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艺术批评家陈孝信认为,“这是一部伟大的警世(称为“惊世”也未尝不可)画作!”他撰文称,让人颇感意外的是就在这幅巨作已进入构思、创作的第二个年头,在艺术家的四川老家,发生了举世震惊的汶川八级特大地震,天崩地裂,有近十万人在瞬间消失!是巧合?是偶遇?有一点是肯定的:人类正在日日夜夜地面临着巨大灾难的威胁!在我们的内心深处理应始终存有这种威胁——这就是一种灾难意识(亦是忧患意识)。这幅巨作最鲜明而突出的一点就是严重地警示我们:必须有“忧”!必须去“忧”!必须深“忧”!不管它是源于现实,还是想象。
四川美术学院院长指出:“现在中国有这种创作状态的人已经很少很少,现在中国能够驾驭这样大画面的人也已经很少很少。”
没有学院派背景的画家刘亚明称自己是“为绘画而生”。他希望这幅巨作最好的归宿是进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能够睹画反思。他表示,将用自己对绘画的热爱和责任感,以毕生精力再创作三幅巨作。
【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