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1日,当祖国70华诞之年即将落下帷幕的时刻,“风起海上——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继今年5月在北京时代美术馆惊艳亮相之后,又在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展出,将艺术界的这股劲风吹遍沪上。下午3时30分,来自上海、北京和全国各地的知名理论家、艺术家、教育家们再次相聚,庆贺这场高质量、多元化的艺术展回归上海。
开幕式由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师马晓静主持。首先,现场播放的“风起海上-2019年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北京站的纪录片视频就吸引了全场嘉宾和观众的目光。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杨昌利在致辞中表示,这是近年来华东师大美术学院在上海地区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教师作品展,以“美育定位”为导向,作品侧重现实的观照和现场的阅读,响应时代召唤,聚焦社会文化和当下热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倪闽景在致辞中提出,展览作品折射出老师们所具有的优秀品质、人格魅力和教学理念,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有着这样一批集创作、理论、教育于一身的优秀教师,所以在美院成立的较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上海乃至全国美术界和教育界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韩陈青在致辞中表示,文联、美协应该和高校、教育界实现更紧密的合作。中国书协理事、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书协主席丁申阳则尤其强调了书法作品和美术作品的相互影响。
作为长期关注中国当代艺术、中欧艺术交流的艺术理论家和策展人,德国博物馆协会主席、路德维希博物馆馆长贝亚特(Beate Reifenscheid)比较了中国和德国不同的艺术体系,并认为展览体现出了教师们对于学生的期待和对艺术热爱的传递。作为兄弟学院的代表,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牛宏宝对展览所体现出的创新性、多元性和对传统的现代转换表示了赞赏,并对综合大学的美术学院发展提出了期许。上海油画雕塑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鲍薇华作为东道主单位代表,对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和专业的创作研究机构实现深度合作的探索给予肯定,并表达了在未来进一步合作发展的意愿。
艺术家代表、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张方白深情地诠释了艺术家的时代责任,并对“风起海上”作出了自己的诠释:风,是扎根于艺术思想的风。如果艺术家实现了个体的强大,那么中国当代艺术才能真正强大。

此次展览的策展人、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在总结发言中向支持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发展的各方朋友表示了感谢,并提出了“守正创新”的发展方针,希望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师们在“守正”的同时,敢于发挥想象力、敢于追求多元化创新,让当代艺术在上海这座城市谱写出新的诗篇。
嘉宾合影
参展艺术家:
风:周长江、陈心懋、谭根雄、宋晓峰、蔡广斌、张方白、王远、王伊楚、陈东杰、陆煜玮、李婷、马俊营;
起:韦天瑜、王艺、王凯、梁卫洲、沈也、王曜、朱杰军、国玲、贾蕊、顾欣、黄翎、吕旗彰、吴晓宁、温煕超;
海:汪志杰、张嵩祖、苏春生、阮荣春、尹呈忠、刘七一、赵跃庆、郑文、曹丽平、张荣国、丁阳、陈明园;
上:张索、曹院生、崔树强、顾琴、周蔚蔚











编辑:江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