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3、4】 2009-09-26 13:20:01 来源:99艺术网 点击:
如果从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来讲的话,我们一想到“碰撞”就会想到相互之间的一种博弈,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特有的历史条件下和历史背景下的一个理解。

  99艺术网:请问一下俞老师,关于这次“华彬论坛”,你作为“碰撞”的策展人,怎么看待华彬论坛在中国举办的意义?

 

  俞可:我是这样想的,大家在议论“后奥运时代”中国整个经济,整个当代艺术收藏面临何去何从。在这个何去何从里边,华彬集团把世界上这些最重要的博物馆的人和美术馆的人请到中国,也把世界上最重要的藏家请到中国,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这不光是这些人的重要性,而是中国在整个全球化语境里面,她将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尤其是在市场领域这块,她仍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艺术的传播方式和过去的传统方式有很大的不同。不同里面其中就包含了这个领域。那么华彬集团能够在整个艺术市场比较低迷的情况下,包括艺术展览比较低迷的情况下来做这个工作,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他们还把企业的文化指标指向了艺术,这是更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它不是在2006、2007年的高峰期去做这件事情,它是在一个比较低谷期来做这个事情。同样的,我觉得这里面有几个重要的促成这个展览的重要人物为非常重要。

 

  比如说舒云、沈小彤、赵力,因为他们当时,英国战略对话研究院,它的重心不是在中国,也不是在俄罗斯,也不是在中东。它是去年有这个构想,正因为这些带有理想化的思维或者是理想化的一种愿望,他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做了非常多的努力,把这么多重要的一些人请到中国来,跟中国艺术家,跟中国艺术相关的人做一个平等的对话,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想这至少说也同样为中国当代艺术,包括中国的艺术市场提供一种可能性或者是一个思考的空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我觉得赵力去年和舒云在伦敦参加这个会,他们在这个会上现场的判断和他的引进非常重要。同样沈小彤她去衔接好双方之间的一个关系,功不可没,这对整个当代艺术是极其有意义的。

 

  99艺术网:你作为一个批评家,作为一个媒体人,又作为一个策展人,你怎么看待华彬论坛在中国举办,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推动有什么样的战略意义?你有什么样的期待?

 

  俞可:我想这么大的一个企业来做这件事情,而且去做文化上的事情,把它很规范化地去做,或者很有逻辑性的去做,这对我们中国文化整个未来的建构肯定会起一个积极的作用。因为我们对文化还是一个比较理想化的话题,它并没有完全地落实到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当中去。那么我们今天来思考艺术与生活,艺术与文化之间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它和我们每个人,每个参与者,每个实践者提供一个什么样的可能性,仍然是我们中国今天所需要的。因为中国她在面对全球化语境的时候,她一定要想好一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去适应,而且我们不是带着过去传统的观念去适应,肯定有一个新的观点。那么一些实践者和具体的努力者在做这件事情,我想它肯定是非常有效的。

 

  99艺术网:谢谢!


【编辑:张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