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与上海西岸的合作终于揭开面纱。
继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昨天为“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揭幕后,今天下午,上海西岸美术馆的两大展览正式对媒体开放,并将于11月8日向公众开放,最先开幕的包括两场展览,分别为首个常设展“时间的形态——蓬皮杜中心典藏展(一)”与首个特展“观察——蓬皮杜中心新媒体典藏展”,澎湃新闻记者今天在展厅先睹为快,可以说,这几乎是一个浓缩的当代艺术史,其中包括毕加索1910年的《吉他手》、布朗库西1910年《沉睡的缪斯》、杜尚1913年的《自行车轮》、康定斯基1925年的《黄红蓝》等作品。
美术馆合作推动中法文化交流
2019年11月8日,西岸美术馆将正式向公众开放。“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五年展陈合作项目”不仅是蓬皮杜中心在亚洲的首个合作项目,更是中国首次与国外顶级美术馆共同运营文化机构的尝试。
西岸美术馆
蓬皮杜中心,巴黎
在西岸美术馆开幕的新闻发布会上,蓬皮杜中心主席塞尔日·拉斯维涅(Serge Lasvignes)表示,蓬皮杜中心是世界上第一家对中国艺术家作品进行大规模展示的美术馆。选择与中国进行合作,是希望能够共同呈现出文化和艺术世界的多元性。
事实上,蓬皮杜中心在世界各地都有合作项目。其中,西班牙马拉加的项目主要目的是推动旅游发展,使当地社会生活更加活跃。布鲁塞尔的项目则是基于城市缺乏社会文化艺术的呈现,通过与戏剧组织等来自不同领域的伙伴组成联合机制,强化这种文化的呈现。在塞尔日·拉斯维涅看来,中国具有丰富的艺术场景,而文化与创作的交流则是民族之间对话的重要媒介。至于合作项目之所以会落地上海,则是基于上海这座城市海纳百川的文化背景。
康斯坦丁·布朗库西,《沉睡的缪斯》,1910年
巴勃罗·毕加索,《吉他手》,1910年,布面油彩
马塞尔·杜尚,《自行车轮》,1913年
据悉,西岸美术馆将在未来五年内呈现3个为期一年半的常设展和约10个为期半年的特展,由西岸美术馆和蓬皮杜中心共同策划。常设展将为观众带来蓬皮杜中心现当代艺术收藏中的标志性作品,并通过三次主题展览的互相补充,系统且完整地展现20世纪至21世纪现当代艺术的历史面貌和发展进程,向亚洲观众提供对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的普及环境。此外,特展将由双方共同选题,深度挖掘当下全球化语境下热议的艺术话题,提出最具研究价值的跨领域艺术展览,并与常设展互为依托。
在开幕当天的媒体采访中,蓬皮杜中心主席塞尔日·拉斯维涅(Serge Lasvignes)表示,“西岸和蓬皮杜在很多发面都达成了共识:首先我们都认识到,文化和艺术不仅仅随着社会发展而成为必需品,相反,它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另外,我们都致力于在项目中呈现文化和艺术的多元性,并关注公共教育。”
展览现场
公共教育既是西岸美术馆的核心任务,也是观众体验的重中之重。斋藤丽 ©Lei Saito
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伯纳德·布莱斯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合作期间,我们会有多次对中国艺术家的多元化展览呈现。中法之间的历史渊源很长,早在20世纪初,就不断有中国艺术家远赴法国,在那里生活,与那里的艺术文化发生碰撞,推动中法文化的交流。如今,我们希望通过与中国合作伙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两者对话。”另一方面,蓬皮杜中心认为,五年的时间是文化沟通与传统蓬皮杜特色所必需的时间,五年合作结束后,双方将探讨未来合作的可能与模式。
“时间的形态”,从馆藏出发的历史
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共计保存了自1905年至今的十万余件藏品。在未来五年中,三种不同思路的重要作品展将于上海西岸美术馆呈现,“时间的形态”便是此次三场系列展览的开端。玛切拉·莉丝塔介绍道,在“时间的形态”18个月的展期,有些作品会交替展出,以使展览的面目常换常新。
瓦西里·康定斯基,《黄红蓝》,1925年,布面油彩
保罗·克利,《港口与帆船》,1937年,布面油彩
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伯纳德·布莱斯涅表示,“时间的形态”展览中所有的展品都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我们在现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家们表现出的活跃性、对于艺术普遍化这一问题的反思,以及不同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展览试图去思考现代性在不同时代的意义,“现代性的概念随着时间的发展会有不同的定义和诠释,我们需要时间去持续地解答。此次展览不会是寻找答案的终点。”
展览的名称源自耶鲁大学教授乔治·库布勒的话,他在《时间的形态:造物史研究简论》一书中他写道:“不论历史学家的学识专长是什么,他们的目的都是描绘时间。”不过,再现时间的方式并非只有一种,而是多种。时间的形状是一个文化概念,在不同时刻及不同环境下的人们对时间的认知各不相同。现代性的时间或直接或间接地呼应着工业时代的节奏。它追求探索前所未有的概念和经验,想象艺术和社会之间的其他关系,以此回应社会结构下的快速转换。它试图摆脱历史进程,重新创建人类与世界的关系。从20世纪初期到60年代,艺术创作格外活跃,割裂、变化和实验精神深刻地转变了艺术实践。
彼埃·蒙德里安 (又名彼埃特·科内利斯·蒙德里安),《红蓝白的构图II》,1937年
罗伯特·德劳内,《巴黎城》,1910—1912年
在展览介绍中,马切拉·利斯塔写道,展览“时间的形态”的落地将一套收藏置身于它自身的历史,即1947年创建于法国的国立现代美术馆的历史。这些馆藏属于不可转让的国家财产,起初于1947年至1977年在巴黎的另一座建筑——东京宫展出,后来被转移到蓬皮杜中心。
本次展览以11个章节回顾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论述的若干条主线,汇集来自蓬皮杜中心的百余件重要作品,以20世纪与21世纪为主线,向公众介绍蓬皮杜中心在艺术收藏方面的历史,以及相关藏品同欧洲乃至整个西方社会的重要渊源。
展览从“现代:20世纪早期的艺术与工业城市”这一篇章拉开序幕,以“转移中的国家:全球范围过渡”结尾,从工业革命对于艺术家表达方式的影响,到1990年代至21世纪前十年间、艺术家对全球化和西方范式等的质疑,以时间为线索,透过蓬皮杜的馆藏精选,勾勒出一个多世纪的艺术发展路径。在展览中,观众既能看到杜尚的《自行车轮》如何以现成品来“否定”艺术,也能看到波洛克如何用行动绘画去展开艺术的新篇章;既能看到立体主义、未来主义的绘画探索,也能看到融合计算机编程原则的动力艺术。
杰克逊·波洛克,《绘画(黑、白、黄、红之上的银色)》,1948年
“时间的形态”可以被理解为一个开放的问题,它在追问,作为一种既有形又不可触的实践活动,艺术史研究如何在每一个全新的语境下重新开启;它也在追问,如果渴望一个多种多样的过去与未来并存其中的当下,我们的想象力能产生出时间的多少种可能形式。
玛切拉·莉丝塔写道,以生动的方式让不同的时间尺度相互交织是博物馆的题中之义:一方面,它需要保存物品在过去的真实面貌;其次,博物馆要保存其作为机构自身的历史,并有责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建构和发展其馆藏。她引用艺术家弗朗索瓦·莫尔莱的话来描述博物馆中时间的流逝:每个参观者在面对艺术作品时的主观时间体验,就如同来到‘野餐区域或者西班牙旅馆,你可以在这里消耗自己带来的东西。在西岸美术馆,展览与多样的公共空间也将为人们提供不同的时间体验。
首个特展“观察”新媒体对文化的影响
“观察”是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馆藏系列展览中针对不同板块藏品而开展的首场展览。该展览汇集了新媒体馆藏中的十五位艺术家的创作,其中包括自影像艺术之初,跨过1970年的转向,以及延续至当代的数码影像的实验性作品。
此前,展览策展人、蓬皮杜中心新媒体部门主管玛切拉·莉丝塔 (Marcella Lista)曾在采访中表示,“博物馆是一个复合型、混合型的东西。从这个建筑本身来说,我们希望让我们的观众去远望、凝视,去看到时间和空间的交汇,我们希望不同的时间尺度能够共存于一个博物馆之内。”而首个特展“观察”也与时间紧密相关,“美术馆是让人放慢时间节奏的地方,‘观察‘和时间的概念相联系,观察需要花费时间,”另一方面,她表示,观察也是如今当下热点话题:“摄像机随处存在,影像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70年代视频影像的出现给我们带来巨大变化,艺术家则运用视频手段进行艺术批判。”
莱涅可·迪克斯特拉,《我看到一个女人在哭(〈哭泣的女人〉),泰特利物浦》,2009—2010年视听装置 未压缩数字文件(16:9,彩色,立体声) 高清视频投影仪,高清同步播放器,扬声器 英文版本配简体中文字幕 12分钟 2011年购藏
通过回顾性的观览,本次展览展现了艺术家接近并思考这些转变的方式。从电视生产的最初实时图像,到对无处不在的摄像机所产生的“公共私密性”的反思,从美学凝思,到大数据对真实世界图像的转化,展览作品探讨着我们如何注视世界并给予关注,以及在新的视觉经验下创造新条件的能力,以便书写这个世界的多重别样叙事。
玛切拉·莉丝塔在展览“观察”的导览中说道,“此次展览具有独特的展陈方式独特,作品被置于迷宫一般的场景中,就像城市一样。”她表示,本次参展作品通过极大的多样性与非线性的方式赋予观众以自主性。
在崔岫闻的作品《地下铁2》中,她用隐藏于公共空间中的摄影机拍摄了北京地铁列车中的“无名女像”。作品创作于2001年,艺术家已经预感到手机和网络摄像头影像的普遍性。黑特·史德耶尔《红色警报》(2007年)将图像削减至纯粹信息:三个垂直屏幕充斥着红色。该作品与俄罗斯前卫单色绘画遥相呼应,将抽象视觉文化纳入整体视野的考量。池田亮司的作品《数据波场》(2007年),将生产当今知识系统的数码现实用作原材料。他的视听曲作是从互联网上获取的具体数据形成的抽象风景,它们在结构中凝结并失去了可读性。以物质的形式将世界的移调对换表现为编码数据。
崔岫闻,《地下铁 2》,2002年,数字录像带转换为数字文件(4:3,彩色,有声),3小时4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蓬皮杜中心的新媒体馆藏创建于1970年代中期,比1977年由伦佐·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斯设计的蓬皮杜中心正式落成还要更早。馆藏中包括了近3000件含影像、视觉装置、声音及涉及互动数码科技等新媒体作品。
玛切拉·莉丝塔在采访中表示,“艺术家的工作是在不断提出问题,对生存环境提出反思,通过技术进步对所有人的目光与投射目光的方式进行改变。当下时代有很多机器生成的图像,展览探讨艺术家如何对图像语言加以运用,通过这种方式对当下的时代提出批判。”莉丝塔以展览中池田亮司的作品为例,“他所运用的大数据算法,不仅体现人工、机器的美学,还让我们有机会窥探到正常情况下难以看到的隐藏的世界。”
编辑: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