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空间 黄良才 作主题发言 2009-10-20 13:23:25 来源:99艺术网 点击:
2009年9月4日—10月18日由陆蓉之策划的艺术家王迈个展《南海油气专线1号 东站-MOCA》在台北当代艺术馆展出,王迈在作品中展示了他对政治、经济、能源等问题的关注。

    我还是有一个传统的,相对精英的态度


   
    99艺术网:您为什么会一直选择比较卡通的形式?是比较喜欢卡通的艺术语言还是其它的原因?


    
    王迈:没有一直。你看以前画的林彪的形象,非典的时候画的医院的形象,都没有什么卡通不卡通的。我对这个命题,很早就嗤之以鼻了,我觉得这是陆蓉之老师的一个理论,陆蓉之老师甚至把张晓刚、方力钧,岳敏君都归到卡通里,你觉得把我归到卡通里有什么奇怪的吗?这是一个学术的看法,而且今天对一个形象,大家都缺乏去深入的再判断,我们看到了一个形象,就说它是一个卡通的,我今天可以让这盆花动起来,这个麦克也可以动起来,它完全是写实的,它没有生命,这本书也可以动起来,那你觉得它是不是一个卡通的呢?它是不是一个动画呢?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动起来,没有什么东西不能动起来的,中国古代的那些壁画,那些陶瓷、工艺品,都可以变得拟人化,动起来,这个其实无所谓的,我也并不是说绝对排斥这样的一个命题,每个人去看待这个问题都不一样,我不是追随一种潮流。这对我来说没有兴趣。

 

    另外你说这个东西为什么会有一些形象出来呢?其实是当时我比较意外地在798这个工厂,当时他们因为清理一些空间出租,所以扔掉了很多模具,我们几个艺术家,就通过厂子买了一些,当时以我的那种有限的创造力,只能把它搭建成像一个机器的太空人,有一些机器的动物,还有一些法器,只能是做成这样。当然这些东西,那些材料都在了,我把它弄去了之后,它就是看上去有点卡通了,也不知道为什么。但实际上这个不太一样,因为卡通是一个完全大众文化的东西,严格意义上说绝对是大众文化的,但是我不是做一个大众文化的东西,那个东西不具有广泛性,它还是以我个人独立的思想去做的,这是两种概念。

 

    村上隆、奈良美智,他们还是希望和大众有一个绝对的广泛的关系,甚至他们都觉得自己不是一个独立的所谓的艺术家,他们就是大众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我还是有一个传统的,相对精英的态度。今天的中国所谓的卡通,他们也在用一个所谓的精英态度去做这个东西,这肯定是不对的,这个已经不对了。你用这样的一个形象去做一个所谓精英的态度肯定是不对的,你这个准备不够,不是一个艺术革命性的和大众的重新产生,不是建立一个桥梁了,它还是用一个精英的思维去看待这个东西,这是不一样的,我不希望我的东西具有那么广泛的大众性,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


   
    99艺术网:这种理解还是跟您过去一直以来的想法一脉相承的。


   
    王迈:对,所以我不用搭上哪条船,哪个列车,对我来说,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我周围的这些邻居,今天都已经是天王级的了,比如说老方和老岳的玩世现实主义,我的好朋友王广义,他是政治波普的代表人物,有很多,杨少斌开始做那些暴力的东西,还有几个朋友,他们做艳俗什么的,包括2000年以后新媒体这些东西,你说这么多流行的东西,跟我有什么关系,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如果我要搭一个这种列车的话,我可以很早去搭任何一个车,都没有问题,说实话,这些东西是他们对世界的一种理解,而我们之间是有区别的。所以我没有必要盲从什么,我今天之所以能把我的作品展现得这么丰富,是因为我一直有自己独立的东西。


    
    从传统中找到一种可能性

 

    99艺术网:从您最早的作品一直到现在,这种连贯性的思想主线是什么呢?


   
    王迈:可能是你对不停变化的中国社会的一个反应,因为我们这十年和上一个十年;这五年和上一个五年的问题都不一样;我们这一百年和上一百年面临的问题都不一样,只有你能相对地了解中国的历史,了解世界的历史和他们的文化,你才可能对这种变化产生一种要表达的欲望。因为我一开始就做这些东西的准备,包括我早年看基督教的艺术,严格意义上说大量的艺术家都跟基督教的艺术有关,包括梵高这样的献身精神,都有关系。其实这两天我一直在想,我觉得今天中国的艺术,严格意义上说,如果你要不从传统中获得一种可能性的话,哪怕是造型,哪怕是内在一种文化的关联,它的一个出发点,其实很难区别。因为西方,当代艺术已经近百年了,从杜尚发明那个《小便池》开始已经近一百年了,我们所谓的这种艺术,刚刚三十年,还有前十几年是现代主义的东西,我们所谓的进入一个当代的思维,进入后现代社会,全球化的后现代社会,我们短短的可能都不超过十年,因为实际上不是说这些人没有创造力,是因为我们没有占得一个先机,因为西方的艺术家那么多有创造力的,他们可能已经把很多花样,材料都翻新了,已经提前做了,那今天如果你处在这样一个丰富的文化背景,国家背景的氛围中,如果不能从传统中找到一种可能性的话,真的很难和别人有区别。

 

    为什么有好多人说中国艺术一直在学这个,学那个的,不能说这不是一个事实,一旦所谓的你这个东西很国际化,你说这个东西,人家可能很早就在做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不一定是你没有创造力。我记得前几年还有人攻击说中国人在打中国牌,这是很搞笑的。最后陈丹青用一句话说得特别精彩,我觉得这是最好的一个反击“那我们不打中国牌,我们打什么牌呢?”挺牛B的,这个话说得太好了,就是说它不是一个所谓的策略,我前两年觉得特别可怕,听一些艺术家在谈什么策略,我当时想,这帮哥们如果这么有策略去搞政治得了,搞这个太可惜了,其实是一帮特别愚蠢的人,还在谈策略,艺术界有需要用一种什么策略吗?有这么艰深吗?你只是一个很朴实的,有才华的,有一种真性情的人,才能把这个做好,不需要那些让人听上去特别荒诞的东西。


   
    99艺术网:不需要做艺术政治家。


   
    王迈:我觉得那些东西太离谱了,每一个人是真性情的,就能够一以贯之地发现一个真的世界,不是一个被蒙蔽的东西。为什么佛教说“明心见性”,你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话,你就不能把这些东西展现出来,你不能把这些明心见性地展现出来,你的作品就没有魅力。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所有的这些大师,你喜欢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作品真的有魅力,没有一个是被操作出来的,没有一个是靠吹牛B出来的,这是肯定的。


   
    99艺术网:应该给自己一种价值观。

 
   
    王迈:对。

 

     全球化最大的破坏就是破坏不同的文化

 

    99艺术网:这次在台北的展览当中,您觉得台北的观众对能源问题,对作品当中反应出来的观念能否产生共鸣?


   
    王迈:应该会有一些,当时有很多人提问,但是这个东西对他们来说很突然,因为这些民众,或者是艺术家,每个人思考的方式不太一样,不见得对你这个东西多有兴趣,这都是很自然的事情,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一种声音也是非常可怕的。你只能是发出你的声音,同时别人也有别人的声音,大家可能会对一个事情有一种共鸣,这也是相当难得的事。很多人看到鲨鱼可能觉得挺好玩的,并不觉得可怕,因为那个鲨鱼不是很大,这些感觉都没有什么。就像我们面对的世界一样,你面对着一个危险,你开始可能还觉得它挺好玩的,实际上不停地长大的时候,因为鲨鱼在鱼缸里,这一个多月它不停地在长大,它原来可能是八十公分,现在将近一米了,可能很快就会长大。

 
   
    99艺术网:这个作品可以说还是在一个不断完成的过程当中。

 
   
    王迈:不断生长的过程。


   
    99艺术网:您以后还会继续关注这些环境、能源以及可能会引起人有危机感的主题吗?


   
    王迈:应该会,因为这些东西,其实是我目前处的一个阶段,也许在未来会有不同的东西。其实在我的身上可能有更多传统的因素。这个因素,就是说我们所谓的古代这些稍微有点手艺和知识的人,可能会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态度,肯定是这样的。中国古人说“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这是很多传统知识分子的一个理念、理想。因为他们希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真的是在一个真实和比较有影响力以及强大的可能性之中,一旦偏离这些东西他们会产生这种焦虑,起码现在我还没有绝望,我还对这种东西充满了希望,觉得还是能改变一些东西的,就是我们会调整到一种真的有价值的可能性在里边,是我们对世界的贡献。  


    
    99艺术网:您的艺术语言是一种当代艺术的方式,但是骨子里边还是具有传统文人的思想在里边。 

 
   
    王迈:是的,因为这些东西是有价值的,是独一无二的。你给这个世界提供的不能是一个拷贝来的东西,你拷贝来的没有什么意义,对它来说,这个价值观对它也没有意义。因为全球化,所谓最大的破坏是破坏不同的文化,就是把所有的文化变成一个样子,这是很麻烦的,文化的魅力不在于高低,不是说一个什么大西洋群岛的一个部落,他们的文化就要比某个地方低,其实文化的魅力在于不同,它产生了不同,这种差异才会让你觉得这个民族对世界是有这样的理解,有这么精湛的东西去表达,他们通过另外一个世界表达了人生,表达了对宇宙,对世界的一种看法,这是有魅力的,它是在比较之中的,这个文化不能是一个什么霸权的东西。最后大家看的全是美国文化,也挺傻的;全是欧洲文化、全是中国文化,也挺傻的。 


   
    99艺术网:您的作品里还用了一些比较传统的符号和形象,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包括书法、山水等等。


   
    王迈:当然你对传统文化有感情的话会有感觉。 

 
   
    99艺术网:现在越来越的人开始意识到区域性文化的重要性,就是我们中国传统中的精华怎样和当代艺术更好地结合。您在这方面做得很好。


   
    王迈:因为以前有一些基础,开始我已经觉得我到北京后画油画,这些传统的东西跟我没有什么关系了,说实话,因为我们在成长的时候,西方的文化太强势,我们基本上都被吞没了,后来我逐渐地发现传统的那些东西我更熟悉。大概2000年,2001年左右我看过范迪安老师的一篇文章,他谈到如何转换,就是把中国传统的思维,东方式的思维注入当代作品中,我们所谓的当代作品中,其实就是进入我们今天的创作之中。那个观点,对我有决定性的因素,当时有点像醍醐灌顶的感觉,可能没有在一个高度去看它,一直在一个小我里看待你自身的文化经验,包括你遇到的这些经验,你可能有限伸展的东西,但是他当时的那篇文章对我有一个特别大的影响,也看到了当时有很多前辈的实践,有很多人的实践,也都非常成功。所以可能都是在一条脉络里的,没有什么东西是横空出世的,都是在一个可能性的连接点上,这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没有这样的基础,没有受到这些影响,可能也看不到能打动你的作品,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事情。   

 

    相关链接:

  王迈的个人主页

  加油东站-王迈个展

  图文直播:“加油东站”王迈个展现场

  在线展厅:王迈台湾首展 南海油气专线1号 东站-MOCA

 


【编辑:张瑜】

表态
0
0
支持
反对
验证码: