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管理、艺术经济与艺术品金融
2019-02-20 08:57:31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黄隽

从上个世纪60-70年代开始,伴随着欧美艺术市场的繁荣和活跃,艺术管理、艺术经济和艺术品金融的市场和学术研究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高校相关课程和学科探讨和设置。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艺术品市场规模和价格攀升,这个过程同样也出现在中国。

本文讨论的艺术管理、艺术经济特指艺术品这个范畴,而不包括音乐、影视等其他艺术形式。无论是艺术管理,还是艺术经济与艺术品金融,都是新兴的交叉学科。艺术偏感性,而经济学偏理性。艺术品独特的情感精神属性,使艺术品与管理和经济的结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和规律。本文只是从经济金融学的角度探讨对艺术管理、艺术经济和艺术品金融三者的看法,相信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会有不同的视角和思考。

在教育部学科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中,与艺术管理、艺术经济和艺术品金融直接关联的是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这三个学科。

其一,艺术管理。

20世纪之前,世界艺术中心一直在历史文化悠久的欧洲。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很多艺术家从欧洲来到全球商业金融之都美国纽约。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20世纪60-70年代,当代艺术开始在美国兴起繁荣,艺术机构和相应的制度逐步完善形成。

顺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地处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较早地设立艺术管理专业,美国其他一些高等院校也纷纷设立相关专业。最初,一些高校把艺术管理专业设在商学院,伴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深入,美国艺术管理专业逐步由商学院转向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或教育学院,课程和学科内容更加偏重艺术品方面的深度性和专业性。

高校的艺术管理专业设在大城市更具优势。首先,学校地处大都市、尤其是国际性大都市,各种国际性的艺术活动、展览和研讨会较多,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视野开阔、海纳百川,撞击出不同的思想火花,激发创作力和想象力。其次,大都市文化艺术机构和活动较为集中,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习,了解和熟悉市场,学以致用,同时方便求职。

管理学通过分析执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整合组织的各项资源,提高生产力的水平和效率。从管理学的角度,强调实操应用,较为关注市场机构有效的商业运营。不少国内高校艺术管理专业课程涉及到美术史、文化经济学、艺术展览和活动策划、艺术产业管理、美术博物馆管理、博物馆公共美术教育、市场营销、公关广告、媒体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艺术品鉴定估值、艺术经纪、管理学、财务会计、知识产权、文化政策和法规等。

艺术多维度与产业融合,艺术酒店、艺术商场、艺术地产、艺术文旅、艺术乡建等也是艺术管理涉足的领域。除了学校的课程学习,有高校艺术管理本科专业在第三、四年根据不同研究方向采用“工作室教学+项目教学”,工作室师资由校内外、国内外专家学者构成,围绕文化创意产业、艺术商业、展览策划与管理、美术博物馆管理、艺术出版、艺术传媒等几个核心方向展开实践课程。

艺术管理与工商管理最大的不同在于艺术市场中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非营利机构的运营管理,包括政府资助、企业或个人捐赠和赞助,还有博物馆、美术馆、基金会等运营等。

其二,艺术经济。

从教育部的学科分类来看,经济学的一级学科包括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核心思想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其视角与管理学有很多不同。按照一般高校的教学体系,经济学专业中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是重要的基础课。

从国内外来看,在学术研究方面,不少学者采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方法探讨艺术经济的规律,研究经济周期、不同市场的要素与禀赋、货币政策的宽松和紧缩、艺术消费、财富人群的规模、税收政策、跨境艺术品流通、国际贸易规则、市场预期与相关政策等对一个国家或区域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就属于艺术经济宏观的范畴。还有学者研究消费者、收藏家和投资者心理和行为、价格指数变化、艺术品交易特征、成本与收益、拍卖中的博弈等等,就属于艺术经济的微观内容。艺术经济或艺术品金融的不少学术文章发表在国际顶级刊物上(例如,AER上就发表过多篇)。

经济学科在不断发展,行为经济学成为主流经济学的重要补充。理查德·塞勒(RichardThaler)因行为经济学和行为金融学领域的突出贡献获得了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艺术品市场往往成为行为经济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中情感特质是重要原因。艺术品市场具有较强的“行为异象”(BehavioralAnomalies)。艺术品是一种展示人个性和情感的精神产品,其价格上限由欲望和收入水平决定。艺术品创作和市场往往呈现出不规则和非理性的特质,例如,艺术品市场中的禀赋效应。所以,对艺术品市场价格、收益和风险的分析,不能完全依赖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和效用最大化等假设,而需要更多地纳入社会学、心理学等内容。在很多情况下,行为经济学比主流经济学更适合解释艺术品市场。

其三,艺术品金融。

金融学(含保险)在教育部的学科目录中属于应用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艺术品金融更加聚焦艺术品的金融属性。

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开始,伴随着经济发展、精神需求提升和资产配置效应等需求,全球艺术品市场繁荣,艺术精品的投资收益和风险特征显现,在欧美学术界最早出现了有关艺术品价格指数和投资收益率的金融学术论文。在艺术品金融的语境下,投资收益和风险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艺术品的异质性和交易的不频繁性增加了研究的难度,艺术品市场透明和流动性较差,主观性强,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成本较高,除了拍卖佣金,还有存储、保险和评估等费用,艺术精品是高风险高收益资产。金融学的风险和收益需要量化,经过学术界的不断地改进和优化,目前已经形成了与艺术品特征相匹配的指数模型。关于艺术品价格指数模型、艺术品精神价值的度量及表现、艺术精品的避险特征、艺术品风险与收益、艺术品与其他主流资产收益率比较、艺术品市场的效率、艺术品锚定效应、一价定律、杰作效应、艺术品资产配置效应等学术论文相继出现。与此同时,对艺术品情感和依恋使投资者很可能会在何时购买、出售或支付多少做出次优决定,艺术品市场行为金融学也是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领域。

除了学术研究外,在金融实务操作方面,收藏家和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持有艺术品促进了金融服务机构艺术品财富管理供给相继产生。例如,艺术品质押融资贷款、艺术品私募基金、艺术品私人银行服务、艺术品家族信托和家族办公室、艺术基金会、艺术品保险与保管等都是财富管理的模式。专业的艺术品财富管理可以有效地帮助客户传承文脉、保值增值、避免纠纷、隔离风险、合法节税。

总体来说,从国内外高校专业设置来看,不少美术学院或者艺术学院开设了艺术管理本科和研究生专业,成为国家和社会认可的较为成熟的学科,比艺术经济和艺术品金融更为普及。

最近几十年,在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艺术品的创作、展示、流动、交易的生态,为艺术与媒体、金融和商业的跨界融合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学科的交叉越来越明显,这些都给艺术管理、艺术经济和艺术品金融的学术研究和课程设置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