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林·奈沙特:艺术是我们的武器
2018-05-22 10:51:35 来源:中国妇女报 作者:李黎阳

真主的女人
真主的女人

破裂
破裂

伊朗女艺术家施林·奈沙特(ShirinNeshat,1957-)是一位流亡者,她居住在纽约,但其所有作品几乎都与苦难深重的祖国有关。政治定义了她的身份,改变了她的生活。她无法找到道德、情感、心理和政治上的空间,以使自身逃脱现实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于是,她以艺术为武器,成为为民发声的喉舌,并成为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桥梁。

奈沙特的成名作是创作于1993-1997年的系列摄影《撩开面纱》和《真主的女人》,这两个系列的作品源自她1990年回国探亲时的切身感受——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由波斯文化转向伊斯兰文化,人们的外表和公众行为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转变,伊朗妇女被迫穿上了伊斯兰传统罩袍,甚至拿起武器,成为“殉道”者。这种变化发生在她离开伊朗的十几年间。1974年,生于开明的中产阶级之家的奈沙特赴美留学,并于1983年毕业后选择留在美国生活。之后10年,她几乎放弃了艺术创作,和未来的丈夫(纽约曼哈顿一间艺术和建筑店面的经营者)一起经营店面。与一些艺术家、建筑师和哲学家的接触,重新激发了她对于艺术的热情,并开始深入思考艺术问题。1990年的那次归国,除了与家人团聚,她还希图与故乡文化重新接轨,以期找到自己的社会定位。然而,她找到的却是一个完全意识形态化的已经面目全非的国家。

于是,从1993年起,她创作了一系列涉及穆斯林社会文化、政治和宗教规范的摄影作品,在这些多以伊朗女性为主题的作品中,象征暴力的武器与绘有波斯文字和传统装饰纹样的女人白皙的面孔、手足同框,突兀而又刺目,这种黑与白、明与暗、温润与坚硬的充满矛盾性的对比,作为处理当时可怖的现实与革命前伊朗文化之间的差异的一种方式,取得了触目惊心的奇效。她运用有关女性殉难、流亡和身份认同的波斯诗歌和书法,探讨知识与宗教的复杂性,借以质疑世界各地对穆斯林妇女片面的身份塑造。同时,也解构了那些“自愿”身处于由神的爱和信仰以及暴力、罪恶和残酷交织在一起的女性的世界。这两个系列一经面世,便引起广泛关注(观念摄影艺术家辛迪·舍曼成为其作品的最早收藏者),但奈沙特也因此于1996年开始被伊朗政府拒绝入境。

随后,奈沙特扩展了她的艺术范畴,她先是拍摄了自己主演的第一部视频短片,不久又推出了影像装置三部曲:《动荡》《破裂》和《狂热》。之后,她的主要工作转向了影视制作。2009年,她所执导的故事片《没有男人的女人》荣获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银狮奖。这部电影取材于伊朗女作家莎姆什·帕西普的同名小说,描写的是1953年伊朗的民选政府被美国中央情报局支持的政变所推翻的那一时期发生的故事,影片探讨了四位女性在伊朗传统和历史交界点上如何自处,以及她们如何寻找关于改变、自由和民主的理念。奈沙特之所以拍摄这部电影,是因为她觉得担负了向西方世界传达伊朗历史的重任。西方人对伊朗的记忆大多停留在伊斯兰革命之后,但伊朗也曾经拥有民主政治,她始终认为,正是由于颠覆了摩萨德博士领导的民选政府,复辟了王室,才最终导致了由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的伊斯兰革命。因此,美国政府对伊朗的今天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她也希望藉由这部电影唤醒同胞的记忆,使他们回首从前思想昌明的日子,看看曾经不是那么伊斯兰化的自己。最重要的,她是想让世界了解,伊朗人民也曾经为民主而奋战。

生活在美国的奈沙特,认为自己同时身陷两场战斗,一场是对西方人眼中的、以西方观点塑造的伊朗“女性、政治以及宗教等形象”予以澄清,以扞卫民族骄傲,坚持彼此尊重;另一场战斗的对象则是当政者。尽管面临危险,但她仍坚持不懈地用作品发声,旨在启发、动员、激励伊朗人民并带给他们希望。

对真理的追寻,使得奈沙特最终成为了她曾经不愿成为的那种人——一个政治流亡者,一个女性主义者……然而,作为一名视觉艺术家,她最大的兴趣乃是能够创作出一种“超脱政治、宗教以及女性主义议题的、举足轻重的、永恒的、普世的艺术作品”。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