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皇城的北京,容纳着所有的无论紫禁城内外皆可触及的污点,亦能保持他的地理距离。上海,则代表着国际化的、活跃的大都市,无休止的建设同夜改变着她的景致:沿江一条优雅的外滩使人仿佛置身纽约,五彩斑斓的夜景好像东方的迪斯尼乐园,与商业齐至的,还有肉欲和激情。高速列车以35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疾驰,7分钟便从机场到达城市。在这座有一千八百万人口的大都市诞生了陈箴,虽已辞世、其伟大却无他人能及,还有严培明,此二人后都迁居巴黎。
上海,一座以运动为永恒的城市,即便在夜间也最多是达到了半睡眠状态,滋养过影像艺术家杨福东和张洹(亦是表演者),雕塑家王度、装置艺术家黄永砯和蔡国强,后者由于使用烟火表现甚为激烈。这座城市大量的博物馆被当代艺术占据,尤其是龚明光馆长、创意总监陆蓉之的这座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 Shanghai,是中央公园里陈列着的一件水晶雕塑作品。这里举行过展览“意大利制造之艺术:今日”,展现了意大利多形式、跨学科艺术研究的创新性。与瑞士香格纳画廊Shanghart相邻的上海比翼艺术中心BizArt,其创建的经验则是原创,这是中国仅有的非盈利机构,由于中国的法律原因按照商业公司进行独立经营,但官方身份必须像在中国的其他所有情况一样,隶属于政府名下。最初诞生于1998年,而在1999年4月由飞苹果(Alexander Brandt)、徐震和杨振中主办的“可售的艺术”完展后,乐大豆(Davide Quadrio)和徐震创办了上海比翼艺术中心BizArt。展览、论坛、影像艺术、电影、戏剧、当代音乐、设计、装置,每月三至四项活动,这种繁荣依托于这座城市的活力——在现代的建筑符号下却是对传统的不舍。最新的消息是,为2008奥运会全国都在新建大量的博物馆。如今,9月在上海举行的双年展与北京的遥相呼应。在孔老夫子儒家文化的影响下,这些多媒体艺术家们将会声名鹊起,请记住他们的名字:艾未未,施勇,徐震,杨振中,刘韡,刘鼎,李姝睿,阚萱,蒋志,胡杨,陈秋林。
记录北京、上海一行的这篇中国日记,是在威尼斯圣塞沃洛岛上举行的《给马可波罗的礼物》展上,最新的文化佐证。巡展结于翁贝托·瓦塔尼主席的国际大学,他曾是在上海的意大利展的发起人,这个展融合了风格迥异的中国艺术家们的作品。
九十年代以来的政治、社会、文化事件,给予张晓刚、周春芽、何多苓、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张培力、吴山专、叶放这些新时代的艺术家表达的自主、语言的自由和正确的分析。
展览的标题中出现马可波罗并非偶然,展出的作品正是向马可波罗——这位理解和尊重东方及其文化的伟大行者致敬。这种敬意也来自中国的艺术家,他们向西方的、欧洲的、意大利的艺术开启了对话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