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午十一点,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在伦敦亚洲之家画廊举行仪式及研讨会。该展览由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中国杭州十竹斋艺术馆协办。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女士、大英图书馆原亚洲部主管、着名汉学家Dr.FrancesWood(吴芳思)女士、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胡新宇先生、英国人文学者、收藏家邓琰女士、中国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魏立中先生等贵宾出席了此次开幕式。这是继今年8月份在英国王储基金会传统艺术学院的展览后,第二次在英国举办十竹斋艺术作品展,此次展览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展期10天。中午十二点在亚洲之家画廊举办"梓墨千年--中国印刷术的传承与发展"研讨会
9月18日,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人员参与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体验,印制《十竹斋笺谱》之后在古籍修复中心合影留念。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七十年沧桑,回顾历史,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回味起来依然令人振奋。展望未来,站在2019年的历史年轮上,中国已经建国整整七十周年。七十年披荆斩棘,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人民及海内外华人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新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百姓安居乐业;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中华儿女正式踏上了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伟大征程。党的十九大后,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依旧是亘古不变的文化初心与使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余年历史底蕴的民族,中华民族催生出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传统,其中二十四节气代表了科学方面的巨大成就,这一基于气象学的民俗文化汇集了万千中华儿女的智慧,对悠久的农耕文明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进入现代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检测等现代科技手段逐渐取代二十四节气的作用,但二十四节气本身所具有的文学内涵和历史底蕴,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早有提及,"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乐,心亦摇焉。"所以文人与二十四节气,文人与世界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的二十四节气,已经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使得它在千年后依然在散发其独有的魅力。
9月18日,英国大英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参与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体验印制《十竹斋笺谱》。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始于隋代(581年-618年),完善于北宋(960年-1127年),元代(1271年-1368年)传入欧洲,明代(1368年-1644年)达到巅峰,经历了雕版、活字、木版水印等阶段,以胡正言"十竹斋"为代表的饾版、拱花等多色套印技术,集绘、刻、印于一体,将版画印刷术中最复杂、最精美的木版水印技艺推向极致,杭州木版水印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素有中国印刷史的"活化石"之称,是中国古代印刷史发展中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9月18日,英国大英图书馆原东方部主任、汉学家吴芳思先生亲自在图书馆古籍修复中心参与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体验印制《十竹斋笺谱》。
为致敬新祖国成立七十周年,弘扬中华文明精髓和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讲好中国故事,彰显中国精神,塑造中国形象,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扩展认知和影响力,促进世界文化艺术的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展示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历史、传承和发展。此次在伦敦亚洲之家画廊展览是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的第二次展览,本次展览以中国传统木版水印艺术传承为线索,分为饾版风华-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东方意蕴-中国古代印刷术的西传;传承创新-十竹斋艺术馆经典作品展示;现场演示和互动体验四个部分,共有200多件艺术作品和实物。如:《千手千眼观音》、《一团和气图》、《廿四节气》、《玄奘西行图》等,展览特设了形式新颖的观众互动体验区,通过现场演示和指导制作有趣生动的木版水印作品让参观者直接感受中国传统木版水印艺术的独特魅力。
9月18日,英国大英图书馆亚非部部主任孟露夏博士亲自向中国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艺术家魏立中颁发有她签名的《一团和气》收藏证书并合影留念。
在此次展陈作品中,亮点版画《廿四节气》作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观众驻足欣赏参观,据悉,《廿四节气》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木版水印技艺传承人、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魏立中率领团队(参与作者陈政、吴建平、孙震生、骆恒光、杨哓光、方志恩、何家英、谢辰生、叶明、杨建新、路甬祥、王文章、范迪安、朱关田、金光、何水法、刘江、朱颖人、吴山明、潘鸿海、刘健、沈浩、杜高杰、蔡志忠、刘丹、王西左、魏立君)十竹斋水印版画历时多年创作完成。版画《廿四节气》系列作品取材于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并将木版水印技艺、中国书法、现代美术、古代诗词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互融合、完美结合,向人们展现了中国非物质文化传统技艺的博大精深和木版水印技艺的精妙与典雅,也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中国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作品紧紧围绕"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精神核心创作,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前夕,深切的表达了创作者们对祖国无比深沉的热爱以及对祖国实现伟大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的美好祝愿。
9月19日,伦敦亚洲之家画廊展出十竹斋《廿四节气》作品,展览时间2019年9月19至28日。
同时为深入探讨交流中西文化,促进中西文化的合作发展,主协办方还应邀在亚洲之家画廊举办了一场以"梓墨千年--中国印刷术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着名汉学家、原大英图书馆亚洲部主任吴芳思、收藏家臧诺、英国着名艺术评论家、收藏家邓琰、研究馆员、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和中国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魏立中等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围绕中国版画在欧洲的传播、收藏和发展各抒己见。吴芳思女士、陈红彦副馆长对此次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项目"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赴英国伦敦展览所表达的意义和做出的高度表达了充分的肯定。
另外,在此次"十竹斋木版水印艺术作品展"英国巡展期间,9月18日上午10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性传承人、艺术家魏立中先生将十竹斋木版水印《一团和气图》作品捐赠给大英图书馆,此幅作品是由魏立中先生亲笔签名和创作时间的99幅作品中的第9幅作品,英国大英图书馆亚非部主任孟露夏女士致辞:"尊敬的魏先生,我谨代表大英图书馆委员会,感谢您和十竹斋艺术馆将明朝皇帝朱见深为原版所翻刻的《一团和气图》木版水印作品捐赠给大英图书馆,我很高兴这幅精美的作品将会被收藏到大英图书馆的中文馆藏中,并提供给我们所有的读者和用户,相信它将会成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版画技法的极具研究价值的工具",接着亚非部主任孟露夏博士向魏立中先生颁有她亲笔签名的《一团和气图》收藏证书,同时赠送大英图书馆"TheBritishLibrarycollectionofOracleBones"(大英图书馆甲骨收藏)纪念光盘。魏立中先生把随身带来的《杭州木版水印技艺》新书送给大英图书馆收藏。《一团和气图》画意在"合三人为一体,蔼一团之和气"。作品构思巧妙,人物造型诙谐,用以表现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想,展现和睦氛围,期望人们团结友爱,社会和平,国富民强,用图像的形式表达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此幅作品的捐赠意义非凡,表达了魏立中先生先生对祖国母亲的敬意,对致力于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传播给世界所作出的努力,同时也为此次在伦敦亚洲之家画廊展览、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推广传播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据悉,在今年5月-8月期间大英博物馆也举办了以印刷术为主题的展览。一中一英,相互辉映,更加照亮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道路。(文:孙晓婉)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