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卫艺术”是运用新的媒介来对未来进行预言 2009-06-12 09:45:43 来源:天津网-天津日报(天津) 点击:
见到邓国源的时候,他刚从德国回来,人看上去似乎还有些疲惫。他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匆匆来去,有时在德国只能呆上三个小时,就为了参加一个画展的开幕式。而他作为一名中国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却已经在德国各大博物馆、艺术中心以及知名画廊举办过许多次了。

  如果我们再探究邓国源从事美术创作的经历,也会发现他的一些独特之处。他接受过良好的学院艺术教育和基本功训练,到荷兰最优秀的艺术学府做过访问学者、体验过最前卫的艺术观念,但在他心灵深处却依旧保有东方文化的审美,代表的是当代中国正当盛年的这代艺术家特有的文化情愫。而作为一个学习油画出身的中国艺术家,他既受传统笔墨的熏陶,同时也在积极地思索艺术如何面向时代、面向世界,并在东方与西方之间寻求对话,在中国水墨画的传统形式和西方的抽象画风之间寻求沟通。《在花园》系列很有代表性地表现了邓国源的这种思索与追求。

 

  在邓国源的画室中,几幅《在花园》系列的未完成作品给我的印象也的确如此。所谓他的“花园”,没有亭阁水榭、石径假山,只有浓淡墨迹下局部呈现的花草林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草茎、芦苇和花朵,而那不同笔触所形成的抽象光色的变化和黑白的构图,又像极了你曾见过的或梦中的花园景象,就在似与不似,像与不像之间,让你感受到一种无分季节、超越时空的生命意味。

 

  有人说过,他的这种书写性的线条所具有的抒情性和形式感,不仅“妙合”了自然,其浓淡、疾缓、粗细、参差还表现出张弛的合一,使画面空间充溢着生命的律动。还有人评价邓国源的水墨作品是:既能坚持对于中国传统笔墨、媒材的认知和把握,努力强化中国绘画写意性的表现,确立作品的意境和精神性,又能借鉴西方绘画的种种观念、样式乃至手段,进而丰富和深化作品的表现力和精神性。如果将这些作品置于中国绘画创作的整体语境中来评价,则可视为一种从传统样式向当代形态转型的成功尝试。

 

  是什么意念让邓国源在多年的创作中不断探索、创新,又是什么机缘让他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花园”?我们只能在他那独特的人生经历、戏剧性的美术创作历史和他对艺术追求的思考中寻找答案了。

 

  邓国源简介:

 

  1957年出生于中国天津。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现代艺术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南德克塔大学荣誉教授,德国哈雷美院客座教授。

 

  记者:看了您最近的几本作品集和一些新作品,感觉您在艺术语言和形式上做过很多的探索与尝试。那么您是怎么与这种绘画艺术结缘的?

 

  邓国源:那真是偶然。在我们那个时代,初中毕业我就参加了工作,在药材公司卖过药,也学过中医,但这些工作我好像都不是特别喜欢,后来公司让我搞宣传,出黑板报、画报头,这时我才发现,这事我喜欢,也很适合我。20岁了我才开始专业学习。因为白天要工作,没有时间正规学习,我就只好自学,在上下班的路上,有时间我就在路边停下来,看景物、观察人的状态,回家自己再默画下来。公休日还会上街,看到漂亮女生就把人拦住,求人家让我画。直到我考进了天津美院,开始接受正规的高等教育之前,这种学习方式让我掌握了对大自然的观察记忆、默写的能力,为我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您那时是个好学生吗?在学习与创作过程中有几个阶段对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邓国源:我那时绝对是个好学生,特别用功,因为我很珍惜这样系统、专业的学习机会。比如上课老师让画肖像,我都会同时画好几张,一张按老师的要求画,当作业交给老师,其他的几张都按自己的兴趣、喜好和感觉画,也给老师看,让老师帮着点评、提意见。我常想,我能有今天的成就,首先离不开张京生、王元珍、张世范等著名油画家、教授的精心指导,也离不开上世纪90年代初,我作为学者,访问欧洲著名的扬凡·爱克视觉艺术学院时给我的震撼,更离不开结交了依门道夫、昆特·约克等当代艺术大师,是他们开阔我的视野、胸怀,提升了我的思想、观念。

 

  记者:这种震撼和提升,对您艺术发展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

 

  邓国源:是思想与观念的改变,它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重新审视了自我的文化态度。这种审视是双重的,一是从当代艺术的潮流中梳理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二是在中国文化的情景中去解读当代西方艺术的概念与形式。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