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乙 “十示2006-14”丙烯 成品布 200cmx140cm 2006 2009-10-10 14:31:22 来源:99艺术网专稿 编译:张鸿宾 点击:
港苏富比2009年20世纪中国艺术秋季拍卖会上,常玉大型作品“荷花与红鱼”达到了港币36,500,000元/4,680,000美元,达到了第二高的拍卖价格。

 

  常玉,可说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中国画家,1900年出生于四川的他,小时候与赵熙习字,对书法十分擅长,常玉家中经商,出身原属富裕,1920年便赴法前往巴黎,曾在巴黎渡过一段无忧无虑的时间,1938年曾返国一次,继承其兄遗产,之后便长居巴黎,常玉具备过人的艺术才华,1934年,才三十出头的常玉就己出现在法国出版的「当代艺术家生平字典」中,足见其被肯定的程度。

 

  旅法画家朱德群就曾这样描述常玉,他说:「常玉不愧为一位虔诚而忠实的艺术家,并承担他那时代的责任,站在中国人的立场,就中西绘画发展史上,我们应肯定他的成就,给予他新的评价。

 

  常玉本该是一位举世知名的画家,但因为其个性原本就「淡泊名利」,对于画商、艺坛里的商业行径无法适应,晚年竟潦倒孤单,1966年因瓦斯中毒,于巴黎过世。常玉与徐悲鸿、林风眠及刘海粟都是同时期的画家,但生前却未享有同等的盛名,艺术之路一直走得孤独,近年来,常玉作品因受佳士得拍卖公司台湾代表衣淑凡的注意,一路搜寻整理其资料与画作,使常玉逐渐成为拍卖场上最受注目的焦点,但常玉却无缘享用这一切荣耀。

 

  常玉朋友达昂〈Dahan〉曾称常玉是「中国马谛斯」,他曾说:「三十余年过去了,在看他的作品依然有他独特的风格,从他的作品里,使人感受到浓厚的诗意。在那些花卉油画中很有中国盆景的隽永和古朴。由于他也长于书法,功力雄厚秀丽,所以色彩单纯高雅,气度恢弘充于画面,表现出文人的精神,并且融于西洋绘画中;常玉早期画了很多人体速写,用的是毛笔,中国绘画线条;常玉年轻时到巴黎,他的思想主要表现工具是油画,他对西画的认识和了解无异于西方画家,他的作品自然的形成中西文化混合,无法分解的风味,这也是二十年代及三十年代的作风,……」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