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尼施·卡普尔个展亮相太庙艺术馆
2019-11-13 09:22:36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11月10号下午,由北京市总工会、中央美术学院,由太庙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劳动创造幸福:国际艺术交流展”——安尼施·卡普尔个展在太庙艺术馆开幕。开幕式由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太庙艺术馆名誉馆长范迪安,英国驻华大使馆副大使司徒娜,中央美术学院理事天鸿集团总裁柴志坤,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致开幕辞。北京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韩世春及相关业界名家、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嘉宾合影
嘉宾合影

此次展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学术顾问,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担任艺术总监,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总策展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王春辰和北京太庙艺术馆执行馆长岳洁琼担任策展人,并邀请伦敦蛇形画廊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Hans Ulrich-Obrist) 担任策展顾问。本次展览是对卡普尔视觉艺术语言的深入探索,更是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苏新平

\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太庙艺术馆名誉馆长范迪安

\
英国驻华大使馆副大使司徒娜

\
中央美术学院理事天鸿集团总裁柴志坤

\
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

本次展览呈现艺术家横跨35年的重要艺术创作,是对卡普尔视觉艺术语言的深入探索,更是中英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此次个展的一部分已于10月25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呈现气势恢宏、自成一体的装置作品。而在北京太庙美术馆展出了情绪饱满、源自心智和灵感的雕塑作品。拥有600年历史的太庙,由体量巨大的建筑与庭院构成,卡普尔通过一系列不锈钢与颜料雕塑对空间的反射和折射,与宏伟的建筑与历史进行前所未有的对话。他在概念上最具冲击力的一组相互呼应的作品《S曲线》(2006)和《C曲线》(2007)将被放置在太庙的中庭。《S曲线》是两片大型不锈钢无缝连接形成的“S”形雕塑,而《C曲线》则是一整片巨大的弧形不锈钢。两件艺术品两侧的凸面与凹面,则分别直映与倒映出周围的景象。围绕着这些作品的将是另一组卡普尔的重要不锈钢雕塑作品,包括《狭板》(2013)、《非物体 (尖顶)》(2008)、《非物体 (门)》(2008)。这些作品皆呈现了颠倒的映象,将观众融于周边的建筑与环境中,挑战观者的感知体验。

《S曲线》(2006)
《S曲线》(2006) 和《非物质 (门)》(2008)

在太庙艺术馆享殿的两侧配殿展区中展出颜料雕塑。卡普尔对颜料的运用是其许多开创性作品的基础,并凭借富有创新性的颜料系列《1000个名字》(1979-1982)名声鹊起。这个系列表现了印度教之神毗湿奴的1000个名字,并暗指这些作品不仅拥有超越物质本身的超凡力量,而且属于一个艺术之外的更大的领域。延续此系列的其他颜料雕塑作品,包括蓝色的《天使》(1990)和多形多色的《反射红色的一个私密部分》(1981)都会出现在此次的展览中,绚烂多姿的作品将充盈着古老的建筑空间,不同的形状与突起迷惑着观者的双眼。

\
《1000个名字》,1981

\
《天使》,1990

\
《虚空》,1989

\
《母亲如山》,1985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范迪安指出:安尼施·卡普尔的展览为我们带来一股“卡普尔热”,作为世界上最多产和最人受尊敬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卡普尔先生是融古今、贯东西的典范。他的创作根植于古印度哲学思想,将东方文化的精神内核与西方艺术观念熔铸一炉,在古老文明的当代转换中不断探索创新。他的作品总是激荡着神秘而强大的共振力量,在材料媒介和象征表达之间、在自足形态和生态环境之间建立起独特的关联。他的许多作品介入不同的城市、不同的文化空间,折射和反射着周边的景象,但又构建出崭新而奇异的景观。他崇尚色彩是洗礼与信仰,空间是心智与灵魂,材料是物质与精神,力求通过视觉迷惑的手段营造至虚空灵的境界,引领观众进行超自然、超感知的对话。举办他的展览,对于我们重视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和创新发展,拓展艺术的公共性、共生性,具有特别的意义。

\
嘉宾导览现场

\
嘉宾导览现场

\
嘉宾导览现场

\
嘉宾导览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总策展人张子康认为,卡普尔先生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全球当代艺术大家,他极受瞩目的诸多作品将在北京的两家美术馆同时展出,以此构建其与中国观众之间的联系。卡普尔是一位印度裔的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在大洲和国家文化中引发共振,呈现了一种超越特定文化或意识形态价值的雕塑语言。本次展览中的独特作品将展开与中国观众的丰富对话。正如中国古语所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卡普尔先生此次个展将会对我们思考如何将中国丰富的传统思想资源转换为一种现代感的当代形式,提供一个有意义的参照。

\

\

\
展览现场

安尼施·卡普尔表示很荣幸能同时在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和太庙艺术馆举办个人展览。我计划在展览中展出横跨过去35年艺术创作经历的诸多作品。卡普尔也分享了自己的的一些基本想法,我们在工作室里每一天的工作就是一些实验和一些思考。有的时候是诗意的,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思想型的。这也是一个核心点,无论你做什么,必须要去做,做本身更重要。对于艺术家来说,他的工作就是让他的作品做出来,之后意识到,清晰地去理解首先第一是作出这个作品;第二是意识到它的存在,在这儿或者是在那儿。让我们意识到他的存在,认知认可他的存在,工作作品的第二部分是放置好,放置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如对物体的一个命名,我们所谓的给物体命名,并不是给它一个标题或者是一个头衔,不是这个意思,就是给它一个命名,把它放在世界里,给它找一个位置。如果你喜欢抽象,抽象的一个量,这个物体会有一个真正深入的,但是诗意的或者是意象的生活、生命或者是意识形态的一个生命,这应该是作品创作中最难的一部分,我们都知道这一点,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在谈到马塞尔·杜尚的时候,那种感觉,物体比如是一片大的玻璃,上面有两层,而且第一层和第二层,上面一层、下面一层,它们两者之间如何对话?这个物体本身是什么?是一个神秘的,深层的、深邃的,而且是不可触及的。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28日。

\

编辑:江兵

新闻
  • 新闻
  • 展览
  • 机构
  • 拍卖
  • 艺术家
新闻热线:010-51374003-809/818/808  主编信箱 Email:art@99ys.com 客户投诉
编 辑QQ:1173591114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01商务楼2010室 邮编:100015 99艺术网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号:文网文[2010]179号 京ICP备19027716号-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4-2008 北京久久弋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常年法律顾问: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436号

(0)
(0)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