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保利拍卖2019春拍现当代艺术夜场将集中呈现中国当代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意图梳理中国当代艺术史的主要脉络。其中包含了刘野首次描绘米菲兔形象的《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蔡国强以APEC烟火设计为契机创作的《APEC景观焰火表演草图:欢乐颂》、曾梵志肖像创作起点的标志性作品《黄昏之一》以及毛旭辉九十年代初期的最典型面貌《93家长三联A》等。在多元化的全球视野观照下,中国当代艺术必将促进中国与世界的互动与交流。中国艺术家汲取西方前卫性、实验性、观念性的艺术理念,并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与精神内核,以重构属于当代中国人的文化信念与艺术品位。
刘野 《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 》
Lot 4552
2003年作
布面丙烯
120×80 cm
签名:野 Liu Ye 2003
说明
这是画家第一次在画作中运用兔子米菲这个角色
出版
《刘野:红黄蓝》 P15 少励画廊 2003年版
《顽皮的刘野和他的童话世界》P43 现代周刊282 2004年版
《中国!新艺术和画家》P137 Atglen 2005年版
《博伊斯令我头痛》 P162 2005年版
《童话世界的三原色》 P101 东方艺术经典 2006年版
《快乐的人与快乐的事》 PD14 明报 2006年版
《东方艺术》 P101 2006年10期
《刘野》 P133 伯尔尼美术馆 2007年版
《在理性框架中讲述感性故事》P52 艺术收藏与设计 2008年版
《轻微的颠覆》P78 东方艺术大师 2008年版
《刘野:作品著录1991-2015》P316 HATJE CANTZ2015年版
展览
2003年刘野:红黄蓝北京少励画廊 / 北京
2004年刘野:红黄蓝香港少励画廊 / 香港
估价:RMB 8,000,000 - 16,000,000
创作于2003年的《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融合了刘野最为经典的多个图像元素:米菲兔、蒙德里安和自画像。在此,蒙德里安的经典画作和迪克·布鲁纳创造的米菲兔融汇于同一个画面当中,是刘野对于两位艺术大师的纪念与致敬,同时也是艺术家自我艺术观念的重申。作为刘野的潜在自我,首次出现在刘野画作中的米菲兔既是镜像,又是面具。因此,在刘野的《蒙德里安、迪克·布鲁纳和我》之中,有着他对于古典主义形式的自我演绎;有着他对于艺术偶像的自我转化;同时也有着对于日常之美好生活极度夸张的赞美。
蔡国强《APEC景观焰火表演草图:欢乐颂》
Lot4563
2002年作
火药爆破,纸本
300×400cm
签名:祝愿──欢乐颂为APEC作的计划蔡Cai2002.元旦
出版
《蔡国强艺术展》上海书画出版社2002年版
《蔡国强》艺术家出版社2005年版
《蔡国强》瓦伦西亚现代美术馆2005年版
《东方艺术大家3》东方艺术杂志社2007年6月
展览
2002蔡国强艺术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估价:RMB5,500,000-8,500,000
火药爆破是蔡国强最为国际艺坛所熟知的代表性的艺术语言形式。他将充满偶发性的火药作为艺术创作的媒介,创造出一种独立于各种艺术流派之外的视觉语言,既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也丰富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形式元素和造型语汇。此件《APEC景观焰火表演草图:欢乐颂》正体现了蔡国强在千禧年初的爆破艺术的特征。蔡国强在2001年10月为上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设计了爆破场面,当时他动用了超过26000枚烟花火药,从上海黄浦江面到东方明珠塔的1800米的高度,上演了20分钟的烟火爆破。APEC烟火的设计对于蔡国强而言是一个契机,他在爆破试验中更深入地研究了烟火的状态和轨迹,当火药被点燃时,爆破的瞬间出现各种不可思议的形状,又迅速消失在黑暗中。蔡国强在画布上燃烧火药,则是为了将瞬间的形态留存下来。
蔡国强《兵书(册页)》
Lot 4564
1998年作
火药爆破,水墨,纸本
34.8×2070.6 cm
签名:兵书 Cai Guo Qiang
封底:一九九八
木盒上签名:Cai Tsai 蔡,2004.9.14
说明
附原装木盒
估价: RMB 800,000 - 1,800,000
原装木盒正面与册页正面
自1984年开始,蔡国强做了一连串以帆布、纸、木板、甚至博物馆内部墙壁等各种材质为画布的“火药画”。从技术层面来看,蔡国强的火药画特别有趣的一点是,它可以被理解为另类的传统水墨画,只是它的技术与传统技巧完全不同,甚至南辕北辙。火药爆破所造成的样貌,和中国水墨画那种在有意和无意之间产生的不可预测的效果很相似。蔡国强的火药艺术是透过点燃火药所形成的。它们不是表演艺术,也不该被视为此类表演的文件记录,因为画布上所留下的痕迹并没有记录下艺术家任何活动的直接效果。“泼”在作品表面上的“墨”不仅是爆破过程最有力的见证,同时也为烟火独特的表现力留下了证据。而蔡国强在爆破过程中扮演的角色,一方面是拿捏平衡的执行者,另一方面是使自由和不自由进行谈判整合,合二为一的创造者。
——高名潞 《用神秘创造神秘: 蔡国强的 “火药画”》
曾梵志《黄昏之一》
Lot 4546
1989 年作
布面油画
80 × 100 cm
签名: 89 凡志
出版
《曾梵志的绘画》 P1
《我·我们 曾梵志的绘画 1991-2003》 P158 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3 年版
《周春芽 曾梵志 季大纯》 P52 北京龙人艺术 2006年版
《当代艺术家丛书第五辑 ? 曾梵志》P22 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 版
《Writing on the Wall--Chinese New Realism and Avant-Garde in the Eighties and Nineties》 P107 2008年版
《Zeng Fanzhi Every Mark Its Mask》 P36 Hatje Cantz Verlag 2010年版
《曾梵志 散步》 P56-57 中信出版集团 2017年第一版
展览
2016年 曾梵志:散步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 北京
估价: RMB 12,000,000 - 22,000,000
1990 年创作的这幅《黄昏之一》是曾梵志在肖像创作历程的起点,是他对真实性、个体真像的最早期思考,也为后来的创作方向定下了基调。以这样独特而细致的观察视角,曾梵志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一代年轻人无所适从的焦虑表现得淋漓尽致,但这种忧郁和焦虑又是属于不同的个体,是个人化的,每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思考都有着独特的不可重复性,曾梵志的肖像画就是聚焦于这种共性之下的个体生命的差异性。另外,这件《黄昏之一》是曾梵志肖像系列中比较少见的描绘多人物的作品,但画面中的人物之间没有任何的情感和精神交流,呈现一种疏离和冷漠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其90年代初《面具》系列的一种启发和先声。
毛旭辉《93家长三联 A》
Lot 4544
1993 年作
布面油画
137 × 113 cm × 3
签名:1993. 大毛
出版
《道路:毛旭辉绘画历程(1973-2007)》 P160-16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版
《川逝:大毛的艺术》P342-343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版
《艺术界张晓刚、毛旭辉》P180 2011年2月刊
《毛旭辉:我就在这儿》 P96-97 索卡当代艺术有限公司 2017年版
展览
2010年 川逝: 大毛的艺术毛旭辉绘画作品展 炎黄艺术馆 / 北京
2017年 毛旭辉:我就在这儿 关渡美术馆 / 台北
估价: RMB 4,500,000 -6,500,000
可以说“家长”不过是权力的另一个代名词。权力在文明世界里 , 有着各种各样的代名词。对权力的探讨就是对人的探讨。因为权力体现着人的本能和欲望的某个方面; 体现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某种实质性的关系。
——毛旭辉
“大家长”系列的创作始于1988年,可以说是毛旭辉九十年代初期最典型的面貌,此件《93家长三联 A》采用了三联画的形式,仅使用了黑、白、红三种颜色,就创造出了一个如同梦魇般的视觉场域,涵盖了他早期创作中最重要的精神意象。中间的画面主体为一把靠背椅,靠背椅在毛旭辉的早期作品中往往与人或者家长的形象一同出现,所代表的是父辈的权威和家长制。到后来,艺术家便直接用靠背椅来作为父权的代表。
毛旭辉《剪刀和圭山风景》
Lot 4556
1998 年作
布面油画
138 × 113cm
签名:毛旭辉 1998 (背面)
出版
《毛旭辉》 P225 程昕东出版公司 2005年版
《毛旭辉1976-2007》 P52 汉雅轩 2007年版
《道路:毛旭辉绘画历程 (1973-2007)》 P339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版
估价: RMB 600,000 - 800,000
创作于1998年的《剪刀和圭山风景》, 罕见地在同一画面中融合了画家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系列创作。画面中,在红土、绿草的掩映之下,巨大的红色剪刀以顶天立地之势矗立于画面中央,在背后圭山的映衬之下,仿佛一个无声的纪念碑,庄严而肃穆。对于剪刀这一形象的视觉特质,毛旭辉曾表示自己因为一次偶然的创作,“无意中发觉剪刀形象在视觉上有强烈冲击力,随着画的过程的深入,这种无意识成为有意识,剪刀形象逐渐成为了画面中的主体形象, 占据了主要位置”。
周春芽《红宝石》
Lot 4545
1995 年作
布面油画
80 × 100 cm
签名:周春芽 1995
估价: RMB 1,600,000 -2,200,000
创作于1995年的《红宝石》中,我们得以一窥周春芽的艺术精髓。画面中,周春芽有意省略了对于背景部分的塑造,而作为画面中心的宝石本身则得到了更明确的凸显。宝石仿佛化身为一颗强烈跳动的心脏,在画面微妙张力的映衬之下,似乎有一股难以竭止的生命力即将喷薄而出。与他的绿狗、红石、艳桃等系列作品相似,周春芽始终坚持追求对蓬勃的生命力和细腻视觉感的描绘,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画都是关于激情和浪漫的,欲望是人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东西。”
刘炜《无题》
Lot 4547
1999 年作
布面油画
82 × 80 cm
签名:刘炜 Liu wei 1999
估价:RMB 2,000,000 -3,000,000
《无题》创作于九十年代的末期, 画面集中表现刘炜在九十年代关怀的一些日常主题,“No Smoking”, “I love nature”,狗,女人,骆驼,骷髅头,和猪肉,以挑战没有情节的事物和构图。刘炜在画中寻找自由,在内心和自然的交流中,艺术家随意地将色彩自由地溢出画面,在日常世俗的事物中,刘炜又加入波普的元素,用素描性的和中国水墨画式的笔触在画面中以西方涂鸦的方式书写当代的调侃糊涂谱。
方力钧《2002.1.10》
Lot 4553
2002 年作
布面油画
399.5×175.5 cm×4
估价: RMB 8,000,000 -16,000,000
“手”在西方宗教绘画中的图像学含义一向非常丰富,米开朗基罗曾经在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中描绘了上帝与亚当之手接触的瞬间,以此来暗示生命的诞生。在《2002.1.10》中,方力钧对这个经典符号做出了重新诠释,手成为生命和创造的象征, 那只捧着光头和鲜花的手正是生命的载体和创造力的来源。《2002.1.10》运用了一种类似于超现实主义的方式,将细致入微的写实性描绘和奇特的想象力结合起来,画中的群山以准确的透视法画出,暗示这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环境,而凭空出现的巨手又与背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显现出某种不可知的不合理性与神秘性。
岳敏君《假山石 -2》
Lot 4554
2003年作
布面油画
140 × 125 cm
签名: Yue Minjun 2003
出版
《岳敏君迷失的自我》P151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中国油画家全集·岳敏君》 P86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6年版
估价: RMB 1,000,000 -1,500,000
此幅创作于2003年的《假山石-2》是岳敏君艺术探索之路上的重要尝试。三位带有岳敏君标识特征的“大笑”的人依次占据画面的下半部分,三人合力将巨大的太湖石块举过头顶。从体量上看,石块因其庞大的体积仿佛有着泰山压顶一般的重荷,但在人物脸上无所谓的笑中,却显示出了一种轻如鸿毛的戏剧性反转。画家正是利用波普式轻松诙谐的语言方式,将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常识进行了反讽意味的消解,为观者带来一种荒诞、新奇而又饱含深意的视觉与心理刺激,通过一个个视觉寓言来解释潜藏于现实表象之下的内在真实。
王广义《大批判 -HINE XO》
Lot 4555
1994年作
布面油画
150 × 120 cm
出版
《上河美术馆》 P52-53 天津社会出版社 2000年版
《王广义的艺术与思想批评与访谈文集》 P346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年版
估价: RMB 600,000 -800,000
大批判系列具有典型的波普艺术特征,即广泛利用已经存在于大众文化中的海量图像,通过解构、挪用、并置等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方式对图像进行处理,最终赋予全新的意义。创作于1994年的《大批判-HINE XO》,是王广义该系列重要的早期代表作。画面中,昂扬的革命战斗精神与充满商业气息的国际品牌商标以一种充满戏剧性的戏谑方式和谐地相互映衬,似乎暗示着在全球一体化这一宏观历史情境中,中国与西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因日渐深入的相互碰撞、冲突、交流与融合而生成的复杂关系。
宋永红《河堤边的男女》
Lot 4557
2005 年作
布面油画
81 × 100 cm
签名: 宋永红 2005 Song Yonghong
估价: RMB 150,000 -250,000
作为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艺术家,宋永红自始自终秉持着一种特别的“旁观者”视角。《河堤上的男女》创作于2005年,相较其早期创作中艳丽、外在的画面特征,此幅油画却有着阴沉的灰色调,画面中的都市男女位于画幅右下,背对着观者注视的目光,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窥视视角,灰色的城市河堤以及远景的城市剪影使得画面充斥着某种与现实对立的压抑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被赋予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荒诞。
刘小东《没办法之三十三》
Lot 4549
2002年作
纸本丙烯
173×142 cm
签名:小东 02
出版
《刘小东》 P5 诚品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版
《刘小东全方位 1978-2018》 P445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9年版
估价:RMB 1,800,000 - 2,800,000
这幅作品,其实是非常偶然的我开车的一个过程,我看到高速路边上,两个人爬电线杆子,其实他们在修广告牌。但至于身材,穿什么衣服我全忘了,就知道两个人好像是往特粗的一个杆子上爬,但是高速路“唰”一下子就过去。我老忘不了这个情节,突然有一天我就去找了两个人,我们家附近的民工,我说你们俩爬爬电线杆我照个相,他们就答应了。绘画是精神产物的东西,我老在琢磨这个东西,生活当中每一件事,对你有点感触的,不见得能形成画,可能形成小说,形成纪录片。
—— 刘小东
刘小东《蓝寿桃》
Lot 4550
2011 年作
布面油画
200 × 200 cm
签名:小东 11
出版
《品藏东方——中国经典艺术展》P164-165 上海美术馆 2012年版
《刘小东全方位 1978-2018》 P654 辽宁美术出版社 2019年版
展览
2012年品藏东方——中国经典艺术展上海美术馆 / 上海
估价: RMB 2,800,000 -3,800,000
在《蓝寿桃》中,女子散漫地斜倚于沙发上,目光懒散,表情倦怠,仿佛沉浸在画面的内部,沉浸在自身之中。这一场景,不禁令我们回想起西方古典油画中最为经典的人体图示——一种由乔尔乔内、提香等绘画大师所建立起来的关于女性之美的永恒姿态。然而在此件作品中,刘小东并无意重现美术史的经典,而是试图通过一种典型的后现代艺术语言即“挪用”来消解当代绘画对于确定意义和象征性的崇拜。
画面中的慵懒女子身着金黄色短衣, 而搭在沙发上的丹鹤仙桃图紫色织物更是将刘小东式的大俗大雅发挥到了极致,人间烟火之味犹如余音绕梁。就像艺术家所说的那样:“我要想画成那样,就非常做作,不可能,就像你信仰神也不可能变成神一样,我是俗胎凡子,肉胎,不可能那样,但我知道那种东西的境界,那种境界就是让我们这些俗人变得更俗。”
尚扬《不断掰开的玉米》
Lot 4541
1986 年作
布面油画
90 × 88 cm
签名: S.Y.1986
出版
《中国现代艺术史 1979-1989》P254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2年版
《尚扬》 P31 广西美术出版社1994年版
《尚扬大风景的喟叹》P97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中国新艺术三十年》 P265 Timezone 8 2010年版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1979-2009》P234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版
展览
2010年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 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展 民生美术馆 / 上海
估价: RMB 1,000,000 -1,500,000
这个画是一个契机,因为当时我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我并没有找到我应该走的方向。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想要画这张画,而且把这张画的名字取名为《不断掰开的玉米》。比如说我们知道,生命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萌发的过程,那么我就用一种很朴素的方式来寻找问题的一个方向。所以实际上是一个我对生命意义追问的开始。从那以后我的作品就确实发生了一个转变。以这些作品的画面带来视觉冲击,希望能够摆脱当时一些形式化的束缚,尽量地回归到一种朴素的民间语言,但是它所表达的内涵是有些哲理和追寻意味的。
——尚扬
陈文骥《一切 》
Lot 4560
2006年作
布面油画
D:180cm
出版
《陈文骥》 P41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版
《陈文骥》 P27 东站画廊 2009年版
《美术研究》 P35 2009年第一期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0 陈文骥》P93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年版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1979-2009》P185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年版
展览
2006年 一切·陈文骥作品展 AYE画廊/ 北京
2009年 09陈文骥作品展 东站画廊 / 北京
2010年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年度提名——2010陈文骥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北京
2010年 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展 民生美术馆 / 上海
估价:RMB 1,500,000 - 2,000,000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在整体空间中占据一个点的位置,并不力图说明任何问题,只要能对这个空间有所解释、帮助。对这个空间进行反应就足够,而不是对作品本身进行阐释。所以我现在希望作品尽可能没有确定的形象,尽可能不涉及具体内容,尽可能不存在意义,更加单纯,植入空间之后更容易与之融于一体。
——陈文骥
陈文骥《E》
Lot 4559
2005年作
布面油画、木板
D:100cm
签名:陈文骥 2005(背面)
出版
《陈文骥》 P29 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6年版
《陈文骥》 P23 东站画廊 2009年版
《陈文骥油画廿四年》 P111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0年版
展览
2007年 心象——陈文骥作品展 学古斋 / 首尔
估价:RMB 500,000 - 800,000
陈文骥的作品被栗宪庭评为“一种静悄悄的革命”。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教授,与大多数人不同,陈文骥一直独立于任何艺术运动与潮流之外,但是他的作品一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陈文骥痴迷于表现形体两个面转折之间的边缘。根据绘画里透视的基本原理,两个面之间的转折,或者一个球形切面形成的圆弧,其实并不是一条线,一个锥形的尖部,也不是一个点,而是由无数个面组成的。陈文骥说:“我是一个不擅长与人直接交流的人,所以我希望从静态的物象中寻找我存在的证据。在眺望远处黄昏笼罩下的小镇,安静得就像呼吸在片刻中停止的那一瞬间,我常常能真切地感受到光线正向生命的终端靠拢,在极其缓慢的转换中,带给我的是一种与世人渐渐远去的感觉。好似一幅灰色的画面,无声而悠远。”
谭平《无题 》
Lot 4561
2014年作
布面丙烯
200×300 cm
签名:Tan Ping 2014
出版
《当代油画――抽象与综合材料专辑》安徽美术出版社 2015年版
《谭平》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5年版
展览
2015年 东方抽象与西方具象——谭平对话卡斯特利 中国美术馆/ 北京
估价:RMB 1,500,000 - 2,000,000
此幅《无题》作于2014年,画面中红、白、蓝、灰四色的肌理展现出了媒介本身的生命,每一种色彩仿佛被赋予了活力,它们相互渗透、拉锯、重叠,在清晰与肯定的视觉关系中又置入了微妙的叙事痕迹。最为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艺术家对于“线”的诠释。黑色的线条从各个方向穿过画面,交叉叠合,分割了色域的空间,有种特别的设计感。线条内部的粗细、速度和均衡也颇为讲究,而这是源于谭平扎实的版画功底。同时,对线条的迷恋也来自谭平强烈的书法意识,早在德国时期,他就尝试以书法入版画,希望以此连接东西方的艺术传统。这些都使得线条这一最为基础的造型元素在谭平的艺术中被赋予了最大的文化内涵。
王迈 《国际平台 No.1》
Lot 4540
1996-1997年作
布面油画
160 × 110 cm
签名:王迈 wang mai 1996-1997(背面)
估价: RMB 800,000 -1,600,000
我的绘画大部分形象及效果处理的依据大都来源于“人工光色闪耀的屏幕影像”,那种非自然的光色非常吸引我。我在未开始画之前一般先把身旁朋友们及我的形象编排在一个剧场的情境之中,我试图通过某些表现性人物形象的描绘与屏幕中的写实影像形成矛盾的关系,他们可能是观者的角色,也可能是被审视的对象。
——王迈
1972年出生于黑龙江的王迈称得上是最具综合才华的70后艺术家之一。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王迈长期坚持着对艺术的探索,从绘画、雕塑、装置到行为艺术,将各个媒介融会贯通从而建立起跨媒介的语言系统。他在九十年代中后期所创作的《国际平台》系列,探索了二十世纪末大众文化以及传播媒体对观者无形中的影响。此幅《国际平台No.1》即为同系列中的佳作。王迈在作品中运用了在该系列多次出现的萤屏中的老虎与幼崽形象,并且与蓝色的人类大脑形象所并置,由此表现出人类欲望的精神镜像。
周长江《互补——天道与人道 》
Lot 4562
1990年作
木板、纱线手套、钱币
360×180×240 cm
签名:周长江,Zhou Changjiang,《互补——天道与人道》 (背面)
估价:RMB 150,000 - 200,000
陈箴《无间断的声音 》
Lot 4566
1998年作
儿童钢床,母牛皮,木鼓,金属支架,线绳,铃铛,鼓槌
140×145×70.5 cm
出版
《Chen Zhen: Invocation of Washing Fire》 P350 Gli Ori (Italy) 2003年版
估价:RMB 800,000 - 1,600,000
1998年创作的作品《无间断的声音》,艺术家用儿童床、木鼓等作架构,绷出了一系列用母牛皮做成的鼓。凭借对物料与工艺的高敏感性,以及哲学家的人文理性,作品既拥有牢固的物理基础,又散发着神秘的光彩,深具人文性。对声音和日常材质的运用,陈箴巧妙的把物理世界同精神世界联系在一起。击鼓是一系列的自我照顾,自我洗涤,释放了压力,并再次寻觅身体与情感之间的平衡。这件作品是物理的、物质的,同时也是象征的、精神的,击鼓便是一种自我体验,具有独有的能量,独有的激烈。
隋建国《衣钵》
Lot 4567
1997年作
铸铁雕塑
240×160×130 cm
出版
《点穴:隋建国的艺术》 P228-254 岭南美术出版社 2007年版
展览
1999年 香榭丽舍大街道世纪雕塑展 香榭丽舍大道 / 巴黎
2003年 比利时海岸当代艺术三年展 / 比利时
2005年 隋建国——理性的沈睡 亚洲美术馆 / 旧金山
估价: RMB 1,200,000 - 2,200,000
《衣钵》作为隋建国深入人心的典型代表作之一,成功的将传统政治题材解构、挪用,将中国人情结最深的服装——中山装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以铸铁雕塑的方式呈现出来,使得人站在衣服造型面前能明显感受到一种威慑力,并感受到作品的丰满与沉重。“中山装”是隋建国重新回到写实雕塑语境里的武器,也体现了他对极少主义在中国的可能性的理解。因为在这一系列作品之前,隋建国的作品多是非具象的、材料实验性的。此时他用“中山装”证明了“写实是能够成为当代艺术语言的。”
顾德新《2004.05.09》
Lot 4568
2004年作
陶瓷救护车,军车,坦克,警车,消防车
尺寸可变
展览
2012年 顾德新:重要的不是肉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 北京
估价:RMB 1,500,000 - 2,000,000
顾德新是“85新潮”美术运动的重要代表,亦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公认的最具先锋性与探索精神的观念艺术家。在《2004.05.09》中,陶瓷烧制成的救护车、军车、坦克、警车、消防车,在展厅里排列成了巨大的方阵,以不同色块构成的方阵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功能系统:绿色代表军队,红色代表消防,白色代表医院。不同体系之间各自形成整饬的队形,象征了社会秩序的严整和国家机器的压倒性力量。观众在整齐划一的秩序中可以体会到强大的国家主义及其意识形态对于个人意识的规训与宰制。但是当观众俯视时,这些陶瓷车又如同儿童玩具一般,显得滑稽、无足轻重。通过两种同时获得却又充满巨大落差的心理体验,顾德新揭示出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荒诞关系。
李占洋《手术室 》
Lot 4569
2006年作
青铜着色雕塑
版数:4/4
102×68×75cm
展览
2010年 中国病人·李占洋个展 白盒子艺术馆 / 北京
估价:RMB 200,000 - 300,000
王度《中国日报》
Lot 4570
2006-2007作
白铜雕塑
250×130×156 cm
展览
2010年 陷阱 艺术 ISSUE Projects / 北京
估价:RMB 300,000 - 400,000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