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重要的人物之一,傅中望的作品有三个向度:历史的、文化的和公共视野的。其创作主线是对当代艺术与社会人生的真诚思考,是对社会现实的敏感把握,是对生命、生存的关注。对于他而言,雕塑就是他的生命记忆和社会生活的场所,他在雕塑中的持之以恒及不间断的挣扎,表达着对当代社会和艺术人生的激情思考,记录着对人生的洞察性表达。在雕塑中带给阅读者的是关于从去传统到再传统,从去中国化到再中国化的无尽思考。
此次,艺术家傅中望作为武隆懒坝国际大地艺术季《大地的声音》板块中受邀的国内艺术家,将为观众带来以碎片化的构造方式形成的头像面部,其五官被不锈钢镜面所取代的装置作品《面镜》。
《面镜 Bronze Mirror》雕塑 不锈钢 200cm×130cm×120cm
参展作品
《面镜》的创作源于对古代铜镜的感受,作品是对古铜镜功能形态的寓意。中国有一种说法叫“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我把人的面部五官进行了一个平面的处理,事实上就变成了一个镜子,这个镜子放在环境当中,所有人都可以去面对它,也可以映射到周围的环境。
《面镜 Bronze Mirror》雕塑 不锈钢 200cm×130cm×120cm
《面镜》把传统的古代的铜镜作为一种艺术的语言,转换成一种新的视觉形态,在今天新的语境当中,它和古代的铜镜有所不同的是,古代的铜镜主要还是观看自己的面貌,傅中望把镜面放在一个人的头像上面去,让它放在环境当中就不光是一个静止的物体,既是让所有人去观看、审视自己,具有一定参与性,所有人面对它的时候,自己也成为了镜中人,也映照着大地。
《面镜 Bronze Mirror》雕塑 不锈钢 200cm×130cm×120cm
艺术家与武隆懒坝
卢征远:可以谈谈您对大地艺术的理解吗?
傅中望:大地艺术愈发成为现在国内不断兴起的艺术活动,这种现象其实可以说是我们的艺术和艺术家逐渐从室内展厅或者画廊走向了一个公共空间,走向了户外,在我们的大地景观,在中国每一个不同的地域,找到一种文化或是传统与现代的连接,我觉得这是最近几年大地艺术总体的发展趋向。再一个就是大地艺术其实也就是公共艺术,它放在一个公共的户外的环境当中需要艺术家不断地去结合现有的环境和条件,让更多的公众来参与,它强调的是公共性,在形式上不光是雕塑,还有装置,还有一些和地景结合的一些作品,这样更加丰富的创作方式就目前来讲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别是对热爱艺术的观众或者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他们都比较喜欢这种身临其境,甚至是自己能够加入其中的这么一种艺术方式。这样的一种活动或者展览可能还会继续地持续下去,还会获得更多人的对这种方式的喜爱。
另外,像大地艺术这个概念也是从西方的现代艺术的脉络中提出来的,虽然它不是中国人的发明,但是在中国古代,传统的景观当中都有类似的作品。其实放在户外、公共空间、自然环境,我们都可以称之为景观的艺术,或者环境的艺术。而如果叫大地艺术的话,那么艺术家可能就要更注重和地缘的结合,更加注重一个特定的地域文化的传承,或者它在地性的表达。大地艺术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艺术家都会用不同的材料、语言来作为它的媒介,应该说这种方式让艺术家不断接受挑战,让他们面对不同的新的环境,去创作更多新的艺术作品。
紧张筹备中的懒坝美术馆
卢征远:您认为您的艺术风格与本次武隆懒坝国际艺术季是否有契合的关联性呢?
傅中望:我觉得我的作品还是很契合这届艺术季的主题的,因为《面镜》本身就是一个人的头像,我把面部做了一个镜面的处理,所以这个作品置放在大地,置放在公共空间当中,映照着我们现有的自然和人文的景观,同时也和老百姓和人民群众来进行互动,他们有对话,有交流。这种对话和交流不光是一种审美的一种兴趣,更多的还是每个人在和面镜交流时候,都会给他们带来某种思考和启示。我觉得它应该是属于公众的,也应该属于大地,也应该属于武隆懒坝这样特殊的自然景观的。
卢征远:当艺术家们以各种形式来到武隆,您认为武隆懒坝这片土地会发生怎样有趣的变化呢?
傅中望:我觉得这种变化应该说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变化。在没有这些作品之前,武隆懒坝只是单纯的自然景观。当这些作品进入到这个环境后,就赋予了这片广阔的大地以文化内涵,也就是说形成了一个自然和人文空间的结合。所以无论这个地方风景多么好看,在地貌上有多大的变化,如果没有艺术的介入,它也仅仅是自然物。而当艺术家丰富多彩的作品进入到这个空间当中,并且和它有很好的结合以后,这个景观就是一个艺术的景观、人文的景观,会让这块土地上的老百姓有一种特别的精神上的享受。我觉得艺术的介入会改变这块土,改变乡村,改变对当地人民对生活已久的土地的过去认知,赋予它一种新的文化内涵,这是很激发人的一个整体的景观。
卢征远:对于本次武隆懒坝国际艺术季有什么期望?
傅中望:希望像这种国际性的大地艺术节或者公共艺术活动,不光是让艺术家的作品在这里进行呈现展出,我希望更多的观众去参与、去体验,把它真正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让这些作品真正成为这块土地的不可分割的一种文化元素。同时我也希望这样一种国际活动要持续做下去,不光是做一届,而是应该把它打造为武隆懒坝的一种文化旅游的品牌,不断地去推进艺术和乡村的这样一种结合,在这块土地上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
关于艺术家
傅中望(湖北)
1956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种工艺系装饰雕塑专业;现为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