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徐冰《蜻蜓之眼》展开,这场论坛讲述今天的媒介与公共生活
2018-12-04 09:37:01 来源:澎湃新闻 

11月29日至12月1日,“沟通城市:数字技术与多元文化——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在复旦大学举行。论坛期间,当代艺术家徐冰进行了主题演讲,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教授范文兵等人则就“媒介融合”展开了讨论。

后监控时代的公共生活

监控摄像头如何影响着城市文化?29日晚,一部特殊的电影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展映。徐冰完成了中国影史上首部没有专业演员、没有摄影师的剧情长片《蜻蜓之眼》。该影片的素材来自于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公共媒介——公共摄像头。徐冰的工作室24个小时采录各地的监控视频,选取来自公共监控镜头的数万小时录像素材剪辑成这部电影。

《蜻蜓之眼》剧照
《蜻蜓之眼》剧照

电影《蜻蜓之眼》讲述了女孩蜻蜓和技术男柯凡之间的故事,监控视频中的男男女女构成了男女主人公的无数个“替身”,他们毫不相干,不同视频中所显示的时间与地点强化了这一点,最终却组成了一个“古典爱情故事”。监控视频的真实性和故事的虚构性之间形成奇妙的张力。

在演讲中,徐冰表示,《蜻蜓之眼》的灵感来自他2013年时所看到的法制节目中的监控画面,他觉得这些画面很有魅力,“我觉得这些监控画面太有魅力了,我不知道这种魅力从哪来的。后来我就在想,如果谁能够用这些监控画面做一个剧情电影出来,一定非常有意思。”不过,从想法到实践,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一开始没有那么多素材,”徐冰说道,一直到2015年,徐冰发现网上有大量民间上传的监控画面,于是重新开始了这个项目。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他发现监控的定义已经发生了改变,在影片《蜻蜓之眼》中,能够看到这种改变,行车记录仪、直播等产生的视频片段都出现在画面中。为了收集素材,徐冰也需要征求很多人的授权,使用他们所提供的视频,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发现一种“参与式文化”,人们愿意通过这样的方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

在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被《银幕》杂志评为今年最受关注的10部影片之一。徐冰认为,“今天的世界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摄影棚”,每个人平均每天会被监控摄像头捕捉到300次,“无处不在的监控系统是一种真正的散点透视,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观和视角。”

移动网络技术与“媒介融合”

从《天书》到《凤凰》,再到《蜻蜓之眼》,徐冰一直在运用他所看到的不起眼的材料传达他对于这个社会的思考。他将这些材料视为一种全新的媒介。而就像《蜻蜓之眼》所展现的,城市是现代媒介的发生地,传播学的研究与现代城市发展紧密相连。如今,席卷全球的移动网络技术正在突进,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传播革命。在这一数字媒体时代,传播对于城市沟通的意义得以凸显,移动新媒体创造了现代城市的新型传播状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传播网络已迫在眉睫。以此为背景,为期三天的论坛试图通过新闻传播专业专家与跨学科学者的沟通,推动对中国社会当下新技术、城市化进程中公共生活的深入理解。许多新媒体实践话题被囊括在讨论范围内。而“万物皆媒”、媒介融合等城市与媒介的新话题也受到了与会者的关注。

在30日的论坛上,对于知识超载的问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黄旦引用了艾略特的诗歌《岩石》:“我们在生存中失去的生活在哪里?我们在知识中失去的智慧在哪里?我们在信息中失去的知识在哪里?”在他看来,不是说数字技术诞生以后这些只会、生活和知识失落了,而是要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一番全新的创造,这个是我们面临的现实。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系系主任、教授范文兵指出,建筑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与媒介结合。以“网红建筑”为例,在他看来,网红建筑借助自媒体,通过好看的照片图像而获得大众关注。此外,由于现在数字时代的发展,我们日常面临的所有建筑类型可能都需要重新思考。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孙玮引用雷吉斯·德布雷的话——媒介圈不比生物圈大,不比生物圈小,在孙玮看来,媒介融合就是融合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一切,把生物圈所有的东西全部联结在一起。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