他们具有太多共同的东西:他们的语言都是朴素的,手段都是直接的,而他们的视觉形态也有很多共同点,更为重要的是,这是出于审美趣味和文化性格的亲近。从当年“青春残酷”走过来,转眼人到中年,他已不再满足于青春期那样由着性子释放爆发力。中年的心情和气质,警惕和克制将带来远比青春宣泄更复杂也更耐人寻味的精神纵深。塞尚带给他的不仅仅是语言形态的启发,而是那种庄严的形式和朴素的表达,以及强大而自信的气度。

  夜山 布面油画 148x174cm
  夜山 布面油画 148x174cm

七年嵩山、气质从未消散

从2010年起,尹朝阳开始了对嵩山的描绘,其中不难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曾消退却与日俱增的敏锐的现场直觉和旺盛的创造力。

尹朝阳在嵩山
尹朝阳在嵩山

这七年来,色彩饱和,干净、鲜活,那种强度无疑令人觉得过瘾。而穿统的笔墨被他转译为粗壮的色块和充满爆发力的线条,如喷射的岩浆,恣意、放肆地在纸张和画布上奔涌、流淌。

晚山红 150x250cm 布面油画 2011
晚山红 150x250cm 布面油画 2011

如尹朝阳所言:“圈一处明山做出发点,从中照见自我,慢慢生长,成全自己。”其作品中,每个阶段的山景都展现艺术家不断反馈自身的痕迹,意象也从部分具象慢慢迈入更恣意的抽象,精准的抽样出艺术家在山水题材各阶段性的旷美之感。

寒山
寒山

尹朝阳一直善于运用视觉的悖论,在语感上特别留意于生与熟、粗与细、强与弱的反差,同时善于以突兀感来调节视觉的节奏,使画面物象始终处于矛盾与冲突之中,聚合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这是经验之谈,他从不习惯于单一的修辞方式,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随意的线条实际上恰到好处地穿行在物象的边缘,暗示性地扩张了物象的体量和空间,使物象获得了膨胀感和涌动感。

 寒林图 2017 布面油画 250×300cm+250×350cm+250×300cm
 寒林图 2017 布面油画 250×300cm+250×350cm+250×300cm

“对我自己而言,最重要的来源当然是传统,绘画作为一种独立的表达手段年龄太长。我感觉甚至超过文字的年龄,这种行为必然包含许多非理性的基因。这也一直是我到今天迷惑又充满兴趣的魅力源头。另一个来源则是向传统学习的过程中自身的参与,年龄越大这种参与感越强,当然那同时也包含对传统和自身习惯的反动,今天看这种反复是艺术自身的特质,我自己已经见怪不怪了。”(尹朝阳)

我们不难看出,传统中隐逸的趣味和诗意的栖居绝不是尹朝阳的追求。面对他的风景,最容易被那种苍茫而坦荡的味道打动。对尹朝阳的语言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是黄宾虹,一个是塞尚,而他们都是形感强烈,气势雄强的艺术家。

 晚山  布面油画
 晚山  布面油画

“到一定年龄,肯定不能只是青春期那样由着性子释放爆发力,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历史文化背景,去推敲语言的上下文关系,去考虑艺术品质的高低,去想象艺术和自身的关系——这个年龄该正视这些问题了。黄宾虹给我一个非常大的影响就是他提出“士”的概念,这是一剂良药,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层面的自信和强大,就今天的状况,可以救治俗气、浅薄、萎靡和猥琐。”(尹朝阳)

黑松 300x30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黑松 300x300cm 布面油画 2013年

“我是艺术家,必须把艺术立起来,其它的就交给命运。如果说在这个时代,我还能保留一点我的尊严和人性,我认为就靠我的艺术。”——尹朝阳

\

99艺术网对尹朝阳专访

99艺术网:首先和大家讲讲文章开头那张照片的事儿?拍出了那个年代少有的英气,那时是个什么状态?您属于70后艺术家,应该没有参与过当时比较热的“八五新潮”,当时在北京对您有影响吗?

尹朝阳:那是1990年,是我来到北京的第一年,一天我和我住在一起的朋友,想互相给对方拍照留一个纪念,就拍了那张照片。其时当时我在河南老家从高中起已经考了好几年中央美院,然后1990年高中一毕业,我就一个人来到北京,继续考,最后考了两年才考上了中央美院。所以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家,还是在备考的学生。而且当时也没有说一定要做所谓的“艺术家”,就是想给自己找一条活路,“艺术家”甚至对我来说不是那么有吸引力的东西,当时就是希望离开老家,靠自己生存下去。从社会的最底层给自己找生存空间,现在感觉依然是这样。

而那时不管是“八五新潮”还是89艺术大展,对我来说基本没有影响,当时还是在备考,甚至这些“新潮”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反面的影响:它们对我自己来说更是一个参照,就是我不能这么来搞艺术,我希望创作一定要回到个人体验。

99艺术网:不管是过去的“青春远去”、“神话”、“乌托邦”等系列作品,还是到现在的“嵩山”系列,您都强调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视觉经验,以前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黄宾虹和塞尚对您的启发不小,能讲讲他们对您作品技巧上以及心境上的影响?

尹朝阳:作为一个当代的艺术家,就无疑就是要受到过去艺术的影响,包括中国的传统还有西方传统的影响,还有就是中国短暂的30年的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但我一直有一个做艺术的出发点,就是所有的创造最终要回到个人。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下来一直想要的。

其实当你去看这些中西方艺术大师的作品,从早期到后来的作品,他们的创作其实和人本身的成长是匹配的。所以当你去研究这些大师的时候,包括对技术本身成长的回应,其实很多情况下是和人生经验有关,就是感同身受。

99艺术网: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怎样看待中国传统和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现在不少当代艺术家热心研究中国传统书画,您觉得是否是一种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尹朝阳:这个几乎不用回答,对我来说它不是一个问题。现在很多人谈“文化自信”,对于某些弱势群体是一个节日。如果真正自信的话,真的就不会把它挂在嘴上,真正的自信是不用你特别的去关注,你就生活在期间,对它有个正常的反应就可以了,我希望的是,无论你去面对传统还是面对西方文化,都要平视,不过份的褒贬,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用一种健康的心态就好了。当你自己过分的重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给自己灌鸡汤、打鸡血。这种心态目前太多了。我认为我们都应该有一个客观、放松的心态。

99艺术网:不管您以前是画人物还是风景,您以前说过最终都要走向自己,那这近30年的创作历程,包括画嵩山的7年,您回头望自己的作品对自己有什么总结或概括?

尹朝阳:我想到两个词:一个是“甘之如饴”,就是当你能在自己的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变化的时候,我很喜欢这种感觉;第二个就是“渐入佳境”,就是你在逐渐的接近自我的感觉,绝对的状况是不存在的,就是你在逐渐接近这种真正自我的状态就会非常吸引人。

99艺术网:我们回顾您的艺术历程发现您在创造上一直能保持极为旺盛的创造力,并且多年来,那种属于艺术家特有的艺术直觉和敏感性一点没有降低,是怎样维持这种状态的?

尹朝阳:其中这种东西不是一位艺术主观意愿上能维持就可以的,每个人会有不同艺术生命的长短。还有就是看你想要什么,就像佛教里面说的人无法避免“贪”“嗔”“痴”,需要你自己在艺术、在生活中决定什么是值得、什么是不值得的,我做艺术从上美院到今天,我从来不觉得有过什么遗憾,放弃了什么、得到了什么,要自己去决定什么更重要。

99艺术网:简单介绍下这次最新的展览?

尹朝阳:对于这次展览,是过去两三年间的作品,其实是记录了我这期间的思考。其实艺术家的语言的介绍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重要是让作品去传达。


尹朝阳最新展览:

\

尹朝阳在嵩山

开幕时间:2017.11.4(周五)15:00-18:00

展览时间:2017.11.4-12.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10号恒通商务园B36-B座1层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